湘文艺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演唱)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演唱)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25 21: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二声部演唱中保持声音的和谐平衡。
【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镜头,颂扬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全曲共八乐句,歌曲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首歌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XX XX | X – X – |,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加之粒度记号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这首歌曲的情绪比较平和,没有强烈的感情起伏,因而尽管标记有>、<和f等力度记号,但对比应该适中。
师生问好
一:身势导入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做一个动作,看清楚了,就轻轻的跟着老师一起做。
(师做动作,生模仿,稳定恒拍后,师用钢片琴敲击伴奏音)
师:下面,老师要加大动作难度,仔细看!老师做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第一次是左右摊手,第二次是双手齐摊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一起来做
(生齐做动作,师再次用钢片琴敲击伴奏弦律,用“噜”模唱主弦律)
师:谁能用“LU”的声音模唱一下刚从老师用钢片琴演奏的音(师用钢片琴复习一次)
生:5 1 5 3(把声音位置放高点)
师:所有同学轻轻的跟着钢片琴把这几个音用“噜”唱一唱(师用钢片琴演奏,稳定后师哼唱主弦律,最后指挥示意结束)
师: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帮忙演奏钢片琴,谁来?(强调手腕放松、轻、柔)师稳定节奏后,示意全体学生哼唱,然后拿出三角铁,哼唱主弦律(示意结束,掌声送给我们自己、还有这为小乐手!演奏得很好!)
二:初听旋律
三、出示课题
1、刚才老师所演唱的歌曲为《西风的话》(贴纸),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标题,西-风-的-话——
生读
师:听听万老师的声音“西风的—话”(强调声音位置高)……
师:万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种声音
四、听音乐,画图谱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的聆听音乐,并且拿出你的右手,用手跟着老师画一画这首歌曲的线条,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放原唱,师画图谱)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
生:连贯的
师:大家同意吗?谁能想出几个表示连贯的动作?
(引导学生创编连贯的动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编配的动作,伴着音乐,用“LU”音模唱弦律,一起感受乐曲连贯、柔美的曲风……
听伴奏做动作
五、模唱弦律
1、用“LU”音模唱
非常美,接下来,我们就用 “LU”的声音模唱弦律(想一想,西风从头上刮过,吹响远方……师播放伴奏)
2、唱曲谱
接下来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的曲谱(背挺直,眼睛亮起来,露出咱么灿烂的微笑)
唱第一遍:老师带唱,强调连贯、强调声音
唱第二遍:弦律接龙(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唱第三遍:齐唱曲谱
3、加入歌词
下面,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歌曲,仔细听:“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景象?(背坐直、注意自己优美的姿态)
师:谁来说说,听完这首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一幅怎样的景象?
生:……
师:说得真美,下面我们将美景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第一遍:师清唱带唱(强调1:一字多音的地方,要注意更加连贯,2、每个乐句的结束音三拍要保持住)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袄(带有回忆地,慢慢弱下来)
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带着兴奋,看着大家慢慢长高)
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询问地,景色优美地)
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憧憬的,慢慢结束)
第二遍:师用琴带唱第二遍:加入歌词(注意气息的连贯、声音的位置)
第三遍:跟着伴奏齐唱
六:歌曲教授
师:大家唱得都很美,谁来说说,这一段歌曲唱下来,你感觉它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师:谁来说说?情绪?速度?
(版书:柔美、稍慢地)
师:这么美的乐曲,我觉得唱一段不够味,下面,我们再反复的加唱一段,大家一起来感受,这一段的情绪、速度有什么不同?全体起立!
师弹G 调过门,速度慢!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的演唱的情绪、速度有什么不一样?
版书:深情、慢速、(站立) 1=G(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万老师偷偷的把之前的F调转到了G调,这样我们就需要更加深情、情绪饱满)
七、拓展——加入创作,完整演唱
1、引子召唤
师:西风是多么美好,但它从不轻易露面,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西风召唤过来吧!全体起立!
(山顶的风)5 6 5 5—— (田野的风)1 2 1 1——
(版书)刚才的召唤,我们把它称之为“引子”
2、结束句
师:既然有引子,就有尾声来呼应,我们想想怎么创编出一个尾声来?
反复:花少不愁没颜色
第一乐段:分声部演唱全曲(高声部跟伴奏,低声部听琴声)
第二乐段:转变为三拍子,生模仿老师左右摇晃身体,随音乐做手捻指、点脚动作。速度加快,情绪转换为欢快、活泼
第三乐段:节拍恢复到四四拍,提示学生站起来,通过一段间奏转调到G大调。与第一乐段做对比,情绪是回忆、赞颂性的。(师用手势提示学生演唱的感觉)
尾声:清唱反复第三、四句,最后“红”字分别唱“1”“3”。在安静的氛围中渐慢渐弱结束全曲。
八:小结课堂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今天高兴吗?老师也非常愉快!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时刻保持这种愉快的心境,在人生的秋天里,硕果累累,多姿多彩!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