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一、戚继光抗倭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雅克萨之战
戚继光抗倭
1、我国古代所称的“倭”或“倭国”是指哪个国家?
2、争对“倭寇”的侵扰当时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为什么到了明朝中后期倭患越来越严重?
中国自古以来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元朝末年开始,许多日本武士亡命海上,他们经常袭扰 中国,从事海上和沿海抢劫,中国人就称这些人为“倭寇”。
倭
倭寇
抗倭战舰
一、戚继光抗倭
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烧杀抢掠,严重威胁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戚家军” 是戚继光亲自在浙江亲自挑选,由( )和( )组建而成。
戚继光纪念馆
农民
矿工
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平定了浙江、福建的倭寇
1564年,与明朝军队配合,扫除广东的倭寇
1565倭患基本解除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台湾
(附-七子:澳门、香港、九龙、台湾、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和大连)
荷兰人于公元1624年,在安平建造了台湾第一座城堡“热兰遮城”,这里曾是荷兰人统治的中枢,更是对外贸易的总枢纽,原本的建筑格局分为方形内城与长方形外城。公元1661年,郑成功驱离荷兰人光复台湾,为纪念故里,将此地改名为安平,故热兰遮城也称为“王城”或“台湾城”,俗称安平古堡。
郑成功(1624年-1662年),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解放被压迫的同胞,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思考: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1683年,清军攻取澎湖,进军台湾。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第一任巡抚:刘铭传)
三、清朝抗击沙俄入侵
(一)沙俄东扩
(二)雅克萨之战
(三)中俄《尼布楚条约》
沙俄入侵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并在( )、( )等地筑城设防。
雅克萨
尼布楚
中 国
龙
江
黑
(一)沙俄东扩
沙 俄 侵 略 军 屠杀 中 国 人 民
性质:自卫反击战
(二)雅克萨之战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雅 克 萨 之 战
(三)中俄《尼布楚条约》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能列举史实来证明这一论断。
三国: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
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
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一、 戚继光抗倭
1、原因:明朝中叶,军备废驰,军队战斗力削弱,倭寇入侵中国沿海,烧杀抢掠。
2、过程:戚继光功勋最为卓著,当时称他领导的军队为“ ”。
3、结果: 年,长期危害中国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倭患基本解除。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17世纪20年代, 殖民者和 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 年,荷兰驱逐西班牙在台湾的势力,从此独占台湾。
2、过程:1661年,一直在东南沿海抗清的明朝将领 ,决心渡海收复台湾。这年3月,他抵达台湾。 年2月,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结束了殖民统治。
三、雅克萨之战
1、背景:明清交替之际, 不断东扩,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在 等地筑城设防。
2、过程: 皇帝时,决定攻打雅克萨。 年,清军攻打雅克萨,迫使俄军投降。次年,清军攻克雅克萨。
3、结果: 年,中俄经过反复谈判,签订了《 》。
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抗击沙俄入侵的斗争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面临外国侵略的关键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英勇抗敌的英雄。他们的爱国情怀,已成为史册上感人的一页,他们的崇高精神,已溶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长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