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一 化学实验安全
一、化学药品的保存与使用
1.化学药品的保存
(1)固态物质一般保存在广口瓶;液态物质一般保存在细口瓶。
(2)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若保存在玻璃瓶中,瓶塞应用橡胶塞。
(3)硫酸、硝酸、汽油等保存在玻璃瓶中,瓶塞应用玻璃塞。
(4)硝酸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5)白磷保存在水中。
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图形标志与存放
(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图形标志
标志
意义
爆炸品
易燃气体
氧化剂
剧毒品
腐蚀品
(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存放
①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要密封存放在冷暗处;
②易燃、易爆药品还应远离火源和电源放置;
③剧毒药品要单独专柜保存。
3.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②少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 mL,固体盖住试管底部即可。
③防污染:实验后剩余的药品(钠、钾除外)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
(2)药品的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大量液体可直接倾倒。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
答案 C
解析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求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2.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上常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硝酸铵——爆炸品
C.汽油——易燃品 D.苛性钠——腐蚀品
答案 A
解析 酒精属于易燃品,不属于剧毒品。
【考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
【题点】常见危险化学品的识别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的基础,下列药品的取用方法或使用的仪器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
B.用药匙取锌粒制取氢气
C.用胶头滴管量取一定量液体试剂
D.取用固体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盖满容器底部即可
答案 D
解析 取用碳酸氢钠粉末应该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锌粒应该用镊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不能用胶头滴管,应该用量筒。
【考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
【题点】化学药品的取用
4.以下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当的是( )
酒精
NaOH溶液
浓硫酸
浓硝酸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酒精是液体试剂,应保存在细口瓶中。
【考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
【题点】化学药品的保存
5.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硝酸铵 ②硫酸铵 ③食盐 ④油漆 ⑤汽油 ⑥黑火药 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⑦
C.①④⑤⑥ D.①④⑦
答案 C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判断易燃易爆品。汽油、油漆是熟知的易燃品,硝酸铵、黑火药都是易爆品;食盐、硫酸铵和生石灰既不是易燃品,又不是易爆品。
【考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
【题点】常见危险化学品的识别
思维启迪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识别
(1)严格遵守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则,了解常用物质的性质,熟知常见的剧毒品、易燃品和腐蚀品等。
(2)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如在马路上常见到装有汽油的油罐车,就要注意其罐体上有什么样的标志,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1.物质加热中的安全问题
(1)酒精灯的安全使用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火灾。
②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④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2)加热仪器和方法的选择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等。
②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③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④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或坩埚。
(3)加热特别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
②开始加热试管时,要先进行预热。
③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灼热的实验仪器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2.特别注意安全的实验操作
(1)加热法制取气体且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2)点燃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检验它们的纯度,是因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其实验开始时的操作是先通入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
(4)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气体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5)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然后冷却。
3.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三废
“三不能”
“三要”
废气
不能直接排入空气
要进行回收处理
废液
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要倒入指定容器
废渣
不能随意丢弃
要进行分类处理
强化“六防”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1.进行化学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B.进行CO性质探究实验时,多余的CO应排到实验室外
C.为防止药品污染,实验结束后,用剩的浓硝酸可倒入垃圾箱
D.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上靠近火焰,检验氢气纯度
答案 A
解析 为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导致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A正确;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到室外, 以免污染环境,B错误;为防止二次污染等事故,用剩的浓硝酸不能倒入垃圾箱,C错误;检验氢气纯度时,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管口应该向下靠近火焰,D错误。
2.下列实验中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B.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后,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
D.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酒精灯
答案 D
解析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反应结束后,要继续通入氢气,防止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金属铜被空气氧化,所以应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氢气,D项不正确。
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眼睛里不慎溅入强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能用手揉眼睛
D.电线短路失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
答案 D
解析 电线短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题点】实验事故的处理与急救方法
4.(2019·遵化市期末)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②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应用灯帽盖灭,故D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题点】实验仪器、装置、操作图的识别
5.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试管、蒸发皿 B.试管、烧杯
C.试管、平底烧瓶 D.蒸发皿、圆底烧瓶
答案 A
解析 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考点】加热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
【题点】加热实验常用仪器的选择
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管进气;收集氧气用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应首先验纯;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边加边搅拌。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题点】实验仪器、装置、操作图的识别
7.现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橡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
已知: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氧气
2KClO32KCl+3O2↑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生成气体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架台 酒精灯 (2)A E (3)A C 澄清石灰水 C中溶液变浑浊 (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题点】化学实验仪器与操作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