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课时:1
导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感受主人公的心路历程。3、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以及克服险境、勇于拼搏的精神。
导学重点难点 1、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我"的优秀品格。 2、品味关键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导学方法
导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乙醚( ) 虫豸( ) 硌( ) 犁铧( )( )脐带( ) 真谛( ) 噎( ) 筛糠( )( ) 1.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dì yē shāi kāng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1)指死亡的期限。(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2.(1)大限 (2)虫豸 (3)芸芸众生 (4)筛糠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 3.《人类的大地》 法 圣埃克絮佩里 《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一)、导入:.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 , ”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自主学习。(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可在课本上圈点勾画。)1、本文主要叙写了"我"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2、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痛苦-绝望-平静-乐观3、请同学们找一找,"我"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 问题, 问题, 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 寒冷 疲倦 缺水 坚强 勇敢(答:①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②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③感到呼吸困难。④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4、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答:①产生幻影 ②感到疲倦、错乱、 ③呼吸困难
5、请同学们找一找描写"我"心理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答:①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2节)------痛苦②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2节)------绝望③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10节)------平静 ④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18、21节)------乐观
6、“我”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得平静、乐观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答:①"我"认为自己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自己的错。如果能够回去,"我"会卷土重来。"我"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我"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我"不抱怨。②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7、“我”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什么?
答:“我”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8、学了本文后,说说你感触最深的优美句子。 赏析示例:①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中寒风刮得又猛又急,来势汹汹,令人无法躲避,“冲”写出了风来的气势之大之狂。)
②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点眼泪的心……
(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了我的极度干渴、缺水。)
A、如果删去三个“干枯”可以吗?为什么?
B、如果改为: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你认为表达上有何不同?
(不行,不能构成反复,表现不出心灵干枯的程度,与我面临的绝境,不如原文那样强烈。)
小结2分钟 主旨:《在沙漠中心》一文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板书
作业 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1.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2、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3、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4.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6、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1、因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真理。
2、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3、表明了当时处境的艰难,就如 "救命的稻草"之于溺水的人;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精神。4、平静、坦然、乐观的心情
5、积极适应恶劣的环境,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6、示例:有意义的一生是履行人的职责的一生。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在看来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决不会放弃生的职责,行动的职责。
教学后记(共42张PPT)
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20世纪初的航空事业
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天气预报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 。飞行是一项冒险的事业,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①1900年生在法国里昂;
②1921年在法国空军服役;
③1926年加入法国一家航空公司,开始邮航事业;
④1939年二战前夕返回法国参加抗德战争;
⑤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
⑥1944年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消失于地中海上空,从此一去不返。
圣埃克絮佩里 法国作家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
圣·埃克苏佩里,法国作家。他称自己首先是飞行员。他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作为早期飞行员,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开辟了很多条欧洲的重要航线。
他发表过5部小说作品:《南方邮件》、《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和《小王子》。
1944年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失踪,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一则传奇。
小王子
献给
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生字词
硌脚(ɡè jiǎo) 噎着(yē zhe)
辐射(fú shè) 筛糠(shāi kānɡ)
遮蔽(zhē bì)
幻影(huàn yǐnɡ) 疲倦(pí juàn)
协奏(xié zòu) 躯壳(qū qiào)
脐带(qí dài) 犁铧(lí huá)
真谛(zhēn dì)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ɡ lái)
芸芸众生(yún yún zhònɡ shēnɡ)
死得其所(sǐ dé qísuǒ)
解释
卷土重来:
死得其所:
芸芸众生:
筛糠:
真谛:
虫豸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众多的平常人。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真实的道理或意义。
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文章思路梳理
一、(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1、产生幻影 2、感到疲倦、错乱 3、呼吸困难
我和同事普雷沃当时的处境:
干渴疲惫 孤立无援 环境恶劣 物资匮乏 濒临死亡
合作探究: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第一段,第二段。
作用:1、渲染沙漠恶劣的环境气氛;
2、为下文克服困难埋下伏笔;
3、突出作者为了事业积极乐观,用平静的心理来应对悲苦的现实的精神。
回忆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环境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交待故事背景。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5、突出文章主题。
请同学们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
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思考讨论:
痛苦
→
绝望
→
→
平静
乐观
表达作者心情痛苦的句子:
第①节: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像筛糠似的。
第②节: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屠刀就在我的头上。
第⑤节:冻死的想法让我难受······我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第⑨节:我的喉咙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
表达作者心情绝望的句子:
第④节: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第11节:永别了,你们这些我曾经爱过的人。
表达作者心情平静的句子:
第⑩节: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表达作者心情乐观的句子:
第17节: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第18节:我没有一点儿遗憾。
第21节: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作者把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称作是像蚂蚁一样的虫豸,是因为甚么?
他们没有履行作为人类中的一员应尽的职责。
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呢?
1、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4、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作者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吗?
那他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
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
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痴迷飞行,并不是喜欢冒险,而是因为热爱生活;无畏死亡,并不是看轻人生,而是因为热爱生命.
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注意抓修辞和关键词)
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不仅说出了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写出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寒冷,胆怯,畏惧。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沙漠寒风肆虐的恶劣环境条件,突出了作者所受侵袭的折磨和困扰。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作者对生的渴求和对飞行探险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我总算呼吸过海风了。
体现了作者平和的心态:虽然失败,但是奋斗了,搏击了,坎坷的道路和经历足以证明我对探险事业的执著追求。
中心思想
《在沙漠中心》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1.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英]卓别林
2.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美]卡耐基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英雄的名字。
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