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下学期河南省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必修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儒学在中国综合国力快速增强与寻求世界话语权的境域中开始走向复兴。但是,学界关于儒学何以“复兴”、如何“在场”等问题争论不休,成为当下儒学发展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儒学的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儒学“进场”,因为儒学在诞生之后,从未真正离开这片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构成的中国社会“大舞台”。但确有在某一时段因复杂社会因素的缘故,儒学的价值与意义被遮蔽或弱化,处于边缘化状态。当代,全球化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中国社会生活样态的剧烈转变,这种转变也为儒学复兴创造了契机。当然,儒学要真正实现复兴仅有现实性是不够的,其自身还必须具有复兴的可能性,这主要体现在儒学的理论特质和内在圆融性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从理论特质上看,儒学将礼义作为做人的道德标准,将君子作为人格追求的理想标杆,以修齐治平作为成就人生的必由之路,这些思想可以为当代国人处理市场经济中的各类关系、化解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构筑精神家园提供有效指导。从内在圆融性上看,儒学专注于现实生活的入世品性,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化理念,使儒学中的优秀思想资源与主流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而儒学“和而不同”“以德服天下”“协和万邦”等思想则是当今中国倡导的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源头之一。
在近年来的儒学复兴争论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化”误区。一是以狭隘民族主义的心态“全盘肯定”儒学的“原教旨主义”倾向,二是以盲目崇拜西方的心态“全盘否定”儒学的“自由主义”倾向。这两种貌似不同,其根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非理性地对待儒学和严重脱离中国社会实际所致。
而“在场”是德语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场”就是“面向事物本身”,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在当代中国谈儒学的“在场”,需要通过“去蔽”使儒学的价值和意义开显出来。今天,复兴的儒学要实现“在场”,既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更要有理性的思维与行动。
儒学的“在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当以西方的政治和文化叙事去证明自身复兴儒学的关键是立足当下中国的叙事方式。当下一些儒学研究者急于为儒学辩护,极易导致文化保守主义,且被动地防御西方传统,很难真正形成坚实的理论创建。其实,儒学研究要有自己的定力和学术谱系。
儒学的“在场”应致力于“治心”“复性”,不应“君临一切”或“包治天下”。儒学是“治心”之学。针对现代性所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及其所导致的人心浮躁、良知消解和理性缺失,儒学将大有用武之地,使更多的国人以仁礼修身齐家,让中国社会风清气正,让中华文明未来之宏大叙事有坚实的人性根基。但需要注意,在当代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儒学虽有“治心”“复性”之用,但不应“君临一切”或“包治天下”,它成为不了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总之,儒学的复兴离不开现代性表达,也离不开民族式生成。只有以清醒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积极理性的思维为行动之圭臬,才能用儒学的理性之光去照亮心灵与精神之旅,儒学的“复兴”和“在场”才能成为现实。
(摘编自张自慧、闵明《当代儒学的“复兴”与“在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学界中关于儒学何以“复兴”如何“在场”的问题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B.儒学曾有一段时期处于边缘化状态,这是由复杂的社会因素和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C.非理性地对待儒学和严重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导致了有些人对儒学“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D.只有儒学才能消除当前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及其所导致的良知消解和理性缺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B.文章第二段从“复兴”的可能性和内在圆融性两个角度来阐释当代儒学何以“复兴”。
C.文章第三段列举了儒学复兴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化”误区,并阐明了其内在实质。
D.文末指出坚持文化自信和保持理性思维在当代儒学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具有现实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的自身特质对当代国人在关系处理、人生成长和精神品格的锤炼上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B.当下,中国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离不开儒学这一源头。
C.“去蔽”是实现当代中国儒学“在场”的一条途径,“去蔽”可以使儒学的价值和意义开显出来。
D.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文化自信,将西方的叙事方式与中国的叙事方式相互印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前,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声音,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着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网络文学的诞生使这一局面得以打破,可谓是功不可没。对于实际的网络写作而言,其写作的门槛非常低。因此在开展文学写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大部分的作者在创作网络文学时,出发点仅仅是个人对于文学的爱好,而且相关作者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可以在网上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网络文学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具备批评自由性、生动性和活泼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读者的机智和幽默,进而使文学可以在民间得到发展和繁荣。
文化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多元化的,而网络文学的诞生使文学的话语系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大部分的网络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以生活的积累为依据,还借助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于如今的网络文学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写作素养。一些批评家认为,当代作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想象力。例如当前阶段,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热爱的鬼神故事、玄幻以及历史等题材的作品,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创作背景,并非依靠实际的生活经验。比如《诛仙》《飘邈之旅》《小兵传奇》这三部作品,被称为“网络三大奇书”
(摘编自武莹莹、王宪军《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材料二:
“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由来已久,在近几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热度,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的IP产业链日趋成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接受采访时说。文学与影视一直以来就存在“互哺”关系,好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不仅能够丰富视听产业,对文学作品本身也有推广作用。网络文学热潮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影视发展带来更多可供改编的素材。此外,不少网络小说前期凝聚了“原著粉”,其作品本身自带热度,这会大大降低影视剧的营销难度,很多网络文学改编剧的核心受众就是由原著“铁粉”转化而来的。
推动IP产业化运营,可以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看来,网络文学走向“IP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趋势,网络文学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需要跟影视联手,开拓新的市场,焕发新的活力。“优秀网络文学的魅力是其原创性。这种原创性,构成了P的核心价值。口碑好的网络文学IP更容易被改编,因为口碑就是流量,有流量才有IP。”周志强说。
(摘编自李雪钦《用户规模达4.6亿,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如何“叫好又叫座”》)
材料三:
2016.12~2020.12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材料四:
中国网文受到海外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想象力丰富、神秘绚丽的文本内容,与全球青少年推崇的文艺作品有天然的相通性。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外网文读者中,男性读者占比高达92.4%,30岁以下的读者占85%。以盗墓、仙侠题材为主的出海网文恰好契合年轻读者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网文中出现的炼丹、真气、妖楼、悬魂梯等陌生元素令海外读者心潮澎湃,萌发对神秘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向往。
此外,中国网文中也有不少作品是从外国文化中获取灵感,再经过中国文化包装后呈现给读者的,相似的故事元素令海外读者感到新奇又陌生。例如蝴蝶蓝所著《全职高手》吸收了日本二次元文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方面与日本轻小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该作品在日流文化中成功逆袭。中国网文凭借叙事的大众化、平民化,搭起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桥梁,并快速成长,走向世界
(摘编自《起点国际: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之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的诞生,以及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已经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的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
B.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无疑应该成为影视改编作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C.2016.12~2020.12,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呈递增趋势,网络文学使文学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D.以盗墓仙侠题材为主的出海网文深受年轻读者的欢迎,是因为该类网文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网络三大奇书”为例说明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特别热爱鬼神故事、玄幻等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B.网络文学走向“P化”适应了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需要,跟影视联手,可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C.与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发展不同,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在2016.12~2020.12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
D.中国网文具备批评自由性、生动性和活泼性的特点,而它把外国文化融入其中,又使海外读者容易接受它6.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网络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皴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
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
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板凳,便是小李老师。
没事的时候,小李老师就喜欢坐在福爷的旁边,听福爷讲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陈年旧事,包括小李老师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不敢和老师报告去厕所而尿裤子的事。小李老师便哧哧地笑,他说他才不信福爷呢,二年级还尿裤子?鬼才信!来来来,还是下一盘棋堵堵您的信口开河!
乒乒乓乓的棋子碰撞声并没有堵住福爷的嘴,福爷说你小时候蔫淘蔫淘的,你娘走得早,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顾上这个顾不上那个,村里哪家的饭你没吃过?你学习好,愣是让学校减免了你的学杂费!啧啧,加一起可好几块钱呢!为这,满儿他娘还找到学校也要减免学费呢!哧!也不看看满儿那成绩!不过那时可真热闹啊!嘿,那个叫啊、闹啊,大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福爷的车上。
谁像你这个傻小子!念了大学,转个圈又回这个山沟来!看你那点儿出息……
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挲着棋子低声说。
我不晓得!福爷闷闷地回了一句,把脸扭向有些模糊的远山,流动的夕阳把福爷斑驳的身影扑倒在破旧的棋盘上。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靥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我要守着咱们的村子!也要守着这所学校!五儿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说,好看的眼睛被风吹得眯成了两条缝,但是却好像有两束阳光落在她的眼睛里。
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转过身子,让自己逃离那两束阳光的捕捉,任五儿的身影在村头站成了一棵树。
他回头看了看越来越模糊的五儿,向她挥了挥手。停在路边的小客车像一头巨鲸,一口将他吞进去,然后喷出一股黑烟,摇头摆尾地游进夕阳的光晕里。
两年后,李三儿回到了村里,他没有看到五儿,也没有看到学生,只看到颓败的教室和在学校门口发呆的福爷。
五儿呢?孩子们呢?
五儿走了……福爷低着头,垂下了眼睑说,孩子们也都走了。
当李三儿看到五儿的时候,那只是一张黑白照片,镶嵌在一块冰冷的石碑上,石碑立在学校后面一个孤零零的山坳里。
那雨下得真大啊,水库的堤坝都快垮了,长这么大岁数都没看过发这么大的水!为了救落在水里的小四儿,她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福爷说,那个山坳里可以遮挡风雨,不会再让五儿个人去面对那么大的风雨了,我替她守着……
小四儿是李三儿的弟弟。
李三儿在五儿的碑前站成了一棵树。
他想起了他离开这个村子时,五儿是不是也这样泪流满面,那时候,五儿的心是不是有被碾轧的感觉?
李三儿成了小李老师,把空无一人的教室变成了9个孩子的乐园,那是他翻山越岭才找回来的学生。
福爷安静地坐在树墩上,眯着眼打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墩的四周冒出了一根根的枝条,嫩绿嫩绿的,随着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欢快地摇摆着。
站在讲台上,小李老师似乎能看到山坳里的五儿也在微笑着看他。
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
还有一块碑。
7.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五儿为了救落在水里的小四儿而牺牲一事,同时也解释了李三儿回来做老师的原因。
B.文中福爷说小李是“傻小子”“看你那点儿出息……”,表现了福爷对小李老师选择回乡教书的做法是不赞成的。
C.“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是因为五儿的眼睛透出的是无私和热爱,他怕对视出自己的自私和无情。
D.文中将“小客车”比喻成“一头巨鲸”“吞”进小李,“摇头摆尾”地离开,暗示了对小李老师当时选择的否定。
8.请概括分析福爷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9.小说题目“树碑”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完竞逐豺狼满道乃欲衰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备归,而曹公已还。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捍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丙中,南郊即皇帝位。
(选自《三国志·孙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B.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C.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D.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等事务。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称皇帝的死去。
C.闰月,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通常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某月。
D.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受到兄长重用。孙权十五岁就被他的兄长孙策任用为阳羡县令,并跟随孙策打败了庐江太守刘勋,后来他的兄长孙策去世,把军政大事都交付给了他。
B.孙权治军军纪整肃。孙权把官署迁到秣陵后,曹操前来进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的军队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C.孙权亲临一线指挥。孙权听到刘备不愿意归还荆州就在荆州南部三郡设置了长吏,并将关羽驱逐,他还亲自驻在陆口,对各路军队调度指挥。
D.孙权废庱亭射猎老虎。孙权曾亲自骑着马在庆亭射猎老虎,当时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他的侍从张世用戈击虎捕获了老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5分)
(2)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戍卒伤春
于濆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①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②,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③上人,未必皆忠烈。
[注]①南枝,朝南的树枝。②碛沙,水中沙堆。③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叙写士卒们连年戍守边塞,又一年春天即将过去,照应了题目中的“伤春”。
B.三、四句写春风吹不散阴山之雪强调了阴山的寒冷,意在渲染边塞戍卒的心境。
C.五、六句描写春风不度,柳树萧条,但向阳的南枝刚刚开始发芽,让人精神振奋。
D.九、十句描述边塞夜晚的情景,疾风骤吹,月照碛沙,写出了边塞具有的环境特点。
1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自己的学生李蟠,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缘由。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短暂,以酒来祭奠江水和明月。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草率行事,最终却“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小时候,我喜欢看《小兵张嘎》。看的次数多了,台词都能___________。于是,记住了影片中的“罗金保”张莹、“老钟叔”张平、“嘎子奶奶”李健……若干年后,我有幸和葛存壮、管宗祥、黄素影、李健等前辈成了“忘年交”同事。从他们口中,我知道了《小兵张嘎》电影拍摄时不少___________的故事。
1962年,河北有个叫徐光耀的抗战小兵,将他___________的小八路故事写了小说,取名《小兵张嘠》。这个题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当时,北影厂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可汪洋厂长依然拍板:“勒紧裤腰带,也要给孩子们拍部好戏!”
嘎子,无疑是中国儿童电影中非常鲜活的人物之一。当听到他藏手枪、堵烟囱等莽撞而幼稚的行为时,使我们会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地笑了。片中黑白分明的影像,大胆勾勒的光照,富有生活气息的造型,极为真实的置景,彰显了中国儿童电影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如罗金保带着嘎子在民房和客栈以及军营中穿梭的那段戏,摄影师娴熟的技巧,让观众_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倒背如流 默默无闻 耳濡目染 设身处地
B.驾轻就熟 鲜为人知 耳濡目染 身临其境
C.驾轻就熟 默默无闻 耳闻目睹 设身处地
D.倒背如流 鲜为人知 耳闻目睹 身临其境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忘年交”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B.疫情特殊时期,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是无法进入小区的。
C.喜剧演员陈佩斯曾提出“创造笑声是创作的出发点,而非创作手段”,令人深思。
D.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听到他藏手枪堵烟囱等莽撞而幼稚的行为时,使我们会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
B.当看到他藏手枪堵烟囱等莽撞而幼稚的行为时,我们会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地笑了。
C.当看到他藏手枪、堵烟囱等莽撞而幼稚的行为时,我们会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
D.看到他藏手枪堵烟囱等莽撞而幼稚的行为,使我们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地笑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龙卷风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小范围的空气涡旋,龙卷风的母体是强对流风暴。当风在不同的水平位置以及不同的垂直层次上,具有不同的风力和风向时,就形成了风的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风的切变。在这种情况下, ① ,好比河流中因不同流速导致的漩涡一般。 ② ,尤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涡旋,其不一定是直立的情况,更可能是水平的状态。由于地面风近似于零,越往上风越大,导致水平的涡旋在某些情况下 ③ ,从而形成龙卷风。
21.下面是摄于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的照片,请结合照片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受。要求:使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不超过9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发言中提到,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如“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其实,不只是航天器的命名,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以及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学校拟举办“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与此次征文活动,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年度下学期河南省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只有以清醒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积极理性的思维为行动之圭臬……儒学的‘复兴’和‘在场’才能成为现实”的信息可知,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B项,“这是由复杂的社会因素和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但确有在某一时段因复杂社会因素的缘故”的信息可知,应是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D项,说法绝对,根据文中“它成为不了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的信息可知)
2.B(“文章第二段从‘复兴’的可能性和内在圆融性两个角度来阐释当代儒学何以‘复兴’”分析错误,“内在圆融性”只是儒学“复兴”可能性的一个方面)
3.D“将西方的叙事方式与中国的叙事方式相互印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儒学的‘在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应当以西方的政治和文化叙事去证明自身……”的信息可知,不能用西方的叙事方式来证明中国的叙事方式,更谈不上两者相互印证了,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于文无据)
4.A(不合文意,“已经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的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错误。原文是“网络文学的诞生使这一局面得以打破,可谓是功不可没。对于实际的网络写作而言,其写作的门槛非常低。因此,在开展文学写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已经扭转”程度过重)
5.C(分析不当,“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在2016.12~2020.12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错误,从材料三图表可知,先是增长,后是下降)
6.①以生活积累为依据,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多种题材内容的网络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需要。②推动IP产业化运营,将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③开拓海外市场,既呈现想象力丰富、神秘绚丽的体现中国文化的文本内容,也从外国文化中获取灵感,再经过中国文化包装后呈现给海外读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7.B(“是不赞成的”分析错误,从全文看,福爷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并非不赞成)
8.①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也是这所学校人事变迁的见证者,作者以福爷的视角叙述故事,真实可信。②福爷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小说始末,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小说富有张力。③虽然“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没啥可看的”,但福爷仍坚持看门,通过福爷这一人物的刻画烘托五儿和小李老师的崇高精神。(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单独而言,文中多次出现的树或者碑的意象相呼应,比如“站成一棵树”“山坳里五儿的墓碑”“福爷坐在树墩上像个雕像”等。②整体而言树碑指守护学校一辈子的福爷,像雕像一样坐在树墩上看守大门,一生坚守家乡,坚守家乡的孩子的奉献精神。③“树碑”也指小李老师和五儿那般坚守山村教育,其精神就像一座丰碑浩气长存。(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D(原文标点:此宁哭时邪?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11.B(不可以用于称皇帝的死去)
12.C(“并将关羽驱逐”与原文不符,原文“关羽尽逐之”是说关羽将孙权在荆州南部三郡设置的长吏全都赶走了)
13.(1)还没有交战,恰好曹操进兵汉中,刘备害怕失掉益州,派使者去向孙权请求讲和。(句意2分,“会”“惧使使”各1分)
(2)孙权命令都尉徐详去拜见曹操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重修友好,誓言重新联姻结亲。(句意2分,“诣”
“报”“结婚”各1分)
【参考译文】
孙权字仲谋。他的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各郡,孙权当时十五岁,任用他做阳羡县长。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征伐庐江太守刘勋。打败刘勋,又进军到沙羡讨伐黄祖。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军政大事交付给孙权,孙权悲哭不停。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这难道是痛哭的时候吗?何况现在朝廷内外的坏人竞争角逐,豺狼般的坏人充满道路,你却想要哀痛兄长,顾念丧制礼仪,这就好像是打开家门迎请盗贼,这不能算是仁德。”于是就改换了孙权的丧服扶着让他上马,让他出外巡视军队。建安十六年,孙权把官署迁到秣陵。第二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听说曹操将要来侵犯,修建了濡须坞。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进攻濡须坞,孙权同他对峙一个多月。曹操远望孙权的军队,赞叹他们整齐严明,就撤军了。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闰月,攻克皖城。这一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得到益州,就命令诸葛瑾向刘备讨还荆州各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谋取凉州,凉州平定,就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孙权说:“这是借而不还,却想要用空话拖延时间。”于是就设置了荆州南部三郡的地方高级官员,关羽把他们全都赶走了。孙权大怒,就派吕蒙督率鲜于丹等人的军队二万人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派鲁肃带一万人驻守巴丘,来抵御关羽。孙权驻在陆口,对各路军队调度指挥。吕蒙兵到,长沙、桂阳二郡全都降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投降。恰逢刘备来到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人马到益阳,孙权就召回吕蒙等人让他们返回援助鲁肃。吕蒙派亼诱降郝普,郝普投降,吕蒙全部获得三郡的将领太守,就率军返回,和孙皎、潘璋以及鲁肃的军队一起进兵,在益阳抗击关羽。还没有交战,恰好曹操进兵汉中,刘备害怕失掉益州,派使者去向孙权请求讲和。孙权命令诸葛瑾回报答复,重新寻求结盟友好于是就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属刘备。刘备返回,而曹操已经撤回了。孙权从陆口返回,就征讨合肥。合肥没有攻下,撤军返回。军队全都踏上了归途,孙权和凌统、甘宁等人在津北遭到魏国将领张辽的袭击,凌统等人拼死保卫孙权。孙权骑着骏马跨过津桥才得以逃走。建安二十二年春,孙权命令都尉徐详去拜见曹操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重修友好,誓言重新联姻结亲。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将要去吴郡,他亲自骑着马在庱亭射猎老虎。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常跟随孙权的侍从张世用戈击虎,捉获了老虎。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官都劝孙权正式称帝。丙申年,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
14.C(“让人精神振奋”错误,士卒们大都从南方而来,看到发芽的柳树南侧的枝条,禁不住想起故乡,应是感到烦恼和忧伤)
15.①抒发了戍卒在暮春时节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②表达了戍卒(或诗人)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③表达了诗人对用无数戍卒生命换取功业的将领的不满和怨恨之情。④表达了诗人对连年戍守边塞士卒的无限同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6.(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以贻之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7.D(倒背如流: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驾轻就熟: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根据语境,应用“倒背如流”。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根据语境,应用“鲜为人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根据语境应用“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根据语境,应用“身临其境)
18.B(文中的引号与B项的引号都表示强调。A项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的引号表示引用话语。D项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19.C(原句存在下列语病,“听到”与¨“行为”搭配不当,“使我们会对为他的憨厚、倔强、顽皮而忍俊不禁”成分残缺,“忍俊不禁地笑了”语意重复,只有C项修改正确)
20.①会出现一些旋转的涡旋 ②当强对流风暴产生时 ③可能会直立起来(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湖面上,一条游船静静地停泊在这里,像一个历尽沧桑的长者。这是一艘寻求民族复兴之船,一艘承载着人民重托的希望之船,一艘不断走向胜利的破浪之船,她引领中国不断地奔向前方。(内容2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简明通顺1分)
22.【写作提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以及精神追求,主要是引导语中的“学校拟举办‘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这两个限制,因此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而是要针对材料具体内容,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传统文化的厚重之美”“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追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