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Lesson 15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3 Lesson 15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三年级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1-07-24 11: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Lesson 15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之前的第二单元学习了讨论国家话题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家的首都,语言,名胜等,为本节课提供了话题讨论素材,在本节课的前两节课还交代了本节课的教学背景,Li Ming打算邀请Jenny和Danny一起去北京旅行,本节课就是Li Ming如何邀请朋友(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朋友是否会同行的相关内容。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了解和会表达如何用英语打电话。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可以轻松的表达征求别人意见的May I …? Do you want to…?的相关问答。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备话题讨论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听懂、会说、认读、书写词汇:trip, invite, call.
能听懂、会说、认读短语:make a call, go on a trip, ____calls ____.
能用英语表达打电话的相关内容,了解英文打电话和接电话的相关表达:This is ___________. May I speak to________?
This is________.
可以小组合作就一打电话的情境进行表达。
策略目标:通过分析Lesson 15文本中Mrs. Li和Mrs. Smith打电话时的相关表达创造学生之间打电话的情境,在情境中小组操练打电话接电话时的相关表达。通过分析课文文本中打电话的具体会话内容和问题给出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练习完整的打电话沟通的相关情境表达。
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学会如何用英文打电话,学会如何邀请朋友,如何就一个问题进行沟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I want to go on a trip to______. I want to invite_____. I want to call______.如何接打电话,如何在电话中邀请朋友。
教学难点:如何接打电话,如何在电话中邀请朋友。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一:
教学内容:复习上节课句型May I _______?为本节课内容做话题讨论上的准备。
教师活动:给出一些表示动作的图片和词语(jump, cry, sing a song, hug you),出示句型May I_________?做问答并show it.
教师解释指令,有两名同学完成。一名同学问May I_______?另一名同学回答。如果回答 Yes, you may.则表请求的同学做出相关动作,如果回答No, you may not.则不需要做出动作。
由另三组同学完成类似活动1的其他相关动作请求。
全体同学起立,一起请求这四个动作指令,教师回答。最后一个请求,学生们一起问 May I hug you?教师回答Yes, you may.并和学生们拥抱。
学生活动:1.四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相关问答并做展示。
2.全体学生一起和老师问答并做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并为本节课做话题背景上的铺垫;学生的展示活动也渲染了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二:
教学内容:听课文video,回答文本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文本和不同的操练方式学习英语打电话用语并学习go on a trip, invite的相关表达。
1.教师活动:问一些问题来回顾本课的教学背景,学习go on a trip, invite的相关表达。
a. May I go on a trip, now?(NO.) But Li Ming wants to go on a trip, where does he want to go? Who does he want to go with?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Who do you want to invite?
解释go on a trip的意思等同于travel,让学生用句型 I want to go on a trip to_____, I want to invite______做自由表达。
学生活动:回答关于Li Ming想去旅行的相关信息,学习go on a trip, invite的相关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交代本课教学背景,通过自由表达,练习go on a trip, invite的表达。
2.教师活动:播放课文video,让学生带着问题Can Danny and Jenny come? When will they go to Beijing?观看video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看教学video,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观看video,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对文本的主线形成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活动:向学生提问How does Li Ming know Jenny and Danny can come? Who make a call? Who calls who? When they make a call, what do they say first? Do they say? “I am____. Who are you?” 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表达方式: This is ______. May I speak to_______? This is_______.
学生活动:回答关于如何用英文打电话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对课文主题的初步印象,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4.教师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模仿Mrs. Li 和Mrs. Smith打电话,只模仿打电话的开头用语。叫两组同学模拟。
学生活动:分角色模仿Mrs. Li 和Mrs. Smith打电话,只模仿打电话的开头用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英文打电话用语的印象,在模仿中初步操练如何打电话。
5.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学生自由模仿打电话情境, 教师提供道具,叫上3-4组同学模拟情境。
I want to make a call, I want to call______. This is____. May I speak to______?
This is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模仿打电话情境。
设计意图:在道具配合下的学生自由模仿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一方面又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如何把所学运用于实际。
6.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手机打电话的时候更多,
a.学习用mobile phone(cellphone)打电话时和用固定电话打电话时的细微差别。
Hello, this is______. Is that_____?
This is _______.
b. A game.( Mike finds Ginny)交代背景,Mike想给Ginny打
电话,但有四个电话,他不知道哪个是,只能一个一个试,有四位同学站到教室前面,手拿四个电话号码,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Mike,每组有一次机会猜哪个电话号码是Ginny的,猜错了,前面拿电话号码的同学说sorry. 猜错的小组集体Jump three times.教师的设计是四个号码均不是Ginny的,教师的英文名是Ginny,真正的电话号码在老师手里,最后教师揭晓答案,让同学们记下老师的电话号码,有问题及时打电话和老师沟通。
学生活动:了解用mobile phone(cellphone)打电话时和用固定电话打电话时的细微差别,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游戏。记下老师的电话号码,随时有问题可以call Miss Ma.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用手机的频率要高于文中的固定电话的方式,提供用手机打电话的方式,和文中的表达方式做一比较,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反复操练所学句型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操练任务。
7.教师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两位夫人接通电话后就什么问题进行了沟通,都是怎么表达的,互相提了哪些问题,用的哪些语句进行沟通)自己朗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学生活动:读课文,回答在电话中如何沟通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如何就一个问题进行沟通。
步骤三: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本节所学表达方式,创设情境,在教师帮助
下逐步自己完成打电话沟通事情的完整表达。
1.教师活动:给出Jenny想去一些地方,她想邀请Danny同行,Jenny给Danny打电话的情境,同学们一起帮助Jenny和Danny完成这个电话。(课本No.3的情境)教师提供提示语。
Go to the cinema.
J: I want to go to the _____, I want to invite _____. I want to call ____.
J: Hello, this is_____. May I speak to _____?
D: This is ______.
J: Do you want to go to ______?
D: Yes, when will we go?
J: At____ in the_____. See you.
D: See you.
学生活动:在老师提示语的帮助下,帮助Jenny和Danny在情境中完成打电话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打电话模式,给学生一个示范,降低学生学习、操练难度。
2.教师活动:交代操练内容:小组活动,2人一小组练习课本第三部分第二个情境去公园。
学生活动:小组完成另一情境中的电话内容。
设计意图:示范后的演练、操练、展示,检验了学生学习效果。
步骤四: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表达方式和知识点。
教师活动:让同学看黑板,问同学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短语,打电话用语等。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步骤五: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词汇、短语、句型、情境用语归纳总结今天通过文本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活动:教师领读课文,朗读完毕,引导学生归纳从本科课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活动:跟读课文,用今天所学知识以及自己已有知识自己归纳从课文文本中所获得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总结所获得的信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英文描述能力。
板书设计:
Lesson 15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go on a trip(travel) invite
make a call
____calls_____. A: This is ______. May I speak to_____?
B: This is ______.
A: Do you want to go to____?
B: Yes, when will we go?
A: At____in the ______. See you.
B: See you.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分析文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点,然后进行情境操
练,再回到文本的整体表达的方式在学生的整体阅读中由整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分析,操练,总结,表达都不离开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了解知识点,在操练中练习知识点,在总结中巩固知识点,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文本,很好的运用文本,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创设、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的对所学知识点进行了操练,小组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整体教学效果不错,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点在情境中自由表达,初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