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国际救援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0 16: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中国国际救援队
2002年初,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队伍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为救援工作时刻准备着。
(2003年2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完成了任务)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003当地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____, 造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赶往灾区现场,展开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21日19时45分
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
里氏6.2级地震
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中国国际救援队
紧张的救援工作
圆满地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中国。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到达阿尔及利亚之后具体表现如何?
请用“——” 划出相关的句子。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强烈地震造成的裂缝
一处民房在遭受7.2级地震袭击后倒塌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零8分,伊朗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的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 在搜救过程中,搜索犬作为特殊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 。
印度洋海啸抢险救灾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印尼进行抢险救援。 搜索抢险队员们不顾旅途劳累,一到达就紧急寻找掩埋在倒塌房屋中的遇难者遗体。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多遗体开始腐烂,有的已经生蛆,尽管每位队员都戴了3层口罩,可气味仍令人窒息。但他们毫不畏缩. 就在搜索抢险工作紧张进行时,灾区出现了霍乱疫情。为了防止传染,抢险队员执行任务时不能喝水,每天也只吃一顿饭。由于流汗多,又不能喝水补充,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多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脱。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数是最多的。 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要返回国内,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带着水果等慰问品来慰劳他们,并纷纷称赞:中国救援队,真棒!
所以,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部队时,用一句话表达了发自他们内心的祝愿·····
中国万岁!”
圆满完成救灾任务凯旋归来
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
向中国国际救援队致敬!
有生命,便有希望。
见证灾难,也见证奇迹;见证痛苦,也见证亲情!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手拉手,心连心!让世界都充满爱吧!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4支外国救援队进入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他们分别是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日本的救援队,共计237人。“患难见真情”、“尽力既大爱”,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你们,国际救援队!
各国各地救援队在地震灾区
日本国际紧急救援队
  
俄罗斯救援
俄罗斯救援队:
韩国救援队
香港救援队自带设备救灾
更多感谢:
韩国“119国际救援队”
救援情况:寻找到4具遇难者遗体
感人语录:“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救助更多中国灾民。”
新加坡救援队
救援情况:寻找到5具遇难者遗体帮助安葬遇难者遗体

香港地区救援队:
救援情况:共寻找出24具遇难者遗体
中国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