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新课引言
观察下面图形,有你熟悉的几何形状吗?
这些图形中都有三角形,什么叫三角形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
5.3 三角形
主题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 、什么叫三角形?
(1)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图的三角形记作:△ABC,
点A、点B、点C叫
△ABC的顶点,
∠A,∠B,∠C叫三角形
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顶点
角
2、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如图, 在图(a)中,∠BAD=∠CAD;
在图(b)中, 有BE=EC;
在图(c)中, ∠BHA=∠CHA=90°.
请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 试着为三角形的
三条线段AD, AE, AH 命名.
角平
分线
中线
高
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线段AD叫△ABC的角平分线。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__。
∠1=∠2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如图,三角形ABC中,AH⊥BC于H,那么线段AH叫三角形ABC的高。
∵AH是△ABC的高, ∴__________________
∠AHB=∠AHC=90°
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点E是BC的中点,那么线段AE叫三角形的中线。
如果AE是△ABC的中线
则:_________________.
BE=EC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几条高?几条角平分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如图,画出三角形ABC中高AD、中线AD和角平分线AF吗?
请你任意拿出三根牙签(没有折断的)首尾相接,放到书上,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
(2)把其中一个折断一点再将这三根首尾相接,还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主题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拿两根牙签(没有折断的),将其中一根折断,用这两段与没有折断的那根能首尾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4)拿两根牙签(没有折断的),将其中一根折断一点放到盒子里,把剩下的一段折成两段,与那根没有折断的首尾相接,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这是为什么呢?
用三根不同长度的牙签拼三角形,这三根牙签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两根短的之和大于长的,
就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如图:△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设a>b>c.
因为连结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因此有:
(1)a+b>c, (2) b+c>a, (3) a+c>b
这个关系用
语言怎样表达呢?
a
b
c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思考: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呢?
你能用语言表达这个关系吗?
b+c>a
a-c
a-ba+c>b
b-c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考考你:
a、b、c是△ABC∠A,∠B,∠C的对边,比较大小:
(1)c-b、a、c+b;
(2)a-c、b、a+c;
(3)a-b、c、a+b
因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所以有:
(1)c-b(2)a-c(3)a-b三角形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
之差,小于其它两边之和。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两根短的的之和大于长的,就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了吗?
因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而最长的牙签加上任何一根牙签会比另一
根长,所以当两根短的之和大于长的的时候
,三根牙签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应用迁移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B 、三角形的高是垂线,
C、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D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
【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都是线段,所以A、B错,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面,所以D错。选C。
【变式练习】
如图,三角形ABC为钝角三角形,且∠C为钝角,画出三角形ABC的高BE,正确的是( )
C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例2】例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
(1) 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 倍, 求各边的长.
(2) 已知其中一边长为4 cm, 求其他两边长.
【解】(1) 设底边长为x cm, 则腰长为2x cm.
x + 2x + 2x = 18 ,
所以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是3.6 cm, 7.2 cm, 7.2 cm.
【例2】【例2】例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
(2) 已知其中一边长为4 cm, 求其他两边长.
【解】(2) 因为长为4 cm 的边可能是腰, 也可能是底,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
第一种情况, 4 cm 长的边为底. 设腰长为x cm, 由已知条件, 有 2x+4=18, 所以x=7.
所以两条腰长均为7 cm.
第二种情况, 4 cm 长的边为腰. 设底边长为x cm, 由已知条件, 有 x+2×4=18,所以x=10.
因为4+4<10, 即发生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所以以4 cm 长为腰不能组成三角形.
【变式练习】
小明同学有3分米、和5分米的两根钢管,要做一个三脚架,第三根钢管的长度应在什么范围?
他到店里去买,发现店里有几根余料,长度分别是:1分米,2分米,6分米,8分米,9分米,如果不考虑费用,他有几种选择?
【解】:(1) 设第三个钢管的长度为x分米,则:5-3(2) 由上问知:满足条件只用一根6分米的,所以小明只有一种选择。
课堂练习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 )
(1) 4cm, 5cm, 10cm;
(2) 5cm, 6cm,11cm;
(3) 6cm,7cm,12cm.
(4)1cm,1cm,1cm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
B
2 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0C 0【解】根据三角形任何一边在其他两边之差与其它两边之和之间,得:4-3解得:2B
3 已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是偶数,则x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因为8-3由于X是偶数,所以X=6,8,10,
有3个。
C
4、小明在一次体育课上,沿着矩形跑道跑到转角处抄近道,沿着AB跑,被老师批评了。他为什么要沿着AB跑呢?这里有什么数学道理吗?
【解】:∵AC+BC>AB,
∴走AB比走AC+CB 近一些。
A
B
C
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注意: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要会用符号表示这些概念。
(2)三角形三边的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因此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时,第三边的范围是:
其它两边之差<一边<其它两边之和
六 作业: P 123 A 、B
5.3 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的“三线”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三边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边的关系
难点: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具:每个学生准备牙签5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下面图形,有你熟悉的几何形状吗?
这些图形中都有三角形,什么叫三角形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5.3 三角形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主题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 、什么叫三角形?
(1)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图的三角形记作:△ABC,点A、点B、点C叫△ABC的顶点,
∠A,∠B,∠C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如图, 在图(a)中,∠BAD=∠CAD; 在图(b)中, 有BE=EC; 在
图(c)中, ∠BHA=∠CHA=90°. 请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 试着为三角形的
三条线段AD, AE, AH 命名.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线段AD叫△ABC的角平分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如图,三角形ABC中,AD⊥BC于D,那么线段AD叫三角形ABC的高。
(4)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直线叫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点D是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叫三角形的中线。
考考你: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几条高?几条角平分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都是线段)
填空:∵AD是△ABC的中线,∴_________________.
∵AD是△ABC的高, ∴__________________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__。
试试看:
如图,画出三角形ABC中高AD、中线AD和角平分线AF吗?
变式:把三角形ABC的角B画成钝角呢?你还能画出高AD吗?
(1)请你任意拿出三根牙签(没有折断的)首尾相接,放到书上,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
(2)把其中一个折断一点再将这三根首尾相接,还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3)拿两根牙签(没有折断的),将其中一根折断,用这两段与没有折断的那根能首尾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4)拿两根牙签(没有折断的),将其中一根折断一点放到盒子里,把剩下的一段折成两段,与那根没有折断的首尾相接,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想一想
用三根牙签拼三角形,这三根牙签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两根短的的之和大于长的,就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
如图:△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设a>b>c,因为连结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因此有:
a+b>c, ① b+c>a, ② a+c>b ③
这个关系用语言怎样表达呢?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思考: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呢?
即: b-c___a, a-c____b, a-b____c为什么?
把式子b+c>a, ②移项得 :a-bb ③ 移项得:b-c>a:
你能用语言表达这个关系吗?
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少于第三边。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两根短的的之和大于长的,就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了吗?
因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旳三边,而最长的牙签加上任何一根牙签会比另一根长,所以当两根短的之和大于长的的时候,三根牙签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B 、三角形的高是垂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D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
【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都是线段,所以A、B错,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面,所以D错。选C。
【变式练习】
如图,三角形ABC为钝角三角形,且∠A为钝角,画出三角形ABC的高BE,正确的是( )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例2】_例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
(1) 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 倍, 求各边的长.
(2) 已知其中一边长为4 cm, 求其他两边长.
解(1) 设底边长为x cm, 则腰长为2x cm.
x + 2x + 2x = 18 ,
所以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是3.6 cm, 7.2 cm, 7.2 cm.
(2) 因为长为4 cm 的边可能是腰, 也可能是底,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
第一种情况, 4 cm 长的边为底. 设腰长为x cm, 由已知条件, 有
2x+4=18,
所以x=7.
所以两条腰长均为7 cm.
第二种情况, 4 cm 长的边为腰. 设底边长为x cm, 由已知条件, 有
x+2×4=18,
所以x=10.
因为4+4<10, 即发生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所以以4 cm 长为腰
不能组成三角形.
【变式练习】
小明同学有3分米、和5分米的两根钢管,要做一个三脚架,
第三根钢管的长度应在什么范围?
他到店里去买,发现店里有几根余料,长度分别是:1分米,2分米,6分米,8分米,9分米,如果不考虑费用,他有几种选择?
解:(1) 设第三个钢管的长度为x分米,则:5-3(2) 由上问知:满足条件只用一根6分米的,所以小明只有一种选择。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
(1) 4cm, 5cm, 10cm; (2) 5cm, 6cm,11cm;
(3) 6cm,7cm,12cm. (4)1cm,1cm,1cm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
2 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0【解】根据三角形任何一边在其他两边只差与其它两边之和之间,得:4-3解得:23 已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8,x,若x的值是偶数,则x的值有_____个。
【解】因为8-34、小明在一次体育课上,沿着矩形跑道跑到转角处抄近道,沿着AB跑,被老师批评了。他为什么要沿着AB跑呢?这里有什么数学道理吗?
解:∵AC+BC>AB,∴走AB比走AC+CB 近一些。
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注意:(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要会用符号表示这些概念,如:已知线段AD是三角形ABC的高,你会得到什么?
(2)三角形三边的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何两边只差小于其它两边只差。因此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时,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其它两边之差,少于其它两边之和。
六 作业: P 123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