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西师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二单元走进西藏中的一首歌曲,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西藏的地理位置民俗民风,藏族音乐风格的前提下学习的一首歌曲.目的是让以上这此感受在演唱中得以体验而编排的.本歌曲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藏族歌曲,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喜悦心情.全曲热烈欢快,二拍子,在教材中采用了齐唱,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把藏族人民载歌载舞赞美家乡的情境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学情分析:一名教师仅仅对教材有深刻的了解是不够的,要知已知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支思考问题,才能正确地确立教法和学法。六年级下册,学生具备了视唱和对音乐的听辨感知能力,唱会歌曲容易,因而决定在唱熟、唱好歌曲上下功夫。让学生从声音、情感、力度等方面去处理杏歌曲。努力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感受乐形象、培养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用饱满情绪、轻快悠扬的声音、并用‘齐唱、合唱是、轮唱’形式演唱歌曲,做到准确各和谐。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视唱,节奏练习律动,师生、生生互动全体共同练习及多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轻快悠扬的声音、并用‘齐唱、合唱、轮唱’形式演唱歌曲,做到准确和谐。体会并感受民族自豪感。难点是准确和谐地唱好二声部、特别是前八分休止符的视唱。
四、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现代技术创设情境,直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听、唱、对比、节奏练习、感知音乐美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前欣赏《天路》。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在天路帝首歌曲具在哪个民族的风格?(藏族)歌声有什么特点(悠远、高吭、空矿)。 师:播放课件西藏及拉萨的风光图片,你知道吗、西藏拉萨是一个神密且令人向往的地方,拉萨是西藏第一城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第二大的城市它的名字叫“日喀则”。播放课件日喀风光图片介绍日喀则,那里是人们以心中的如意农庄。导入课题、板书课题《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学唱歌曲
1初赏歌曲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情绪怎样?(轻快、活泼、谐趣地)
b歌曲采用了哪此演唱形式?(齐唱、合唱轮唱)
2发声练习:高声部请用悠远、空矿、高吭的声音演唱、底部请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提示:请注意听有前倚音和没前倚音有什么不同,唱好前倚音。
3以演唱形式为主线,歌曲分为几个部份?(齐唱、合唱、轮唱三部份)
我会学:听一听齐唱部份,小组合作自学,并展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4学习合唱部份(这难点)
(1)读一读、拍一拍:
2 5 3 2 ∣ 1 6 1 0∣
(1) ×× ×× ∣ × × × 0 ∣
啊索 啊索 马里 拉
0 2 0 2 ∣ 1 6 1 0∣
(2)0× 0× ∣ ×× ×0 ∣
索 索 马里 拉
a、分组、分声部练习、再拍一拍。
b、两声部合奏。
教师:“啊索、马里拉”在藏语里是感叹词可以在句首也可在句尾。
(2)教师伴奏学生分部视唱(模唱)旋律
(3)两声部合唱旋律、再填词练习。
(4)教师指挥、学生跟伴奏练习。(要求音准合谐)
5学习轮唱部份;请听一听,这种演唱形式给我们在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感觉,
教师分别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
请学生对比并发现与哪部份相似,
(3)唱一唱两声部有什么不同?
(4)教师伴奏学生分别视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5)教师指挥学生轮唱练习.
6跟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老师指挥.
(三)课时小结:(归纳总结性小结)
同学们:我们感受了哪个民族的音乐?认识开学会了哪几种演唱形式?学会前倚音视唱.(学生作答)学会了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体会到了藏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一颗江边上的明珠,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丰打扮成最美的文明城市吧
学生在<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歌声中走出教室.再见!
201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