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唢呐配喇叭》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唢呐配喇叭》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25 21: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为歌曲加打击乐器伴奏,提高节奏感、听力敏感度、合作能力,加强对音乐的理解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倾听、律动、歌唱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模仿与合作,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提高对中国民间音乐及乐器的认识,并感受其韵味特点。  
3.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唢呐及其音色,掌握 “一字多音”的唱法,能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运用节奏型“×× ×”、“× ×| 0?×”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 认识唢呐及其音色,能欢快活泼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教学难点】  
1.“一字多音”的唱法。  
2.掌握“× ×| 0?×”、“0 0 0 ×”、“0 0 ×× ×”、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小鼓、铃鼓、木鱼。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
组织教学
无伴奏师生对唱:师生问好。
师:音乐大本营,生:天天好心情。(师生一起欢呼:耶!)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生:亲爱的徐老师,您好!
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这里有美妙的声音,这里有动听的音乐。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加一场特殊的婚礼,快坐上我们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喽!
2、听智慧树主题曲《去郊游》,师生律动。
师:在去往婚礼的路上,同学们,让我们拿出婚礼的请柬,来看一下:反义词节奏练习。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语气逐渐弱下来)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3.请柬上写的是:反义词对答游戏。  
师:老师说一个词,你们用相同的方式把它的反义词答出来。比如,我说,我说 长,你们怎么答?(生答),你们应该回答我说 短,明白了吗?但是老师有个要求,在说的时候,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边拍手边说。能行吗?  
A.反义词节奏练习(边说边拍手)  
师:我说 长,     生:我说 短。  
我说 前,       我说 后。  
我说 上,       我说 下。  
我说 热,       我说 冷。  
(大—小;左—右;黒—白)
师评价:大家的表现这么棒,老师要加大难度,你能跟上吗?
师:我说 长, 长长 长 ,   生:我说 短,短短 短。
师:很好!老师很开心。你们看(出示节奏卡片×××),这就是咱们刚才游戏中用到的节奏,我们看着卡片来拍一拍(生拍节奏),拍了三下,这三下中,有两下稍微短一点,是哪两下?(生)这两下短的。
【设计意图】把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前置,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的魅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很好,亲爱的同学们,婚礼的现场快要到了,老师说过,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是一只老鼠的婚礼,这只老鼠呀,娶了一位胖胖的新娘。因为她太胖了,坐的轿子也摇晃起来。
(一)深情导入 激发情感
小老鼠们可高兴了,有的抬轿子,有的吹乐器,有的捧礼物,有的“啪”,放鞭炮。
听,老鼠迎亲的队伍来了(初听音乐,师生律动)
师:好,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样呀?
生:自由回答,高兴、欢快、活泼等。
师:好,那我们现在再听一遍,在这支迎亲的队伍里都出现了哪些乐器呢?
生:自由回答,喇叭、唢呐。
师:那老师呀,今天也带来了几种乐器,你认识它们吗?(介绍唢呐、喇叭。)
师: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问题也提得很好,答案就在这里(图片),唢呐,一种民间吹奏乐器,声音十分高亢明亮(放音乐)  
师:平时,你们听到吹起小喇叭,会怎么做啊?(生吹喇叭姿势),书上记载,唢呐,其实就是喇叭,但细分起来,人们习惯称“长的是喇叭,短的是唢呐”而吹管的长度不同,就会导致它们声音发生变化,咱们再来仔细听听歌曲,看能不能发现不同的声音。(播放范唱,生回答)  
对呀,今天小老鼠吹奏的迎亲曲就叫《唢呐配喇叭》,这两种乐器呀,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在许多喜庆的场合,都会演奏它们,比如结婚呀,过年呀,能增添节日的喜庆,大家说对不对呀?
(二)聆听歌曲 一起解疑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歌曲里面,唢呐和喇叭,有什么不一样?(音色,形状),这两种乐器音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
现在,老师要读一读歌词,老师,要考考大家,谁的耳朵更灵?你听,老师的声音,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在哪儿发生了变化?(随伴奏音乐,安节奏朗读歌词,强弱对比;律动表演读歌词)
师:很多同学,都在模仿老师,你听出老师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以聆听全曲辨别唢呐喇叭的音色,再过渡到聆听纯的喇叭和唢呐的音色,层层进入,由浅入深,加深孩子们音乐基础的学习。
(三)歌曲学习 唱出味道
1学唱歌曲(识读简谱)分四步走:张大嘴默唱----出小声内心听到---同伴听到---老师听到。
师:孩子们,你们再来听一次这首歌曲,你们听听,你认为歌曲哪里最特别?对歌曲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里乐拉 里乐拉很特别。
师:是的,里乐拉在这里是一个衬词,为歌曲增添气氛的作用,同时,唱“里乐拉、里乐拉”的时候,仿佛就像一位神气的吹奏者。为歌曲增添了形象性呢!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老师神气的边做动作边示范唱这句衬词,强弱对比,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有让孩子们学习充满兴趣。)
2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师:这首歌曲简单、有趣,你们聆听了很多次,应该已经会唱了,尝试跟着范唱唱一唱吧!
好,同学们做得非常棒!张大嘴,弱声唱,你会吗?(跟钢琴,师范唱,生默唱,速度放慢一些),但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的表情,并没有小老鼠娶亲高兴的那个样子。
加上动作,伴奏高八度。歌曲接龙游戏。
3分析歌曲 解决难点
分析 ︵ ︵
3.2 3 和 1.6 1(强调了哪个字)
喇 叭 唢 呐
(1)老师范唱,学生聆听,老师唱时强调了哪个字?师:你们仔细听听,老师是怎么唱喇叭3.2 3,唢呐1.6 1的(师范唱),强调了哪个字呢?(喇和唢)大家模仿。
(2)教师分析:这两个附点,用的十分的巧妙,既好像是唢呐、喇叭的颤音,又好像是表现演奏者的潇洒,得意和自在,一定要唱准唱好。
(3)学生练习.师生接唱;男女生表演唱。
4跟伴奏学生再次熟悉歌曲
师:孩子们,我们跟着伴奏来唱一次,检阅一下自己能不能把附点的地方常准,唱出要强调的字才能把歌曲的味道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歌曲学习在聆听和赏析中进行,难点在一些有趣的练习中得到解决。律动为学习歌曲增添色彩,也是解决难点的最好方式。
(四)巩固歌曲 体验氛围
就在刚才呀,当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小老鼠,急急忙忙跑过来,很是着急地悄悄地对我说:糟了,有一串鞭炮坏了,鞭炮一会响,一会不想,可吓死我了。我告诉小老鼠说:别着急,我们来帮你放响这三串鞭炮。我们大家来帮帮它,好不好?
徐老师,这里有一二三,三串鞭炮,仔细听好了,我要打乱顺序来放这三串鞭炮;我要考考大家了,我先放的是那串鞭炮?然后用数字来告诉徐老师,好不好?
评测练习
能用“× ×| 0?×”、“0 0 0 ×”、“0 0 ×× ×”、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今天,徐老师要加大难度,现在把大家分成三个组;一大组,二大组,三大组。三个大组分别放响一二三,三串鞭炮。一大组先来(加歌词,分别拍手)为歌曲伴奏    
a. 播放伴奏,学生边唱,边用0?0 |×× ×拍手伴奏  
b. 播放伴奏,学生边唱,边用× ×| 0?? ×拍手伴奏  
c. 为歌曲配打击乐器伴奏,增添民间的热闹气氛 
啊,婚礼的现场可真热闹呀!
【设计意图】巩固歌曲始终以充分表现歌曲为主,在歌曲声中融入了节奏的合奏表演,把歌曲热烈的情绪、浓浓的乡土风味体味了一番。
三串鞭炮同时放响,有没有信心?(跟范唱音乐)
(五)课后延伸 趣味犹存
(1)创编歌词,桌子 ---凳子;校服---红领巾。随伴奏,填词。
(2)总结下课  (我学会)
师:(谈收获,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有哪些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看来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上都有所得。的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大家今后努力学习,长大后将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继承发扬光大!
在这场特殊婚礼的上,看到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老师感到真快乐;听到大家悦耳声音,老师感到真幸福。那就让我们将自信、快乐和幸福,进行到底!大家说,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总结所学,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分享、相互学习,在一片自由声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组织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