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4地球的公转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4地球的公转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0: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教案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准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明确公转产生的几个特殊节气(二分二至)及每个节气特点。(重点)
3.通过分组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等。(难点)
【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地球仪(教师演示用1个、学生操作用多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视频(师提示:国旗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
2、出示不同日期升国旗的时间:
3、提出疑问:一年之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为何有所不同?
1、观看并欣赏升旗仪式,感受中国国旗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军人的庄严身姿,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绪。
2、讨论不同日期升旗时间不同的原因,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地球的公转。
通过欣赏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并且感受大自然时间变换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与记录(公转方向和周期)
教师出示地球仪,以手电筒做“太阳”,使地球仪绕“太阳”做公转,在演示的同时,注意强调演示要点:
地轴是倾斜的,地轴最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夹角。
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时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根据要求,小组内交流并演示地球的公转。(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两位同学一位扮太阳:一支手臂伸平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另一位同学扮地球进行绕“太阳”公转演示。注意地轴空间方位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方。)
二、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
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有规律的移动,并产生特殊的四个点。(引出下个学习要点:二分二至)
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
通过正确摆放地球仪和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能力。
通过绘制公转示意图,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衔接
与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而且我们通过演示,知道太阳光线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来回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产生的四个特殊的点。
观察
与发现
(二分、
二至)
一、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指导学生看《地理图册》第11页——二十四节气太阳光直射点移动的纬度位置。)
二、指导学生找出四个特殊的节气:
太阳光线直射南北回归线;
太阳光线直射赤道。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每个节气产生的特殊天文特征。
(天文特征以北半球为例。教师强调北半球的天文特征与南半球的相反。)
跟从老师朗诵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感受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找出四个特殊的点:
太阳光线直射南、北回归线:夏至日、冬至日。
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春分日、秋分日。
三、相互讨论,总结四个节气的特殊天文特征。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情况
春分
3.21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23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结论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衔接
与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太阳光的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并且导致了四个很有特点的节气。那么,地球的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还会产生哪些有意思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追问
与探索
(四季
的变化)
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先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每个季节的特点。
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总结划分每个季节的月份:
3、4、5月划分为春季;
6、7、8月划分为夏季;
9、10、11月划分为秋季;
12、1、2月划分为冬季。
三、追问:假设地球不是倾斜着公转,而是直立着公转,是否还会产生四季变化?
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相互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共同总结四季的气候特点和划分的月份。
二、小组中相互讨论,并且以地球仪演示“地轴直立着公转”,与之前演示做对比,探索教师追问的问题,知道:假如地球是直立着公转,地球上将没有四季变化。
通过教师的追问,探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
探索,是学生探索,通过对四季长期生活常识的积累,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衔接
与过渡
通过对于四季的探索,我们知道,每个季节太阳光照不同,所以获取的热量也不同,导致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那么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获取的热量相同吗?如果不同,每个地区获取的热量有什么差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景象呢?
探索求真
(五带
划分)
出示五带划分的图片,强调五带的划分界限,与每个温度带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讨论五带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
讨论五带的天文特征: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讨论五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终年炎热。
温带:四季分明。
寒带:终年寒冷。
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指导通过地理的学习可以解释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构建
与梳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地球
的公转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知识两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展示有趣顺口溜,加深学生认识度
歌诀法记忆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文;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
通过顺口溜,在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当堂达标】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年。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
带。
3、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一定是春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球是夏至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_______。
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_现象,枣庄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