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3 19: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入新课
˙
材料中的“孝武皇帝”是谁?
汉武帝刘彻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
——《汉书˙武帝纪》
历史
知识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大一统的含义: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自主学习
汉武帝继位时,西汉情形如何?他巩固大一统王朝遇到了哪些问题,他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如何?
汉武帝初年,西汉面临的问题
政治上:诸侯王国对抗中央,地方豪强抗衡官府;
经济上:私人铸币,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思想上:百家流行,诸侯门客批评皇帝政策;
军事上:匈奴袭扰
汉武帝大事年表
(1)前140年(或前134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3)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出击匈奴
(4)前124年,兴办太学
(5)前117年,盐铁官营
(6)前113年,收回郡国铸币权
(7)前112年,酎金夺爵
(8)前106年,建立刺史制度
思考:为什么首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汉 初
无为而治
休养生息
百家流行
汉高祖刘邦厌恶儒生,甚至憎儒服、溺儒冠
惠帝、吕后时,公卿大臣都是武力功臣
文帝喜好“刑名之言”
景帝也不任用儒生
在汉初的几十年中,儒学获得了比秦朝宽松的生存环境,儒生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学说。
董仲舒
发展、创新儒家学说
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
礼、智、信五钟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熄),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一,说说汉武帝解决问题一的措施
1、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同时兴办太学(在长安),专门培养儒家子弟。
太学讲经图
《诗》《书》《礼》《易》《春秋》
兴办太学(在长安),培养儒学人才。
影响:①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王权的精神支柱;②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③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根据以下两幅图片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是什么。
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
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长安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
研读
分封制
郡县制
问题二: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政治上——(1)实施“推恩令”
汉初郡国并行制
解决措施:实施“推恩令”
材料二:臣祈望陛下给诸侯推恩的权利,把他们的土地分给子弟,由陛下封子弟为侯爵。这样诸王的每个儿子都会得到封地。您施予他们恩德,而他们的势力逐渐衰弱。
——《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推恩令,就是政治上允许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新分封的侯国由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辖。
2、政治上——(1)实施“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解决措施:实施“推恩令”
2、政治上——(1)实施“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酎金夺爵: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你送來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2、政治上——(1)实施“推恩令”;酎金夺爵
楚汉之争
封异姓王(功臣7个)
贾谊提出“众建侯而少其力”
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
文帝
景帝
“出入拟与天子”
“不听天子诏书”
武帝
问题二:
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
前201年始
铲除异姓王,封同姓王9个
高祖
诸侯国地盘占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
晁错建议“削藩”
七国之乱
平定七国之乱
主父偃建议“推恩”
2、政治上——(1)实施“推恩令”
材料三: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
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
材料四: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每州派一名刺史监察地方上的官吏、豪强和诸侯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问题二:地方豪强与官府分庭抗礼
材料
研读
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四说说汉武帝问题二解决的措施。
2、政治上——(2)建立刺史制度
皇帝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解决措施:建立刺史制度
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监察制度。
2、政治上——(2)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和豪强)
材料五:汉初允许私人铸币,文景时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吴王刘濞和蜀郡的邓通,两人因此巨富。
汉初的8位富豪中,有4位都是冶铁业者,其余分别从事流通业、粮食业、种植业和金融业。
官员和商人结成交易同盟,牟取利益。
——源自《盐铁论·错币》
材料
研读
材料五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背景: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3、经济上——
解决措施:统一铸币;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五铢钱
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经济上——
桑弘羊
材料六:秦汉之际,匈奴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经常挥师南下,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限于国力,西汉初期,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
——《部编版七上课本》
材料
研读
材料六: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问题(即背景):匈奴统一,南下袭扰
4、军事上——北击匈奴(卫青 霍去病)
——破边疆之困,布军事之新——
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边疆之困的?其结果如何?
公元前138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
公元前127年卫青第一次北击匈奴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第二次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
解决措施:北击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
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
影响: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开始西迁。
卫青、霍去病雕塑
4、军事上——北击匈奴(卫青 霍去病)
影响: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结合本课所学,你对汉武帝有怎样的认识?
思想
实施“推恩令”(主父偃)、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
政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兴办太学,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军事:
统一铸币(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等
课堂小结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北击匈奴 (派卫青、霍去病)
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地方管理
思想
文化
经济
军事
作用
推行郡县制
“焚书坑儒”
颁布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地方郡国学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铸币(五铢钱)
盐铁专卖
北击匈奴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总结提升
中考真题演练
1、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A】
【A】
中考真题演练
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儒家学说的流行 B.法家学说的衰落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
4.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指出,汉武帝时期,政府通过盐业获得的利益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统一货币 B.轻徭薄赋
C.平抑物价 D.盐铁专卖
【C】
【D】
历史人物评说——如何评价汉武帝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人物的评价,我们要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不可片面分析。
(1)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
(2)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或不足;既要看到功劳又要看到过失,要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说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政治上,他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经济上,他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同时,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但他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