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0 19: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二、百团大战
三、中共七大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1、平型关大捷
2、台儿庄战役
1、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意义
一千多
歼敌
115师
部队
1937年9月
时间
时间
指挥者
战果
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歼敌1万多人
抗战以来重大的胜利
2、台儿庄战役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日军由台儿庄撤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血战台儿庄——真实的历史
1、背景
2、简况
3、意义
二、百团大战
1938年春,中国军队开赴前线
中国军队攻入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巷战
百团大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动的呢?
国民党政府一直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的依靠政府军队进行抗战,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这样就造成了正面战场的不断恶化,中国领土不断沦陷。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由于资源、战线等问题,尤其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使其不得不于1938年底调整对华策略,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这种调整首先导致了国民党汪精卫集团的叛国;其次促使了蒋介石集团的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抗日道路上充满危机!
讨论并思考:
共产党为什么要在敌后发动百团大战?
(1)日本方面: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极大的威胁着日军的后方,1938年底开始,日军调整对华策略,把重点放在集中大部分的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实行“囚笼政策”,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
(2)国民党方面: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先是汪精卫的投敌叛国,建立伪国民政府;后是蒋介石的积极反共,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蒋介石更是打出“曲线救国”的口号,指使一批国民党官员和军队投降日本侵略者,然后同敌人一起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此时国内已经弥漫着抗战则必败,投降才可活的气氛。
(3)共产党方面:为了反击日军的进攻,打破其“囚笼政策”,同时也为了重新振奋国民的抗日热情,打消国民党的投降意念,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百团大战。
背景
时间
兵力
主要目标
规模
战果
指挥员
粉碎敌人“囚笼”政策、三光政策
1940年8月——12月(3个半月)
八路军100多个团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
最大规模的战役。
大小战役1800次、毙伤日伪军4.5万人 、破坏敌人
交通线2000多千米、摧毁敌人近3000个据点。
面对装备优良、补给充足的敌人,我军克
服了种种困难。有的部队在二十二个昼夜中,
很少吃到一顿饱饭,睡过一宿足觉,有时一天
只喝两次南瓜汤,在阵地上睡一觉。战士们轻
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有的一连负伤两次,
仍坚持战斗…
…寿阳县景上村自卫队员王蝉余等三人在火线
上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一个牺牲了,第二个上去
又牺牲了,第三个再上去,终于把伤员抢救下来。
和顺县寺沟村刘蒋氏老大娘,从战场上一连背走了
七个伤员。和西县自卫大队长率领群众抢救伤员数
十人,并抬着伤员与敌人打游击 …
——李 达
《百团大战——中外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百团大战形势图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百 团 大 战
共作战1824次
毙伤俘日伪军数4万多人
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公里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3个月半





战绩
百团大战战绩如何?有何意义?
发动时间
指挥
规模
攻击目标
百团大战简况表
1940年8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事件 时间
作用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 开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三、中共七大
1945年 延安
七大会场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
《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七大”胜利闭幕。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怎样?中国人民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呢?
广岛
长崎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原子弹爆炸
广岛的原爆纪念建筑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军出兵东北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人民军队发动了对日寇的全面反攻。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
受到大连民众热烈欢迎。
1945年8月,苏联
红军解放旅顺。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国际: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
②国内: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反攻
3、台湾回归
(1945年10月25日)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
八路军解放张家口
八路军进攻新保安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
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小林浅
三郎向中国代表何应钦呈递降书
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中国军方代表在台湾
接受日军投降
日本在台湾最后一位总督
安藤利吉在协议上签字
参加中国战区台湾省受
降典礼的中国代表合影
问题讨论
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原因有哪些?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1、全民族共同抗战;
2、得到其他发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和配合;
3、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以及爱国华侨对抗日的贡献;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5、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6、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
根本原因
结合84页“活动与探究”,讨论?
1、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屡败 局面;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3、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为世界犯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材料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材料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材料C: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
反侵略斗争中所取得
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1.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 战役应是 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课堂练习
2. 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战役
3.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4.为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大会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5.要想了解抗战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战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
A九一八纪念馆   B台儿庄纪念馆  
C百团大战纪念馆  D平型关战役纪念馆
6.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现在已经记不清了。”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血战卢沟桥   D嫩江桥之战
7.在抗日战争中被誉为革命圣地的是(  )
A.井冈山 B.瑞金 C.延安 D.北京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得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1.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A.是否有外国支持 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12.下列关于抗战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