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天气”的概念,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自身生活体验和网络、电视等途径,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
2、 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通过认识卫星云图和常用的天气符号,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
通过关注天气认识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识别卫星云图。
识别风的符号,读懂城市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日报图的有关指标含义
【教学与学法导航】 ?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查询资料,制作PPT课。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上网查阅与天气相关资料,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略)
?导入新课 :?
一、(播放投影片)我来找一位同学采访一下(找带外衣的同学或者穿着厚度与前几日不同的同学)我他为何穿着厚度与早上或者与前几日不同? 生答(略)。师:因为冷(热)了,所以加(减)衣服,即气温低(高)了。前两天天空乌云密布,时有下雨,我们还都随身带把伞。看来天气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类有必要掌握其变化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板书 :第一节 天气) ?
二、?学习新课 了解天气状况主要了解哪些要素呢?请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看哪位同学能归纳出天气主要包含哪些要素。
(播放视频一)(生答,略) ?从视频中看出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要素(气温、降水、云、风等等),归纳出天气概念,并得出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播放投影片)(板书) ?
教师:你能举出一些天气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吗?(生答,略)再总结对比一下天气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答,略)(播放投影片)1、 连日大雨引发的长江洪水2、新疆塔城地区被风雪围困的客车3、新疆塔城地区被风雪围困的客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观察教材“济南天气预报”请思考回答,你平时都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的状况呢?(请几个学生分别回答,随后播放投影片)。 ?过渡: 手机、电话、网络、电视都是我们获得天气资料的很好途径,还可以凭经验看云识天气。(比如根据云的不同形态,有厚云和薄云,又分积云、积雨云、卷层云等,有兴趣下可做专门了解。) ?
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板书:三 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 ?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播放投影片,三个不同时刻卫星云图构成动态云图效果)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引导学生辨认卫星云图中显露出来的海陆轮廓回答,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天气晴朗。) ?气象工作者根据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天气预报。
(板书:4、常用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一 : 快速记忆 ??识别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为了加深记忆,我请同学们尝试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例如:晴天符号是一轮红日图案;一朵云彩表示多云,雪花是六角形的,一个雪花表示降小雪,两个雪花表示中雪,三个雪花表示大雪;沙尘暴:大写S,中间有个箭头表示沙尘暴的去向;雨夹雪,在阴的基础上,在下面画两个雨点在左和一个雪花在右;冰雹:一个实心等边三角形;
识别风的符号,读懂城市天气预报。风向杆的尖头来向就是风向.....(学生答,略) ?
学生活动二 :强化练习 ??(播放投影片)记忆天气预报符号(播放投影片),学生分组抢答。 学以致用 ?判断几种活动在相应的几种天气状况下进行是否妥当。
?学生活动三: ?学做小小天气预报员 ?请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同学们仔细收听播报顺序和内容,仔细观察视频中出现的天气符号。(播放视频,听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后,点击投影片暂停,由学生播报接下来一个城市的天气,再点击投影片播放,以验证学生播报的是否正确,如此多次进行练习,学会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可进一步练习。在模仿预报员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过渡 ?同学们还记得2011年夏季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深圳的天空什么颜色?为什么湛蓝的天空平时难得一见?(生答,略)。传统的天气预报已不能反映人们对空气质量的直接感受,空气质量日报出现了。(板书:四、空气质量日报) ?(播放空气质量视频1和2)结合视频中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从负面影响看如何改变习惯,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如:绿色出行等,树立环保意识。-----生答,略)。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
?
课后活动 ??搜集资料,连续关注一个月本地区的天气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
天 气
?
天气与生活
二天气预报特点???????????
三、空气质量日报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天气的概念,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描述某时的天气而感知天气的要素。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识别读懂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激发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兴趣,并认识了解天气预报后的实际意义,并一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生活感受,从而认识到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质量、美化居住和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地理课堂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但本节课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1、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效果不佳,虽有总结,但总结得不够全面,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思维。2、活动设计的很多细节考虑不周到,比如什么样的天气情况下不利于那一种生产活动,课件制作需要精心准备,实验完成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要从多层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成长,从而掌握对终身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