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3.1海陆分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3.1海陆分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0: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运用地图明确四大洋的位置及面积大小
通过活动,拓展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学习地图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七大洲位置特点。
四、教学手段:ppt
五、课时安排:一节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所以给地球取了个名为水球。他为什么给叫地球为水球呢?那么到底应该叫水球还是地球呢?请两位同学辩论下,并说说他们的原因。 师:两个同学都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认识地球,学习它的海陆分布。
学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看学习目标
看海陆分布饼状图,得出海陆分布比例: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课堂探究一:
活动:读图验证:看书43页图3-1-2,观察三组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全班分小组,说说你们所观察到的。海陆分布的特点总共4个,你能总结出几个呢?
老师补充下:水陆半球是根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1、若把地球分成任意两个相等的半球,是不是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陆半球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说明海陆分布的什么特点?
2、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各占多少?北半球和南半球谁的陆地面积大?谁的海洋面积大?(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3、海洋是否相连?陆块大小一样吗?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看分布均不均匀?海洋是否彼此相通?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地球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所以人们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
刚同学们总结出地球表层海洋和陆地的三个特点,现在大家再看看图,海陆分布还有一个特点,
总结过渡:所以第四个特点是:地球表层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七分海洋,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三分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陆块。这些大小不等的陆块有不同的特点,分为几种类型,现在大家看ppt的图,归纳下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定义。
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大陆伸向海洋的部分)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人们通常把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哪七个大洲?
并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探究二:
找一找: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全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南美洲、北美洲)。赤道穿越大洲有?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是部分岛屿。南极洲)完成学案。
师:通常在地球上我们通过什么能准确定位?(我们第一章学习的内容)
很好,确定每个大洲的位置,我们不仅要看他们的相对位置,还要看穿过这个大洲主要的经纬线,现在我们进入:
过渡:(国家间有国界,大洲间也有州界)看地图册,进入
课堂探究三:我的环球航行
小蚂蚁皮皮知道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位置后,决定向麦哲伦学习,做蚂蚁界第一只环球航行的蚂蚁, 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脚步看看他先后经过哪些大洲?大洲间的分界线是哪些?
展示:小蚂蚁要开始环球航行了,它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要追踪它的足迹在世界地图上描画航行路线,把它所经过的大洲名填在学案上,描绘并写出大洲间的分界线:
皮皮做为一只中国蚂蚁,它是从亚洲出发,经过第一个大洋到达南北美洲,发现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经过第二个大洋到达欧洲和非洲,又经苏伊士运河,发现它是亚洲、非洲的分界线,经过红海进入第三个大洋,在这里遇到了索马里海盗,加大马力驶向南极洲,因为这里太冷,它又掉转船头驶向大洋洲,在这里它收集了一根袋鼠毛当做纪念物,驶回亚洲。
学生通过追踪小蚂蚁的足迹,在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找到了皮皮经过的大洲,初步掌握了大洲的名称和位置;确认大洲的分界线。
皮皮经过的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1、跟随皮皮的旅行你已经知道了南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你有信心完成学案吗?
皮皮已经知道了南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你知道其它的吗?主要看亚欧和亚洲北美的分界线,看书和地图册找一找:完成学案: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北美:白令海峡
大家刚刚看了皮皮的环球旅行,发现它除了经过七大洲之外还经过了海洋。引出下个问题四大洋。
探究四:
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填出四大洋的位置。
活动:分角色扮演四大洋说出各大洋的特点(结合束6页图3-1-6)
总结:四大洋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小结:这节课大家感觉丰富且充实,因为大家体会到了合作与交往的乐趣。那么现在回忆一下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黑板上板书
现在请大家完成学案: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检验所学内容。

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
回答老师的提问。
生:我觉得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生:我觉得应该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预答:海洋的比例高于陆地的比例,海洋占70%,陆地占30%。
做学案,讨论
生:是
通常学生能答出两个,后两个老师提示
生:第一个: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第二: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多。陆地东半球比西半球多,海洋西半球比东半球多。第三:71%是海洋,29%是陆地。(也就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生:不均匀,相通
观察、讨论、总结
学生做学案,在图上填上七大洲,并且回答问题
东半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南北美洲
北半:欧洲、北美洲、
南半: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
生:经纬网
参照世界地图小组合作摆放各大洲的相对位里,并小组内互评,改正。体会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通过对皮皮沿途中所见所闻即景观图、文字介绍和皮皮的感慨的展示,学生深刻感受各大洲的概况;在地图上描画航行路线,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和用图能力。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主动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当中,还学到了皮皮认真观察、认真研究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
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
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丰富课堂的活动同时加深学生对轮廓的记忆。
提高趣味性,在趣味中了解个大洲
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了更
多的自学机会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把学生由听众推向演讲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人在认知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据研究,人的大脑对第一次接触到的事物印象在24小时之后会保留20%。所以要对新的事物进行及时的巩固,这一活动强化学生对大洲大洋地理分布和相对位置的掌握,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再次利用学习目标回顾要点,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七、板书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
二、七大洲
1.有关概念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2. 七大洲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七大洲的名称及空间分布
4.主要洲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三 、四大洋
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