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有趣的推理》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有趣的推理》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09: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推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单元任务简析: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贯穿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本单元主要是在游戏情境中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和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推理的数学思想,逐步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教材简析:
本节课在情境中,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判断、得出结论。将推理的教学置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阐述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起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阶段,在一年级的填数游戏中,已经初步感知了推理,但是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推理,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会用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法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2.通过推理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寻找推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排除法,并体验转化的思想。
3.通过推理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会用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
难点:理解排除法,并体验转化的思想。
核心问题:找到关键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推理,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推理过程。
解决措施(子问题、任务群):
①举手游戏:(两种情况的推理)
两种情况的推理,能用不是 就是 来描述推理过程
②独立探究,并汇报探究方法及过程。(三种情况的推理)
学生汇报,锻炼学生用准确数学语言表达推理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③变式练习(需要结合多条关键信息得到结论)
④拓展提升(四种情况的推理)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堂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学生游戏,初步感知推理。
举手游戏(两种情况推理)
教师发出指令:请举起你的左手,请举起你的右手,仔细听,接下来要举的不是右手。
师:你怎么知道要举左手呢?
生:因为不是右手,就是左手。
总结:两种情况推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是 就是 来进行选择。
根据老师要求举手
分析判断应该举哪只手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情况推理:会用用不是
就是 来描述推理过程
2.问题研究,回顾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黑猫警长接到报案电话,商场出现了三只老鼠大盗,请警长前去调查。警长需要侦探小助手。在警长的调查下,发现以下重要线索。
呈现问题
(二)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1.审题
2.独立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
连线法,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描述推理的过程:点点偷了宝石,小黑偷的不是黄金就是珍珠,最后小灰只剩下珍珠。
表格法,学生汇报交流。
罗列信息,整理出表格,在表格中根据信息用√和×进行判断。
对比优化
师:同一道题目你们想到了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这些方法都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在学生对比优化中感受两种方法的特点。
5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明确找关键信息。
(2)把三种选择变成两种选择
独立探究
展示交流
由两种情况的推理到三种情况的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关键信息”在展示交流中表达推理的过程,在对比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变式练习,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变式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连线法,学生汇报交流
结合第①条和第③条信息,得出彭老师吃排骨面这一个结论
结合第①条和第②条信息,得到蒋老师吃肥肠面这一个结论。
总结:在推理中,有时关键信息不止一条,我们要结合多条相关信息,分析得出结论。
列表法,学生汇报交流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代表展示
学生评价
在变式练习中对方法进行巩固和提升,学生无法直接从一个信息中得到结论,需要结合多个信息倒推得出结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4.思维升华,能力拓展
拓展提升(四种情况推理)
找到关键信息,把四种选择变成三种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掌握了推理的方法,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四种选择的推理
5.总结回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梳理知识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对本课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
六、板书设计
2889250354965两种选择:不是 就是
关键信息
三种选择
关键信息
四种选择
两种选择:不是 就是
关键信息
三种选择
关键信息
四种选择
推理
32651702540连线法:(学生作品)
3257550238125列表法:(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