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机械效率实验探究专练 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机械效率实验探究专练 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4 23: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九年级(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作业
专题4 机械效率实验探究专练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5
1
15
66.7%
2
4
5
1.7
15
78.4%
3
6
5
15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同组的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如果能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会更准确,小明认为如果这样,测量的结果将比真正的滑轮组机械效率要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忽略了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2)第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其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对同一个滑轮组,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如果在甲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小明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把动滑轮换为一个质量更大的滑轮,所测得的机械效率将比原来________(以上两空填“高”或“低”)。
2.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木板长80cm。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二: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三: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实验物体的重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选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使物块在斜面上做________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θ
15°
15°
15°
15°
30°
45°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2
1.5
2.4
3.6
1.5
1.7
斜面高h/cm
20
20
20
20
40
56
斜面效率η/(%)
41.7
33.3
41.7
41.7
66.7
82.4
(2)通过分析序号为1、5、6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
(3)通过分析序号为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猜想三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爱思考的小梦同学,通过认真分析实验数据;还得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斜面越省力。请你分析实验数据说明斜面的省力情况是否与拉升物体的重有关,写出你的分析过程_______。
3.小海进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小海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木块在木板上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______
(2)改正方法后,他进行了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在进行图丁所示实验时,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在不增加或更换器材的情况下,请你想个办法,帮小海顺利完成实验。你的办法是: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再与______ (填 “F2”或 “F3”)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如图戊所示,小海将木板面一端支起,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着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物体在斜面上经过的距离之比为1:2,沿着斜面方向拉力为50N,木块重力为80N,此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木块此时受到摩擦力大小为______。(忽略空气阻力)
4.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小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于是他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应让木块保持______状态,并依据______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______向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斜面倾
斜程度
木块重力G/N
斜面
高度h/m
斜面
长s/m
沿斜面拉力F/N
较缓
5
0.2
1
2
较陡
5
0.3
1
2.6
最陡
5
0.4
1
3.2
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斜面长度相同时,斜面高度越小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③请举出应用斜面的一种实例: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了同一动滑轮提升不同重物机械效率不同。他想知道自重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是否相同。小明选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滑轮自重G/N
被提升钓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0.2
6
5
3.2
10
93.8%

0.5
6
5
3.4
10
88.2%

1.5
6
5
4.0
10
-

1.5
6
6
4.0
12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有用功为_______,总功为_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分析表中①、②、③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物重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分析表中③、④数据,可得出结论是:机械效率与移动的距离_______。
6.如图所示是小杨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测量______;
(2)调节杠杆平衡后,小杨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当弹簧测力计由false转至false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接着小杨把支点选在C点,如图丙所示,当在A点挂一个钩码,D点挂3个钩码时,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小杨的问题在于更换支点后,______;
(4)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杨又利用如图所示杠杆来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当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false,测力计移动距离false,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把钩码由A点移至B点,O、C位置不变,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设计的“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每个实验都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注意事项,如在本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拉力方向要与斜面平行;二是要让物体沿斜面做______运动;
(2)小聪分别使用等重的木块和小车完成了机械效率的测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物体
物重G/N
拉升高度h/cm
拉力F/N
拉伸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木块
6
10
1.20
100
50
2
下车
6
12
0.75
120
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小聪的两次实验对比,可以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的关系。
8.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设计并利用如图所示的滑组分别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组别
绕线材质
G动/N
G物/N
F/N
h/cm
s/cm
false
1
金属
0.3
0.95
11
33
70.2
2

0.3
2
0.78
12
36
85.4
3

0.15
2
0.75
10
30
4

0.15
1
0.4
12
36
83.3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______;
(2)请你计算出第1组实验的物重G=______N(保留整数),第2组实验的false______J,第3组实验的机械效率false______(保留到0.1%);
(3)请你分析表格数据,说明若要提高该渭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的倾
斜程度
物块重
力G/N
斜面高
度h/m
拉力
F/N
斜面长
度S/m
机械效
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_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
举例:________。
10.如甲图是小明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8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
(1)在这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斜面的拉力为_______ N;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保持不变;
(4)若只将物体拉到斜面中点位置处,则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
3
6
0.8
5
\
15
\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__(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false,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false,滑轮组做的额外功是______false。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它的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5)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偏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的机械效率偏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alse,钩码重记为false,动滑轮重记为false,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false,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错误的是______。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12.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小明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的倾
斜程度
物块重
力G/N
斜面高
度h/m
拉力
F/N
斜面长
度s/m
机械效
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小明探究的是猜想________(填序号)。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__(选填“省”或“费”)力;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小明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小明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把第4次与第________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1.匀速 偏大 摩擦 2.4 83.3% 高 低
【解析】(1)[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否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难以读数。
[2][3]如果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则减少了一部分由于摩擦造成的额外功,测量的结果将比真正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偏大。
(2)[4]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故第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5]由表中第三次测量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false
(3)[6]由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对同一个滑轮组,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7]在甲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把动滑轮换为一个质量更大的滑轮,则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增加,所测得的机械效率将比原来低。
2.匀速直线 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1、2 错误 见解析
【解析】(1)[1]由二力平衡可知,应使物块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等于物块所受摩擦力;
(2)[2]分析序号为1、5、6三次实验数据,斜面倾斜程度逐渐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效率增高,则可得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3)[3]为探究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粗糙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关系,则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挑选其他条件均相同,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实验进行对比,即序号1、2;
(4)[4]对比实验序号1、3、4,除物体重力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应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与重力无关,则可知猜想三是错误的;
(5)[5]无关;根据序号为1、3、4的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也变为原来的几倍,所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拉升物体的重无关。
3.不是 将砝码取下 F2 80% 10N
【解析】(1)[1]因为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
(2)[2][3]丁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说明摩擦力较大,测力计的量程不够。可使丁图与乙图的压力相同时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丁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压力大小相同,故与F2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4]由题意可知,斜面高度与斜面长度之比为1:2,斜面的长度
s=2h
则拉力做的总功
false
木块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
false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
false
[5]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false
根据W=fs可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alse
4.静止 二力平衡 匀速 能 省力 右 盘山公路
【解析】(1)[1][2]木块静止,其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为了能够准确地测出拉力,应使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木块。
①[4][5]由表中数据可知,斜面的倾角变大,则沿斜面拉力F的数值也随之变大,但始终小于物体的重力,因此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并且斜面长度相同时,斜面高度越小越省力。
②[6]由图b可知,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应向右移动。
③[7]盘山公路是斜面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5.匀速 0.3J 0.4J 75% 小 无关
【解析】(1)[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为了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
(2)[2]第③次实验中,有用功为
false
[3]总功为
false
[4]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false
(3)[5]分析表中①、②、③数据可知,物重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小
(4)[6]分析表中③、④数据,可得出结论:机械效率与移动的距离无关
6.左 便于测量力臂 4 变大 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 匀速 0.5 66.7% 变大
【解析】(1)[1]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根据题意知道,杠杆左端偏高,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
(2)[3]设杠杆上一个小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为G,由杠杆平衡条件false知道
2G×4L=nG×2L
解得n=4,所以在B处挂4个钩码。
(3)[4]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下图
由图知道,F1的力臂大于F2的力臂,而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故F1<F2,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5]图丙中,支点没有位于中间位置,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不能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4)[6]由图知道,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7]由图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它的示数是0.5N。
[8]根据题意知道,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是
W有用=Gh=1.0N×0.1m=0.1J
总功是
W总=Fs=0.5N×0.3m=0.15J
所以杠杆的机械效率
false
[9]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B,O、C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不变;由于额外功是提升杠杆所做的功,悬挂点由A移至B后,杠杆实际提升的高度变小,所以额外功也变小,则总功变小,所以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7.匀速直线 80%
【解析】(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false
8.
2 0.24 88.9% 增加物重
【解析】(1)[1]根据表格中s、h的数据可知道
s=3h
即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3,绳子的起始端应该在动滑轮上。如图所示
(2)[2]根据
false
得第1组实验的物重
false
[3]第2组实验物体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
false
[4]第3组实验的机械效率
false
(3)[5]根据公式
false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要想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增加物重、减小摩擦等。
9.省 高 55.6%(或56%) 2 大于 见解析
【解析】(1)[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看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提升相同重物,斜面越缓拉力越小,所以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省力。
[2]从表中的数据可知,从上往下,斜面越来越陡,机械效率越来越高,所以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2)[3]有用功为
false
总功为
false
机械效率为
false
[4]第2次与第4次实验时斜面高和长相同,第4次斜面较粗糙,机械效率较低,所以,把第4次与第2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5]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体受力平衡,在沿斜面方向,物体除了受到拉力、摩擦力,还受到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所以,物块所受的拉力大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6]盘山公路或骑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路或从地面向卡车上搬运货物时搭长木板或轮椅所走的斜坡路或螺丝钉的螺旋等(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10.4.8 62.5% 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 不变
【解析】(1)[1]由图乙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A,对应的读数为4.8N,即拉力为4.8N。
(2)[2]拉动木块至斜面顶端,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8N×0.27m=2.16J
所做和总功
W总=Fs=4.8N×(0.64+0.08)m=3.456J
斜面的机械效率
false
(3)[3]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保持斜面的倾斜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为这两者有变化时,会影响拉力的大小。
(4)[4]只将物体接到斜面中点位置处,斜面的机械效率将不变,因为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和拉力不变,而在斜面通过的距离变小时,高度也对应变小,则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不变。
11.缓慢 78.4% 2.4 0.3 0.06 高 偏小 偏高 BD
【解析】(1)[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应该缓慢拉动钩码上升,这样滑轮组对钩码的拉力才等于钩码的重力。
(2)[2]第二次试验中,钩码重力做的有用功
false
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总功
false
则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false
(3)[3]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其示数是2.4N。
[4]第三次试验中,钩码重力做的有用功
false
[5]第三次试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总功
false
则额外功
false
(4)[6]分析表格中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发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5)[7][8]要正确测量拉力,需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而当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时,没有测量处机械之间的摩擦,便不会存在摩擦力对拉力的影响,导致测得的拉力偏小,从而总功偏小,机械效率偏高。
(6)[9] AB.有用功
false
总功
false

false
因为
s=nh

false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有用功
false
总功
false

false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额外功
false
总功
false
有用功
false

false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2.① 省 高 55.6% 2 大于
【解析】(1)[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由表格数据可知,物体重力相同,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故研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即选择①。
[2][3]分析实验3、2、1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拉力越小,即越省力;分析实验1、2、3的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2)[4]第4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false
[5]要研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变量,控制粗糙程度不同,倾斜程度等因素相同,故第4次应与第2次测量结果相比较。
(3)[6]实验过程中,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测力计的拉力F要同时克服摩擦力f和物体的一部分重力,所以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