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下课堂教学资料:竹影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七下课堂教学资料:竹影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0 16:16:31

文档简介

白音昌中学七(下)《竹影》课时导学案(九周第1课时)
主 题 竹影 主备人 孙海荣 总课时39 第 节
课 型 综合解决课 授课人 孙海荣 时 间 2012、4、23
学习 目 标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字词。 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品析关键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加深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5、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体验蕴涵在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和美。
重 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难 点 联系日常生活,启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体验。
导 学方 法 学生预习 教师示例引导法 圈点批注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预设 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
课前教师寄语: 一、创设情境——导入:由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导入二、自读目标——导向:(一)课前预习提示1、请你预习时记住下列词语的读音和解释。2、整体感知课文。划出你欣赏的词语。(二)课上检测内容。1、给加粗字注音
惬( )意 水门汀( ) 参差( )不齐 立轴( ) 撇(  ) 蘸(    ) 口头禅(    ) 丰了恺(    )2、根据词语释义,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口头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不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体感知: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1315 千万勿忘积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任务明确提高效率当堂各组检测检查预习结果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预设 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
三、合作探究——导学(一)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1、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2、品味阅读: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3、体验童趣:说一说自己的童趣吧!4、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二)深入阅读,感悟体会:1、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到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爸爸是怎样一个人?2、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欣赏之后,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来揭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四、巩固提高——导练: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有能够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让你获得过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五、课堂小结——导评: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学习要善于总结和评价(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151055 此题需要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课文相关处作批注)回忆学过的内容,与之相似的课文学习形式: 学习小组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学习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
评价学习状态用知识树归纳本文重点知识
答案:(一)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1、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2、体验童趣:说一说自己的童趣吧!
3、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明确:主要写人物活动
4、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2、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欣赏之后,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来揭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课前引领课上检测预习检测: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共35张PPT)
丰子恺
他在干什么?
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首儿歌吧!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原名丰润,又名婴行。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有创意,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在文学史上影响也很大,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恺( ) 徘徊( )
惬( )意 闪烁( )
口头禅( )
参差( )不齐 轴( )
用笔蘸( )了朱砂( )来撇( )
水门汀( )

qiè
chán
cēn cī
zhàn
shā
piē
tīng
kǎi
pái huái
shuò
zhóu
弥漫(mí màn)
徘徊(páihuái)
口头禅(chán)
依样画葫芦
包罗
蘸(zhàn)
惬(qiè ) 意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疑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文中指(1)。
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谈话的点缀。今指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方法简单,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包括(指大范围)。
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满意、称心、舒服
含蓄的意思或情趣、情调、趣味。
意 味
说说上面各词的词义
有一个成语是由画竹子的故事而来的,你知道这个成语吗?能用它给大家造一个句子吗
胸有成竹
速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情节。
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述。
联系生活体验,研读有关中国画常识的语段,体会画竹的内涵,思考:文中“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物
静物
风景
不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都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学会发现身边的艺术,并学会谦虚地请教别人。
合作探究:
你认为文中“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谈谈你对爸爸教育方法的看法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做一些游戏,你认为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鲁迅
让我们来欣赏丰子恺的漫画,感受童年的趣味吧!
其实,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小 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永葆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 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有爱心有敏锐的眼睛,你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片枯叶,一抹斜阳,都能让你激动流连,受益匪浅,祝愿大家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