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当(gōu) 怨怅(chàng) 虞候(yú) 嗔怒(chēn)
B.怄气(òu) 恁地(nèn) 啰唣(zào) 舀酒(yǎo)
C.崎岖(qū) 逞辩(chěng) 气喘(chuǎn) 朴刀(pǔ)
D.聒噪(guō) 干系(gàn) 吹嘘(xū) 窥望(ku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辰牌 分晓 侯车室 絮絮聒聒
B.劈手 畜生 添加剂 喏喏连声
C.寻思 颠倒 蒙汗药 面面撕觑
D.尴尬 歇息 朱砂记 死心踏地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新疆的切糕,山东的烙饼…… 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B.读《水浒传》,我对林冲、武松等人印象最深。
C.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
D.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4.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下联( )
A.行侠仗义,晁天王三打祝家庄 B.惩凶除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风雪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成功的过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传》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进行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且有周密的计划。
D.从写作特色上看,《水浒传》一书的人物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尽管许多地方没有明确点明有关人物的姓名,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6.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7.《智取生辰纲》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2)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3)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4)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8.根据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宫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选择阅读哪几回?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
选项 分析
A “勾”应读“gòu”
B 正确
C “朴”应诶“pō”
D “干”应读“gān”
2.答案:B
解析:
选项 分析
A 侯车室一候车室
B 正确
C 面面撕觑一面面厮觑
D 死心踏地一死心塌地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应将省略号去掉。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对联规则及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A项,应该是宋江(及时雨)三打祝家庄。C项,应该是林冲(豹子头)风雪山神庙。D项,“降妖伏魔”为由两个动宾结构词组成的并列短语,“棋差一着”在结构上与之不对应。
5.答案:A
解析:《水浒传》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6.答案:B
解析:卖酒汉子说“不卖了”是欲擒故纵,激起众军汉买酒喝的欲望,同时也让杨志为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的话而感到羞愧。
7.答案:(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心理描写;(4)环境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描写方法的能力。平时要掌握各种描写方法的概念及其作用,并能将其运用到阅读理解和写作中。
8.答案:第十二回,第十三回
解析:根据对《水浒传》的知识积累可知,杨志绰号“青面兽”。探究杨志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选择和杨志相关的回目,即第十二回和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