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六国论
苏 洵
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2.学习运用分论点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姜尚渭水钓鱼
秦琼长安卖马
苏武北海牧羊
张飞蜀都卖肉
诸葛亮隆中种菜
嬴政并吞六国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
代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
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
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三字
经》中有这样一句:“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老苏,与
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六国形势图
【解题】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互丧 暴霜露
洎牧以谗诛 如弃草芥
与嬴而不助五国
食之不得下咽
胜负之数
朗读课文
sànɡ
pù
jì
jiè
yàn
yǔ
shù
容易读错的字:
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与 yǔ 与其
pù 暴晒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燕 yàn 燕子
wèi 为了 yān 燕国
(在文中找到原文回答)
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又是什么?
苏老泉给大宋统治者开了一张什么样的药方?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例如:用“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这一组比喻来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字词句的用法及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
弊:弊端
亏:亏损
道:原因
或:有人
互:相继
率:全、都
者:……国家
盖:因为
完:保全
故:所以
六国相继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仗打不好。
贿赂秦国,自己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小:小的方面
邑:邑镇
大:大的方面
得:获得
者:……的东西,城池
其:它的
实:实际数量
亡:丧失
欲:想要、追求
患:担心的
固:当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厥:其
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暴:同“曝”暴露
视:对待
举:拿起,后省略了“之”
寝:睡
四境:四周边境
兵:军队
拿它来送给别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然则:既然如此
暴:残暴的
欲:欲望
厌:同“餍”,满足
奉:送、献
弥、愈:更加
判:决定
至于:到……结局
颠覆:灭亡
宜:应该
然:这样
事:侍奉
得:正确,得当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未尝:不曾 终:终于终归
继:随着
迁灭:灭亡
与:结交、亲附
既:已经
始:起初
略:谋略
义:坚持正义
是故:所以 亡:灭亡
斯:这 兵:战争
计:策略
始:才
速:招致
这是用军事战争的功效啊。
等到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再:两次
却:使……退却
洎:及,等到
诛:杀
终:坚持到底
革灭殆尽:几乎消灭干净
智力:智慧和力量
诚:实在
得:能够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后来秦国两次攻击赵国,
等到李牧因为被诬陷而被杀害,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如果
犹:还
数:运数
理:理数
当:同“倘”,如果
或:或许
易:轻易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事:侍奉
礼:礼遇、礼待
西向:向西
恐:担心、恐怕
咽:咽喉
势:形势
劫:胁迫
日、月:每日,每月无:同“毋”,不要
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发语词
犹:仍然
可以:能够
苟:如果
故事:旧事,成例
是:这(eg:是日也,天朗气清……)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2)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对比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奉繁
侵急
态度上
道理上
赂秦力亏
破灭之道
引用古语小结
不赂者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①弊在赂秦
(总分)
②赂秦力亏
③不赂者以
赂者丧
(总分)
(总分)
数量上
态度上
道理上
(并 列)
齐 与嬴
燕 错计
赵 诛牧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递 进)
⑤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构图
讽今
借古
总
分
总
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竹、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比较
合适
知识归纳
——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
(2)暴秦之欲无厌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4)当与秦相较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厌”同“餍”。读yàn,满足。
“无”通“毋”,读wù,不,不要。
“当”通“倘”,读tǎng,如果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觉今是而昨非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或曰: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不是
不能
有人
有时,偶或
有的……有的……
或许,也许
非
或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错误
没有
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吾得兄事之
当与秦相较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会不相从许
得到,获得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能够,可以
读děi,必须,应当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得
相
互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他
读xiànɡ,宰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你
有如此之势
其势弱于秦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非兵不利,战不善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瑜得精兵五万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势
形势
势力,力量
形状
姿势,姿态
兵
武器
军队
军事、战争
士兵
诸侯之所亡……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丧失,丢失
灭亡
作为
成为
被,介词
治理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逃亡
通“无”,没有
亡
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然
如此,这样
对,正确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但是
想要,追求,动词
欲望,名词
暴露,冒着,动词
凶暴的,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欲
暴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灭亡
熄灭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好像,动词
副词,还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灭
向
事
犹
事奉,侍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于,副词
坚持到底,名→动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形容词
战胜,形→动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始
终
故
胜
⑴ 其实百倍
⑵ 思厥先祖父
⑶ 始速祸焉
⑷ 可谓智力孤危
⑸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⑹ 至于颠覆
⑺ 后秦击赵者再
它的实际数量/实际上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招致/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终究,到…结局/表示另提一事
两次/表示又一次
(8)至于颠覆
(9)率赂秦耶
灭亡/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政府
全、都/率领
⑴ 不能独完 ⑵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⑶ 以地事秦 ⑷ 义不赂秦 ⑸ 始速祸焉 ⑹ 李牧连却之 ⑺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⑻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⑼ 日割月削
名→状,每日 / 每月
名→动,侍奉
名→动,坚持正义
形→动,保全
使动,使……退却
名→动,礼遇,礼待
名→动,坚持到底
形→动,招致
名→动,作战,打仗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斯用兵之效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被动句
判断句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6)举以予人
(7)至丹以荆卿为计
(8)赵尝五战于秦
(9)后秦击赵者再
(10)苟以天下之大
省略句,省略宾语
状语后置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虚词储备——“以”的一词多义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因为
用
拿、用
因为
用
用
凭借
因而
以致
表目的,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到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几个地方
2、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本文是史论,突出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苏教版必修2第三专题之
六国论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高手支招之一 ——阅读方略
阅读有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知识。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读前要热身
漫谈六国灭亡之因
我近些日子看了些关于讲述六国灭亡原因的书籍与记载先秦时期的史籍,颇有些感触,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事秦与贿秦,也不在于其好兵好武,而是在于其无秦之人才之势,无秦之地力人和之势。
秦至秦穆公时期,便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拥有了六国无法比拟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启用商鞅佐之,内立法度,外修守战之具,打破其贵族的势力与人际网络,续用“远交近攻”之策,分化六国互守之联盟。至庄囊王,秦朝丞相“小韦韦”利用商业模式来经营秦国,重无利之本,好侵噬六国之领土来发展经济生产,推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并引进“国际性人才”(如李斯等)为秦国制定侵六国之策,继续推进经济、政治、军事改革,任用“外士集团”为秦出策。到始皇,秦之优势日益明显,并加大了对外战争,续而攻占了韩赵魏,再加上历代国君的经济发展与用兵,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富与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以后的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而且秦国国君心志宽宏,有雄霸天下之志,亦有侵灭六国之心,可以说其是有灭六国之基础的。
反观六国,虽有御秦之盟,但是各有盘算,而且也无秦国改革之心,甚至丧失民心,人才无伸展之地,以致于人才均以秦为施展其才华之地,相继进入秦国为秦而奔波,再者六国之地在东,亦是以平原为主,处于不利之地势,且易于展开大规模的军团作战而不利于防守,此地利之不如秦也,而且还不注重经济发展与民生,不注重体制弊端的改革,不注重军事发展,亦此皆不如秦之天地人和也。
如果六国互帮互守,有秦之改革之心,注重经济发展,想想看六国还会灭亡吗?
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不在于事秦与贿秦,也不在于其好兵好武,而是在于其无秦之人才之势,无秦之地力人和之势”。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古今史学家和文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对此纷纷著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北宋人苏洵的《六国论》,那么,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看看他在《六国论》里是怎么分析的。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28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 9—1 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识记字音
思厥(jué) 弥繁(mí) 殆尽(dài) 洎牧(jì) 为国者(wéi)
反间计(jiàn) 暴霜露(pù)
●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暴霜露 (“暴”通“曝”。读“pù”,意为“暴露,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读“yàn”,意为“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意为“如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意为“不,不要”)
2.一词多义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像,好像,动词)
犹
良将犹在(还,副词)
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终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
始速祸焉(才,副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向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则秦之所大欲(想,想要,动词)
欲
暴秦之欲无厌(欲望,名词)
3.古今异义
率赂秦也(古义:一概,全部;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常用作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动作时间的承接)
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用;今义:能愿动词,表示许可)
4.词类活用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完整地存在)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以地事秦(事: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李牧连却之(却:一般动词用作使动词,使……退却)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文题解读
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韩、魏 、燕、赵、楚、齐六个诸侯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它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只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具有历史的严肃性;文章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分析、评论。题目的意思是“分析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高手支招之二 ——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六国论①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兵:兵器。赂秦: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道:原因](指出赂秦的害处)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 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互丧:彼此(都) 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率:全都,一概。](以设问引出下一个论据)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不赂者因赂者而丧)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紧扣文题,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六国破灭的原因。第一个分论点从赂秦的国家来说,第二个分论点从“不赂”的国家来说,最后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本段和上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秦国除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以:用,凭借。以攻取:用攻取的方法取得。](概述秦从他国的贿赂中得到的好处)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之:结构助词,的,不必译出。亡:丧失。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秦受赂所得的是如此之多,诸侯赂秦所失是如此之大。)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大欲:最想要。]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 厥先祖父:他(或他们)的先人,祖辈父辈。厥: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暴(pù):暴露,冒着。](先辈的土地来之不易)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的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 指赂秦各国。](子孙不珍惜,用以赂秦,而秦欲无厌。)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判:确定,断定。]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赂秦而弱己,结果是自取灭亡。)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②。”此言得之。[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至于:以致,以至于。理:按道理。名词作状语。事:侍奉。](引古人之言,说明赂秦之害。)
第三段: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先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而造成的得失,说明赂秦之害,接着指出祖先得地艰难和诸侯割地轻易,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得,说明赂秦乞和只能助长秦国侵略野心,造成颠覆下场。最后以古人的话为证,再次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迁灭:灭亡。迁:改变的意思。](设问引起下文)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嬴:秦王的姓。](虽不赂秦,但与秦好,故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既:已经。丧:灭亡。]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始:起初。义: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至丹以荆卿为计: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史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荆卿:荆轲。速:招致。](从荆轲刺秦王的事件中,可见燕国灭亡,不是由于抗秦而是由于犯了战略错误。)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李牧:赵国的良将,曾几次打退秦军。后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了李牧。]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洎(ji):及,等到。](赵国灭亡,不是由于抗秦,而是由于自诛良将,削弱了本国的抗击力量。)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诚:副词,实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向使:假使。理:天命、命运。当:如果,通“倘”。或:或许。易:轻易。](假设六国反上述之道而行之,胜负存亡尚未可知。)
第四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先设问,引起下文。指出齐亡的原因。再合说燕、赵灭亡的原因。然后假设六国反上述之道而行之,胜负存亡尚未可知。
第三、四两段把“赂者”和“不赂者”的失败结合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顺利咽下去。](从历史教训中归结出自己的主张,从另外一方面比较和论证。)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可悲啊! 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慨叹六国 因为赂秦而终于亡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治理。] (作出小结,提出告诫。)
第五段:惋惜六国为秦的积威所胁制,所吓倒。以“呜呼”感叹起笔,承接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然后回到史实,抨击灭六国政策,指出赂秦根源,最后从历史教训中归结出自己的主张,一语双关,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为国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夫:句首发语词。于:介词,比。而:第一个是句间转折连词;第二个是顺承连词。之:第一个是代词,代秦;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势:此指条件。](六国虽弱,还可战而胜之。)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苟:如果。从:跟随。故事:旧事、前例。](拥有天下之大,自然强于六国,若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然在六国之下。暗喻北宋现实。)
第六段: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作对比,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文章的主旨。
①选自《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六国,指战国时代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后来都被秦国统一。文章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苏代谓魏王曰:“……且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又见《战国策·魏策》孙臣语。③[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五战为虚设之辞。秦赵交战不止五次,各有胜负,无法确切指出为哪五次。语出《战国策·燕策》苏秦说燕文侯曰:“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读后须品味
主旨:作者认为战国后期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灭亡的原因,并非“兵不利,战不善”,而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没有联合起来抗秦,使秦国势力做大,而将六国逐一吞并。藉此讽喻北宋的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改变对契丹、西夏、纳币求和的政策,避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文法:
1. 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文章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者”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 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讽今,讽刺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六国与北宋对比等。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本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形象。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恐慌不安,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有强烈的感叹,有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有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动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结构:
赂秦而力亏, 诸侯所亡 破灭之道也 固不在战 (论据1) 奉之弥繁 为国者无使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齐附于秦 积威之所劫战不善,弊在赂秦 终继迁灭 ,毋从六国破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行刺客 之故事(论据2) 始速祸焉 赵诛良将 论点 论证 结论
探究后争鸣
问题: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观点一:作者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这些错误必然会影响到中心论点的成立。
观点二:作者在说理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妥的观点,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劝谏。所以,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因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我的观点
高手支招之三 ——多维阅读
六国论
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 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9—2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 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 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 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阅读提示:李桢这篇史论,提出了个人的独到的见解,他把宋二苏氏的《六国论》的观点概括为六国的灭亡是因“不知坚守纵约”,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六国的灭亡是“以其暴”,在他看来,“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同专以罪秦也”。而东方诸侯之国没有能“愈于秦”但是“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结果招致兵连祸结,曾无岁月。又“终不克为秦所为”最后必然是“以卒自弱,而致秦灭”。李桢的史论,分析精当,论证严密,在质朴的语言中表达对暴政的强烈憎恶之情。
认真阅读本文,比较一下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说说两篇《六国论》分别从什么角度分析六国灭亡原因的?
我的看法
高手支招之四 ——素材积累
《六国论》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文章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重视人才,自立自强。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几句作者提出了六国保全自己的办法,那就是重视人才,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能威慑敌国,获得和平。)
★一个国家要有主权,要有尊严,主权和尊严的保证在于自强。仰人鼻息,见人脸色,只是一个附庸。附庸是没有主权的,更谈不上尊严,没有主权等于亡国。
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只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站在家庭的屋檐下。踏入人生,离开父母的港湾,生活的旅途是一张没有退路、不可预测的单程车票。在波诡浪谲的大海里航行,悲壮多于温情,险阻多于顺达。没有自强意识,没有自立能力,随波逐流,任其漂泊,最终会被浪涛所淹没。
(国家需要自强,个人也需要自强。自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进取的重要原因。)
★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拉着,把峨嵋山玩个里外透彻。游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再去岷山游历,一转悠又是半年。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忧虑,只是不愿形诸言表。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光宗耀祖,却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教他们读书认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苏洵从她对孩子认真管教上,看出了自己的顽劣和不足,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会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境地,这才认真琢磨起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尤其是后来他在查寻家谱的时候,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他进一步意识到,必须发愤读书,自强自立,才能不愧对先人和家庭,这年他已二十八岁。(苏洵二十八岁,始发奋图强,终成一代大家。可见,成功的因素中包含着自强的信念。)
★何曾是太武帝的太傅,位显才溢。他死后其子孙照样过着奢靡的生活,到了晋怀帝末年,何曾儿孙非盗即抢。唐太宗李世民所生14子,杀、亡、贬共计12个。十三子李虽寿终正寝,但碌碌无为;九子李治,虽继为天子,却昏庸无能,不能承父之余烈,只好禅位于武则天。北宋名相寇准的子孙,亦不能自立,不过30年,家道衰落,沦为庶民。三国名将周瑜之子周胤,无功受封,荒于政事,奸淫人妻,终遭流放。(不自立自强,纯靠祖上的功德,过那种吃穿不愁的饱逸生活,是决计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高手支招之五 ——习题探讨
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运用哪些材料和方法进行论证的?
解析: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具体分析时要运用材料,扣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参考答案: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论点的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国),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三段)。证明了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不不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是“弊在赂秦”(第四段)。然后又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赂秦,团结天下的人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五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赂秦而起来抗秦,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当今宋朝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六段)。
2.《六国论》是从哪一角度总结历史教训的?请联系作者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
解析:可根据文章的主旨回答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本文是借古讽今,是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而贿赂他们,从而削弱自己。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现实,苏洵深感忧虑,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借此讽劝当朝皇帝要以历史上的六国灭亡故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段话是怎样形象地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
解析:注意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描写。
参考答案:前两句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出赂秦国家赂秦的频繁程度,而结果如何呢?“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我们知道,靠近秦国的国家并不是四面都靠近秦国,“四境”是夸张的说法,这就更加形象地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
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中“苟”相当于“如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
解析:可从古人的表达习惯和当时作者的处境等方面考虑问题。
参考答案: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这样说也比较含蓄,符合史论作品的特点,既能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又不会触怒北宋统治者。
高手支招之六 ——精读检测
基础演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赂(lù):贿赂,指向秦割地求和。
B.暴霜露,斩荆棘 暴(pù):暴露,意思是冒着……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yù):亲附,亲近。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jì):及,等到。
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可谓智力孤危
D.思厥先祖父
5.选出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项(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精读赏析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3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继五国迁灭 迁灭:灭亡。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等到。
D.则胜负之数 数:运数。
7.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②丹以荆卿为计 ③牧以谗诛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 ①③④⑤
8.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六国论(节录)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下至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度共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之富贵,此与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安定)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xū,脸面)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 9—4 此速也。纵百万狼虎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苏轼《三苏文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靡衣玉食 靡:轻软。
B.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 类:大抵。
C.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少:缺少。
D.不知其将噬人 噬:咬。
10.比较下面两组句中加点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散而归田亩 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
皆安归哉 使不失职
A.两个“归”字相同,两个“使”字不同。
B.两个“归”字不同,两个“使”字相同。
C.两个“归”字相同,两个“使”字也相同。
D.两个“归”字不同,两个“使”字也不同。
11.下列论述中,全都符合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
①谋夫说客,鸡鸣狗盗之徒都是奸民蠹国者。②宾客、士人都是智、勇、辩、力,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物。③把这一批人处理好了,老百姓就安定了。④六国的君主对待老百姓很好,所以没有一个叛变的。⑤秦始皇任法不任人,隳名城,杀豪杰,引起了人民反抗。⑥从前的士人、宾客散归田亩,生活无着,只能面黄肌瘦,老死布褐。⑦秦始皇对士人处理不当,犹如纵百万狼虎于山林而饥渴之。⑧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比秦始皇明智。
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 ①②③⑦⑧
1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2)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语言运用
13.根据内容、句式的要求补写句子。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 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②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③
14.(2007安徽安庆高考模拟,23)把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它与上下文衔接顺畅。
三星堆文化引人注目,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模样不同寻常,这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这些面具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几乎没有下巴颏。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代表什么使人费解。
写作训练
15.《六国论》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者”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使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这既可看出他说话的严密性,又可证明他的历史兴亡观。请你也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国家兴亡的看法。
精读检测答案与提示
1.提示:C项中“与”应读为“yǔ”。
答案:C
2.提示:A项,“暴”通“曝”;C项,“厌”通“餍”;D项,“当”通“倘”。
答案:B
3.提示:C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或”,前一个意思是“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译为“可是”;D项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这才”,后一个意思是“因而”。
答案:C
4.提示:A项,“颠覆”是政权被推翻,国家覆亡;与今义相同。B项,“故事”在这里是“旧事,成例”的意思;C项,“智力”在这里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D项,“祖父”在这里是“祖辈和父辈”的意思。它们均与现代汉语不同。
答案:A
5.提示:例句为意念被动,意思是“被诛杀”;B句 “为……所”表被动。
答案:B
6.提示:B句中“速”应解释为“招致”。
答案:B
7.提示:①②③是说齐、燕、赵三国采取的错误策略,⑥是总结三国的方针上的失误。如果他们能够避免这些错误的做法,那么,胜负、存亡究竟是谁,真的很难说。④⑤仅仅是叙述燕赵所处的客观形势,并不能说明“或未易量”的结果。
答案:C
8.提示:作者在文中想表达的是,齐燕赵虽然没有贿赂秦国,但在基本国策上有失误,齐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是“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项表达错误。
答案:C
9.提示:C 句中“少”应解释为“稍微”。
答案:C
10.提示:两个“归”都是“回到,往”之义;“使”,一为“假使”,一为“让”。
答案: A
11.提示:④六国君主不是对人民很好,而是“虐用其民”;⑤不合本文观点,本文认为是使四者失职;⑥他们应该是待时而动,不会老死布褐。
答案:D
12.(1)这种情况是先王也不能避免的。
(2)虽然有怨恨想叛逆,却没有人为他们领头,是六国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13.提示: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使整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与前面举例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事例;③句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
答案示例:①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呢?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14.提示:因单句是只有一套句子成分的,所以要从画线句子中找出充当这个句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词语,将它们整理成句。还要注意与下文的衔接顺畅。
参考答案:引人注目的三星堆文化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的模样不同寻常。
15.写作提示:可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一个观点,然后选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