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创造宣言
1.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风骚(sāo) 赃物(zāng) 糟塌(tà) 尽善尽美(jìn)
B.中伤(zhōng) 煞白(shà) 诓骗(kuāng) 丰功伟绩(jì)
C.漫游(màn) 重叠(dié) 灌溉(gài) 李代桃疆(jiāng)
D.筵席(yán) 创意(chuàng) 侥幸(jiǎo) 相得益彰(zhāng)
2.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塑像(sù) 遁词(xún) 玄奘(zàng)
B.曾参(shēn) 鲁钝(chún) 崇拜(chóng)
C.监牢(jiān) 遭遇(zāo) 喑哑(yā)
D.懒惰(duò) 豢养(huàn) 创伤(chuāng)
3.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可_________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_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义所在。
A.挽救 贯通 传扬
B.拯救 贯通 传扬
C.拯救 贯穿 弘扬
D.挽救 贯穿 弘扬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脸上现出惭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词了。
B.该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这个曾经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B.小张被大家问得哑口无言,只有默默低头承认错误。
C.你如果因为这点挫折便自暴自弃,那这辈子都难有所成就了。
D.成功的起点是在山穷水尽时,希望的萌生是在峰回路转时,只要心中有一轮太阳,又何惧世事沧桑?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弄聪明弄出的东西也许是用心的,但是会因为不留神而不合逻辑。
②其实我并不想给它下个定义,只是就我所能见到的来简单谈一谈。
③何谓学生腔?
④幼稚,是学生腔的一病。这有两样:第一样是不肯割舍人云亦云的东西;第二样是故弄聪明,但不合逻辑。
⑤人云亦云的东西用上,不算错误,但是不新颖,没力量。
A.③④②⑤①
B.④⑤①③②
C.③②④⑤①
D.④②③⑤①
7.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注音。
(1)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__________)整个的和谐。
(2)绝望是懦夫(__________)的幻想。
(3)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__________)
(4)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__________)的大树。
8.?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塌一蹋。B项,中zhòng。C项,疆一僵。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遁dùn。.B项,钝dùn。C项,哑yǎ。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挽救”指从危险中救回来。“拯救”指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从患者的角度看,应选“挽救”。故排除B、C两项。“贯通”指(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接,沟通。“贯穿”指贯串。根据语境,应该选“贯穿”。排除A项,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不能用于形容节目出场。A项,使用正确。“遁词”指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B项,使用正确。“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D项,使用正确。“日薄西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5.答案:A
解析:
选项 分析
A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与语境不符,可用“画蛇添足”。
B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使用正确。
C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使用正确。
D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使用正确。
6.答案:C
解析:首先要通读语段,厘清其论述对象。③句提出问题,引出论述对象,因此应为首句;②句中“其实我并不想给它下个定义”中的“它”指的是“学生腔”,紧承③句;④句对“学生腔”的特征进行具体论述;⑤句和①句分别是对④句中“第一样”和“第二样”的具体论述。因此,应选C项。
7.答案:(1)zhòng shāng
(2)nuò fū
(3)dùn cí
(4)cān tiān
8.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理解段意可知,主要内容是表述创造有两种类型的成果,然后用引号重点表达了“首次获得”这一内容,所下定义一定要包含这两项内容,最后注意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