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鸦片战争》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2.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
?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3.
1840年,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指
(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的不同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庭”
4.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断无中止之理。”材料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
?
?
?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琦善
5.
下图人物与下列事件有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虎门战役
C.吴淞战役
D.黄海海战
6.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以上材料揭示了(???)
A.鸦片的危害
B.战争的危害
C.抽烟的危害
D.大炮的威力
7.
道光十九年(注:道光元年是1821年),一份英国密电这样写道:陛下政府感觉,对于中国人所加于不列颠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能不表示愤怒。……为此,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陛下希望占领一个岛,作为远征军的供应中心与行动基地。以下信息不能从上述材料获取的是(????????)
A.“中国人所加于不列颠人民的暴行”指的是虎门销烟
B.英国政府试图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C.英国人试图建立侵略中国的后方基地
D.英国在同中国的正当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8.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下列对材料内容相关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9.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
)
A.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10.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到: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说明鸦片战争(?
?
?
?
)
A.没有真正唤醒腐朽的清王朝
B.打破“天朝”体制,进入条约时代
C.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
D.影响了中国整个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11.
近代某学者在谈到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
?
?
)
A.加快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B.加强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C.有利于外国资?及技术的引进
D.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2.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民族资本主义萌芽
C.民族纺织业的发达
D.商品经济逐渐衰落?
1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
)
A.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14.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
?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15.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
?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清政府腐败无能
C.封建制度的腐朽
D.清政府战备不足
二、
材料分析题
16.
林则徐上道光皇帝奏折:“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林则徐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3)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林则徐的主张?
(4)你如何评价林则徐?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成为英国经营中国的基地,五口开放则成为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但是西方人在“天朝”体制下的中国,筑起了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只有天下观没有国家观。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中国为中心来认识他们想的世界……鸦片战争的惨败,对国人长期以来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重新定位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说,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清朝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意识,向近代的国家观转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鸦片战争”的结局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鸦片战争的结局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DCABA
ADADA
AADBC
二、
材料分析题
16.
(1)严禁鸦片.
(2)鸦片为害甚巨,若不严禁,一旦有敌来犯,国家将无兵无银御敌.
(3)道光帝意识到银荒兵弱将危及清王朝统治.
(4)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17.
(1)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清朝从传统的的天下观向近代的国家观转变;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
(3)鸦片战争的影响。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