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3 23: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认识,体会从已知条件出发确定解题思路这一策略的特点,能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从条件出发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从复杂的信息中选择有联系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去购物商店走一趟,看看在购物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例题情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
明确:一共有三个条件,分别是有6袋乒乓球,每袋有5个,每个乒乓球2元。
提问: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②每袋乒乓球要多少元?
③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指出: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买6袋乒乓就一共要多少元?”这个问题。
2.从条件出发确定解题思路。
小组交流:先找出题中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②根据“每袋有5个乒乓球”和“每个乒乓球2元”可以先算每袋乒乓球要多少元。
3.列式解答。
要求:选择一种方法,独立列式解答。
指明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并具体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实际含义。
提问:谁再来说一说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明确:虽然解题思路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窍门互相检验。
思考:比较黑板上的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种方法用的都是两步连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回顾反思
要求:回顾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怎样思考?
学生讨论交流 。
总结:首先从条件出发,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看看可以先算什么;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就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学生交流汇报。
提问:每组的三个条件全部联系起来,还能算出什么、怎样算?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指明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有哪些。
明确:有三个条件,即这幢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
提问: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先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看看可以算出什么,再列式计算。
组织交流,突出:要求这幢教学楼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可以先算每层放多少盆,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要求:观察题中的场景图,并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追问“他们5天一共组装多少台”里的“他们”是指几个人?
学生交流方法,明确:可以先算“1人5天能组装多少台电脑”,也可以先算“4人1天可以组装多少台电脑”。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实际含义。
4.拓展练习。
出示超市价目表,让学生说说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让学生说说要求“买3箱牛奶一共要多少元”和“买5箱矿泉水一共要多少元”
可以怎样算?
小组活动:一人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一人列出相应算式。
讨论: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思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