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丹东)19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卢作孚 C.侯德榜 D.荣德生
2.(2019·东营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状况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3.(2020八上·揭阳期末)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4.(2020·滨州)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
A.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5.(2019·通州模拟)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
A.文学艺术的繁荣 B.交通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习俗的变迁
6.(2019·江西模拟)“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
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7.(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的是( )
A.《海国图志》的编成 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 D.民族工业的发展
8.(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
9.(2020·扬州模拟)1912年,荣氏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逐渐成为“面粉大王”。荣氏企业在1923至1924年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的产销也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 )
A.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D.洋务运动的推动
10.(2019八上·端州期末)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11.(2019八下·桐城开学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下列图形中,不属于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广大爱国人士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D.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
12.(2019八上·端州期末)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13.(2020·宜宾)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14.(2020·宜阳模拟)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5.(2018八上·安徽期末)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
(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17.(2020八上·德庆月考)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近代泰州民族纺织巨子刘国钧经营大成纺织公司时曾使用过的商标,商标图案上方的蝴蝶,取谐音“无敌”之意,商标整体取“无敌于地球”之意。
——摘编自《大成公司档案史料文献》
材料二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91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 - 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成公司商标蕴含的企业文化精神反映了近代中国哪种经济思潮?甲午战后,在这种思潮的感召下,弃官从商的南通“状元实业家”是谁?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1912~1920年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之说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根据“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张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曾经考取状元的张謇毅然投身事业,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A项符合题意;
卢作孚、侯德榜和荣德胜没有有在科举制中获得过状元,与“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张謇兴办实业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曾经考取状元的张謇毅然投身事业,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一个“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学生要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工业产生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政府奖励兴办实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即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4.【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针对清朝入关后强迫人们剃发留辫的习俗,1912年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与剪辫子同时,服饰也发生些变化,废止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新式服装如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开始流行。礼节、称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叩头等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所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用电报与亲友联系,乘坐轮船、火车去外地。看报纸、照相、看电影、举办新式婚礼等。
ABD三项不能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不符合题意;
C项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能够入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理解。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但传统习俗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改变。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图片的“剪辫、女子学校”,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6.【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晚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招聘女工,妇女“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竞相应聘,这是近代企业发展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题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难度较大。解答时要紧贴材料信息,对题干信息要理解,之后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7.【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D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
8.【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可知,1915年是在辛亥革命发生之后,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还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BC三项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
D项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 是在辛亥革命后不可能看到的。其中欧元更是在1999年才出现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民族经济陷入危机。
ABD三项都不是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是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内容。
10.【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可知,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点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11.【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等,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BC不合题意;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与实史不符,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识别,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理解,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积累基础知识,牢记基础知识。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因为受辛亥革命影响深,中山装特别流行,女子可穿旗袍。因此B选项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结合所学可知,选项B辛亥革命后,人们剪辫子,改服装为中山装,妇女禁止缠足,称呼不再用“老爷、大人”等,改为“先生”,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13.【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生活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表现和特点。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材料中的“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知,材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呈现出观念开放,崇洋逐新、中西合璧的特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掌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相关知识。重点分析变化的原因。
14.【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5.【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张謇、荣宗敬、荣德生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江苏民族企业家,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他们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不是重工业。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他们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所以只有②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识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16.【答案】(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成中山装。
(2)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女人不缠足;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西方风味的食品渐被国人接受;西式建筑的引进,使近代中国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成年人去染发,应该保持朴素的外在形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图一人物留有发辫,身穿长袍马褂;而图二留着短发,身穿中山装。
(2) 根据材料二可知 , 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的改变有 :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依据所学知识, 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按照要求, 任举一例即可,依据所学知识, 变化原因有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成中山装。
(2) 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 女人不缠足;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西方风味的食品渐被国人接受;西式建筑的引进,使近代中国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 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成年人去染发,应该保持朴素的外在形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社会生活变迁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谈认识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思潮:实业教国。张謇
(2)特点: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沿湖沿江的大城市)
原因: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理由:是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
因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实业救国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长江流域城市。这主要是因为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1912~1920年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指民族资本主义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故答案为:(1)思潮:实业教国。张謇
(2)特点: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沿湖沿江的大城市) 原因: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理由:是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 因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理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丹东)19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卢作孚 C.侯德榜 D.荣德生
【答案】A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根据“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张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曾经考取状元的张謇毅然投身事业,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A项符合题意;
卢作孚、侯德榜和荣德胜没有有在科举制中获得过状元,与“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张謇兴办实业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曾经考取状元的张謇毅然投身事业,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2019·东营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状况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一个“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学生要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3.(2020八上·揭阳期末)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工业产生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政府奖励兴办实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即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4.(2020·滨州)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
A.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针对清朝入关后强迫人们剃发留辫的习俗,1912年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与剪辫子同时,服饰也发生些变化,废止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新式服装如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开始流行。礼节、称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叩头等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所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用电报与亲友联系,乘坐轮船、火车去外地。看报纸、照相、看电影、举办新式婚礼等。
ABD三项不能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不符合题意;
C项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能够入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理解。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知识。
5.(2019·通州模拟)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
A.文学艺术的繁荣 B.交通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习俗的变迁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但传统习俗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改变。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图片的“剪辫、女子学校”,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6.(2019·江西模拟)“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
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晚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招聘女工,妇女“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竞相应聘,这是近代企业发展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题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难度较大。解答时要紧贴材料信息,对题干信息要理解,之后拿四个备选项和题干信息一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7.(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的是( )
A.《海国图志》的编成 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 D.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D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
8.(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可知,1915年是在辛亥革命发生之后,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还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BC三项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
D项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 是在辛亥革命后不可能看到的。其中欧元更是在1999年才出现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0·扬州模拟)1912年,荣氏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逐渐成为“面粉大王”。荣氏企业在1923至1924年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的产销也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 )
A.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D.洋务运动的推动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民族经济陷入危机。
ABD三项都不是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是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注意准确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内容。
10.(2019八上·端州期末)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可知,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点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11.(2019八下·桐城开学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下列图形中,不属于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广大爱国人士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D.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等,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故ABC不合题意;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与实史不符,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识别,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理解,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积累基础知识,牢记基础知识。
12.(2019八上·端州期末)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因为受辛亥革命影响深,中山装特别流行,女子可穿旗袍。因此B选项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结合所学可知,选项B辛亥革命后,人们剪辫子,改服装为中山装,妇女禁止缠足,称呼不再用“老爷、大人”等,改为“先生”,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13.(2020·宜宾)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生活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表现和特点。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材料中的“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知,材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呈现出观念开放,崇洋逐新、中西合璧的特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掌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相关知识。重点分析变化的原因。
14.(2020·宜阳模拟)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5.(2018八上·安徽期末)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张謇、荣宗敬、荣德生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江苏民族企业家,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他们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不是重工业。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他们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所以只有②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识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
(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成中山装。
(2)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女人不缠足;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西方风味的食品渐被国人接受;西式建筑的引进,使近代中国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成年人去染发,应该保持朴素的外在形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图一人物留有发辫,身穿长袍马褂;而图二留着短发,身穿中山装。
(2) 根据材料二可知 , 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的改变有 :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依据所学知识, 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按照要求, 任举一例即可,依据所学知识, 变化原因有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成中山装。
(2) 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 女人不缠足;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西方风味的食品渐被国人接受;西式建筑的引进,使近代中国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 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成年人去染发,应该保持朴素的外在形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社会生活变迁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谈认识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2020八上·德庆月考)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近代泰州民族纺织巨子刘国钧经营大成纺织公司时曾使用过的商标,商标图案上方的蝴蝶,取谐音“无敌”之意,商标整体取“无敌于地球”之意。
——摘编自《大成公司档案史料文献》
材料二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91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 - 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成公司商标蕴含的企业文化精神反映了近代中国哪种经济思潮?甲午战后,在这种思潮的感召下,弃官从商的南通“状元实业家”是谁?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1912~1920年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之说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思潮:实业教国。张謇
(2)特点: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沿湖沿江的大城市)
原因: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理由:是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
因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实业救国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长江流域城市。这主要是因为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1912~1920年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指民族资本主义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故答案为:(1)思潮:实业教国。张謇
(2)特点: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沿湖沿江的大城市) 原因:沿海长江流域城市最先受到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3)理由:是指利润丰厚,不是指增长速度。 因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的推动。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理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