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 复习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获得教养的途径 复习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0 16:37:03

文档简介

《获得教养的途径》复习学案
昌乐一中 滕欣俭
复习篇目:《获得教养的途径》
复习重点:1、落实基础知识 2、理解句子含义 3、练习作文结构
专题介绍: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人为什么不能停止学习?为什么要从师问道?怎样才能博采众长,独立思考,达到新的境界呢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请让我们从阅读经典开始吧!
一、落实基础知识
(一)“向青春举杯”字词检测: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书生义气( ) 中流激水( ) 费寝忘食( ) 容消金镜( ) 厉厉在目( ) 磕跘( )怨天忧人( )入不付出( )至高无尚( )礼上往来( )忘自菲薄( )一如继往( )瞑思苦想( )信手粘来( )淳淳教诲( )寥若辰星( )竟赛( )沧茫( )苍促行事( )克尽职守( ) 妥贴( )既往开来( )继往不咎( )相形见拙( )
(二)基础知识梳理1、写汉字。狭ài( ) yì( )水 shì( ) 号 bá( )涉 消 qiǎn ( ) qiāng( )害 举一 fǎn ( )三 斑 lán ( ) 无耻 lán ( )言 波 lán ( )壮阔 意兴 lán ( )珊 丰富多cǎi( ) 无精打cǎi ( ) 兴高cǎi( )烈 闲xiá( ) xiá( )迩闻名
2、给划线的字注音。沉溺( ) 慰藉( ) 杯盘狼藉( ) 符箓( ) 吮血( )
3、选词填空
(1)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2)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 逐步)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悟 领略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丰满),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4)读书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漠不关心 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5)单靠报纸和(偶然 偶尔)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二、文本探究:说说下列句子的含意。
1、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小结:
三、高考链接:
1、(2008山东卷) 歌 德 之 勺 (张炜)
1987年,从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国。一天,我和朋友在法兰克福大街上闲走,突然想起了歌德。这儿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我和几个朋友立刻匆匆去寻。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一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等才能和他媲美。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掰指计算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要什么神奇的技巧。现在看这种理解有一多半是对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它只要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摸一下诗人出没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大的灵魂。
19、“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2008全国I) 阳 关 古 道 苍 凉 美 (寅公)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
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3、(2008辽宁卷) 雨 韵 (从维熙)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四、专题突破——标点(一):判断下列句子标点使用的正误。
1、(1)今天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2)他看起来有三十五、六岁。
(3)你要不断的进步、识字、生产。(并列词语作谓语)
(4)这本书写的真实、感人。
2、山啊、水啊、花啊、草啊、星星啊、月亮啊,常常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3、(1)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2)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3)消费者是否可以“自带酒水”?餐饮企业能否收取“开瓶费”?成为人们纷争不已的焦点问题。
(4)电影《后天》的预言真的会成为现实吗,持续的暴雪与全球变暖是否有关,全球气候是否面临转型,种种问题,随着雪灾的发生,逐一呈现在全国人们面前。
4、从《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来看,如此一个结论或许并非危言耸听:“大片”盛则文化必衰;“大片”火爆必将加速社会价值观的沦落。
5、前进啊!同志们。
6、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规律总结:
五、背诵积累名句
1、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而难以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从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
2、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 林清玄
3、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想毫无顾忌的尽情飞翔。 ——— 肖复兴
六、拓展探究:1、你觉得该如何提高人生的素养?
2、提高人生生活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七、写作思考:
(1)(08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5年上海卷) 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呈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3)举手投足之间(彰显胸怀,彰显素养、彰显爱心)
参 考 答 案
一、落实基础知识
(一)义——意 激——击 费——废 消——销 厉厉——历历 跘——绊 忧——尤 付——敷 尚——上 上——尚 忘——妄 继——既 瞑——冥 粘——拈
淳淳——谆谆 辰——晨 竟——竞 沧——苍 苍——仓 克——恪 贴——帖 既——继 继——既 拙——绌
(二)1、隘 溢 谥 跋 遣 戕 反 斓 谰 澜 阑 彩 采 采 暇 遐
2、nì jiè jí lù shǔn
3、(1)丰富多彩 (2)逐渐 (3)领略 丰盈 (4)视而不见 (5)偶然
二、文本探究
1、“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能对杰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
2、因为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如果仅仅肤浅的浏览,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而时髦读物往往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和读者。作者认为阅读杰作能提升人的修养为此时需要花力气、下功夫的。
3、“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在阅读杰作是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情阅读,才有可能获得教养。
小结:1、联系上下文 2、探求原因
三、19、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大的灵魂。(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大的灵魂。也可)
15、(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士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15、(2)因为小男孩虽然在雨中出游,但是并没有感受到雨中的乐趣。(意思答对即可)
四、专题突破
规律总结: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规则。1、注意停顿等级。2、表约数的数词中间不用顿号。3、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用逗号。4、啊、呀等语气词都表示句子。5、倒装问句只在句后加问号。6、选择问句中间加逗号。7、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8、分号用在有逗号的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的复句中。9、倒装句表感叹时只在句后加叹号。(共41张PPT)
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黑塞
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苏霍姆林斯基
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
巴金说: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对人对事的看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经典是什么?它们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
美· 梭罗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有《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德国作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德国著名小说家黑塞《论与书为友》
就善读者而论,读一本书就是去了解一个素昧平生者的德性和思维方式,寻求与他相知,尽力赢他为友。
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地积累书籍,正如他为自己挑朋选友无二。
谁读书如恋友,书中真旨就将自行显露,与己融为一体。他所读之得就不会飘逝而去,荡然无存,而是如挚友之所能,同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为他带来欢乐和慰安。
作者简介
整体把握
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检查预习情况
“教养”与“修养”的区别
[字典]: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现代汉语词典》
研讨(第一部分)
思考:文章的标题是《获得教养的途
径》,第一段中提到“真正的教养”,“教养” ,作者是怎样界定二者的呢?请从文中筛选出相关内容。
教养:
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
真正的教养:
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小结
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教养

内涵
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
研讨(第二部分)
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思考:
作者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
思考: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原文中筛选信息,分条列出。
1、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
3、使我们集中心智 。
4、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
这些都符合“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
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思考、作者强调要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么样的前提?
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
问题探究:
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作者认为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价格,人个性的追求。如果没有价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未必能获得教养。
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作者倡导的是一仲怎样的读书观?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
阅读第四、五段
思考、
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怎样的建议。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读杰作——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工夫
阅读方法
阅读态度
问题探究: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揣摩语言
自己的价值——有对自我修养的价值、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有个性和人格、有爱的阅读、有敬重的知识、有心的教养、能认真对待杰作。
杰作的真正价值——杰作能帮助我们获得教养。
小结
第一部分
(1)阐明“教养”的内涵
(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阅读6—7小段,回答以下问题:
1、6-7段论述了几类人的阅读情况?
2、两类人在阅读中获得的有什么不同?
(1)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2)少数儿童、少数人
读书家、真正的阅读者、我
(1)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
商业版。
(2)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
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
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
通过对比的论证,论述了真正的阅读能让我们有丰富的获得,能让我们获得教养
第二部分(6-7)进一步阐述阅读经典作品的必要性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
第一部分(1)
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2—5)
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第三部分(6—7)
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本文论述观点时,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课外阅读比较
——名人读书观与黑塞读书观
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
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友。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多: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
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读书感言
书是良药——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 刘向)
书是益友——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读书感言
书是窗户——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书是阳光——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书是钥匙——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书是火——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读书感言
你的读书感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