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0 15: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复习提问
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学习新课: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问题
1、《资治通鉴》的作者?生活的时代?
2、《资治通鉴》的内容?
3、《资治通鉴》的体裁、特点及价值。
1、司马光,生活在北宋。
2、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300卷。
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小故事
司马光砸缸
人物 司马迁 司马光
时代 西汉 北宋
著作 《史记》 《资治通鉴》
著作内容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战国到五代
著作体裁 纪传体通史 编年体通史
著作特点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
(练习)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
A《资治通鉴》B《史记》C《梦溪笔谈》D《诗经》
A
(练习)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
C
(练习)
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
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C
(练习)
4、判断题:《资治通鉴》是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500卷。(  )

(问题)
请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
姓名 时代 经历 特点
苏轼 北宋 经济繁荣,家境优裕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 两宋之交  开始生活稳定;后流落南方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后期渗透了忧伤感情
辛弃疾 南宋 曾参加抗金斗争,立志恢复中原 风格豪迈,倾吐了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练习)
请仔细品位下面三首南宋时期的诗词,请你谈谈,这三首诗词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由此,你发现文学作品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辛弃疾《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讲述
《窦娥冤》故事梗概
口头作文
北宋东京一日游
(练习)
C
C
C
1、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C
(练习)
2、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一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行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这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黄庭坚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真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