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教案】4.2 平面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教案】4.2 平面镜成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4 09: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
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实像和虚像的理解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58页图4-1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三、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出通过本节学习有哪些收获并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虚像
2、等大
3、等距
4、垂直
二、实像和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布置作业】
1.课下探究:水中燃烧着蜡烛
在桌子上放两摞书,象图4-13中那样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为了便于移动它,你可以把蜡烛尾部烧熔;然后把蜡烛粘在一个旧瓶盖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2.完成本节的课后作业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