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衙门(yá) ? 祖藉??管束(sù) ? 韶关
B.哭泣(qì) ? 私塾??和睦(mù) ? 妯娌
C.溺死(nì) ? 辍学??庚子(gēn) ? 和霭
D.佃农(tián) ? 迁徙??仁慈(cí)?? 宽厚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_______的存在。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_______。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_______,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_______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音符 妄自菲薄 但是 B.独自 诗篇 狂放不羁 而是
C.独特 音符 狂放不羁 而是 D.独自 诗篇 妄自菲薄 但是
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4.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蔼”“慈祥”“悲惨”“慰勉”都是形容词。
B.“宽厚仁慈”“含辛茹苦”“衙门差役”的短语结构类型是相同的。
C.“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一句的主干是“这是事情”。
D.“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一句是转折复句。
5.选出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如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
B.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了重阳节的有关习俗。
C.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春夏秋冬的第一个节气分别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在我国古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人对谦称自己的父亲。
6.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祖籍(?? )?????? 溺死(?? )???????聊叙(?? )????????? 东挪西借(?? )
迁xǐ_____?? yá_____门 ??wèi_____勉 ??不chuò_____劳作
7.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豪伸 ??富裕 ??周济 ??劳录 ??为富不人 ??无可耐何 ??勤劳俭朴 ??任劳任怨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8.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2)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3)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4)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藉一籍,“束”应读“shù”;C.霭一蔼,“庚”应读“gēng”;D.“佃”应读“diàn”)
2.答案: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并不是”“也不是”不能和“但是”搭配,只能和“而是”搭配,因此先排除掉AD两个选项。“音符”和“诗篇”艺术领域不同,“奏出”的是“音符”,再排除掉B项,从而确定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不能形容眼睛)
4.答案:C
解析:A项“慰勉”是动词;B项“衙门差役”是偏正短语,其余两个是并列短语;D项是因果关系复句。
5.答案:C
解析:C项表述有误,春夏秋冬的第一个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6.答案:jí;nì;liáo;nuó;徙;衙;慰;辍
7.答案:伸—绅?? 录—碌?? 人—仁?? 耐—奈
8.答案:(1)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2)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3)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4)不停止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