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直线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萤火虫 D.正在发光的灯
2.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中,从各个方向看队伍都是整齐划一,这是利用了( )
A.光速太大 B.光的反射
C.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 D.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5.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拱桥倒影 B.钢笔“错位”
C.树荫下的圆斑 D.放大的邮票
6.如图所示,是2020年6月21日柳州市民拍摄到的美丽的日环食景象,它的形成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
7.古诗“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述了夏天的景象,其中形成“绿树浓荫”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8.如图所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长虹饮涧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凿壁偷光
9.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是在( )
A.听到枪声时 B.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10.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像距,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减小像距,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
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
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
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
12.如图所示,夜晚行走在街道上,每经过一盏路灯,影子总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1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14.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15.在一块硬纸板上有一个很小的椭圆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纸板的小孔上,则在与硬纸板平行的白色光屏上产生的光斑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方形的 C.椭圆形的 D.不规则的
二、多选题
16.下列这些物体,能作为光源的是( )
A.火红的太阳 B.明亮的眼睛 C.跳动的烛焰 D.皎洁的月亮
17.在我国民间流传的俗语、成语、诗歌中,有的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俗语、成语、诗歌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坐井观天——光沿直线传播
B.惊弓之鸟——声音的利用
C.孤掌难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
18.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如图所示.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器应该固定在地面上 B.激光器应该固定安装在盾构机上
C.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19.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距离地面false米 B.路灯距离地面约为false米
C.头顶的影的移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头顶的影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大
20.我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认为天象是对人的警示。所以古代先民对2000多年以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空的每一次日食都有明确的记载,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下列关于日食、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发生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发生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太阳光无法照射到地球上,因此整个地球都是黑暗的
D.发生月全食的时候,太阳光无法照射到月球上,因此整个月球都是黑暗的
三、填空题
21.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鸟语”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的;“成荫”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
22.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false___________false;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_____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______单位。
24.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四、实验题
25.小明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先制作一个简易的探究工具:在一张卡片纸上用小刀刻出圆形、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的小孔。孔的尺寸约为1cm。如图甲所示。
(1)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图甲)置于白纸上方约1m的位置,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小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的形状_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
(2)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小明选择了图甲中B孔做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明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置于距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地面上白纸上出现亮斑。缓慢向左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_______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26.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圆筒的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在图乙中画出蜡烛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________。
(3)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
(4)图乙中,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5)小明想到室外研究小孔成像,正午时,小明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2cm等边三角形小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如图丙所示);用另一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向左移动,保持纸板与白纸的距离不变,观察白纸上的光斑。当看到光斑是圆形时,继续用卡片遮挡,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_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6)小明进一步实验,分别测出烛焰的高度false,烛焰到小孔的距离false,像的高度false,像到小孔的距离false,测得多组数据后发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false,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小明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约为falsem,太阳的直径约为falsem,则一个直径为3.5cm的光斑到它对应的小孔间距为________cm。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D.太阳、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灯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CD不符合题意;
B.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反射的太阳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各个方向看队伍,若所有士兵都在一条直线上,则我们看到的就是整齐的直线,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故B错误;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拱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钢笔“错位”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树荫下的圆斑是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放大镜是凸透镜,使用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故选C。
6.D
详解:
当太阳、月球、地球位于一直线上,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的地球上,形成影,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便形成日环食,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绿树浓荫”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不是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长虹饮涧是因为下完雨后空气中充满了水汽,当阳光一照,空气中的水发生折射,便出现了彩虹,故A不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杯中的蛇影其实是弓在杯中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凿壁偷光利用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凿壁出现一个洞,光线可以穿过洞口借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大得多,根据t=false可知,路程一定, 速度越大,时间就越短,则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的多,故以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确一些。
故选D。
10.D
详解:
①根据题意可知,自制针孔照相机是小孔成像,因此所成实像是倒立的像,故①正确;
②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所成的像会变大,物距大于像距时,是缩小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是放大的像,故②正确;
③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像距变大,像也会变大,故③正确;
④当物距不变,向前推动内筒时,所成的像变小,光更加集中,会更亮,故④正确;
四句说法均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选C。
13.B
详解: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false,在其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false,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正确;
C.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或折射,在不均匀介质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
ACD.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东则影西,西则影东”"的现象,即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反。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暗,而非小孔成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详解:
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纸板的小孔上,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在小孔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光斑是太阳的像,所以光斑是圆形的。
故选A。
16.AC
详解:
AC.太阳、烛焰本身都能发光,故是光源,故AC符合题意;
BD.眼睛、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7.ABD
详解:
A.坐井观天,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看到的视野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故A正确;
B.惊弓之鸟,由于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鸟听到拉弓的声音就非常害怕,属于声音的利用,故B正确;
C.孤掌难鸣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是静止的;同样以“帆船”为参照物,“孤帆”与“帆船”之间的位置也没发生变化,“孤帆”也是静止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D正确。
故选ABD。
18.AC
详解:
AB.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在工作时,应将激光器固定在地面上,不能安装在盾构机上,因为盾构机是运动的,故A正确,B错误;
CD.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利用的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D错误。
19.AC
详解:
据题意,可得到以下示意图:
如图,人的身高CG=EH=1.7m,路灯高为AB,第一次影子长为CD=1.3m,第二次影子长为EF=1.8m,2s内人前进的距离CE=1m/s×2s=2m,根据题意得: (1)因为△GCD∽△ABD,所以=, 代入数据得:=;
(2)因为△HEF∽△ABF,所以=, 代入数据得:=; (1)(2)两式联立解得:BC=5.2m,AB=8.5m;故A正确,B错误.
设人从图中B点开始向右以v1速度匀速右移,移动时间为t,则人头影子也从B点开始,移动速度为v2,BD=v2t,BC=v1t,因为△GCD∽△ABD,所以=; 所以=,变形后得,v2=,因AB为路灯高,CG为人高,v1为人运动速度,在本题中均为定值,故v2为定值,即人头影子为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错误. (2)另解:设经任意时间t,影子移动到D点,再经时间t影子移动到F点(图依然可用第一问的图),人速度为1m/s,则BC=CE=t ,因为△GCD∽△ABD,所以false,由已知得false,解得BD=false 又因为△HEF∽△ABF,所以false,由已知得false,继续代入已知得false,将BD=false代入该式解得DF=false,即BD=DF, 由设知BD,DF为两个住意时间间隔t影子所走距离,同样时间,距离相同,即影子速度相同,证明影子匀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0.AD
详解:
A.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即月球的影子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正确;
B.月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所以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发生日全食的时候,是人处在月球影子的本影区,而月球较小,所以月球的影子只在地球上一个狭长的地带掠过,并不是整个地球都是黑暗的,故C错误;
D.发生月全食的时候,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且地球较大,所以整个月球都可以在地球的影子中,因此整个月球都是黑暗的,故D正确。
选AD。
21.空气 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鸟语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
[2]“绿树成荫”就是树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2.> 声音
详解:
[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所以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3.3.0×105 不是 长度
详解: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3.0×105km/s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引力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引力波不是声波。
[3]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24.倒立 实 圆形
详解:
[1][2]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成了像,树叶的缝隙相当于成像的小孔,小亮斑是太阳透过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只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太阳是圆形的,无论透过什么形状的小孔,像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5.相同 见解析 变小 圆 不变 树叶间的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详解:
(1)[1]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小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是相同的。
(2)[2]B图中随着卡片向上移动时,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B符合要求,而ACD三图中随着卡片向上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3)[3]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向左移动覆盖的卡片,通光孔变小,所以白纸上的光斑将变小。
[4][5]小孔越来越小,由小孔成像可知,纸面上的像是太阳的像,此时光斑的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由于小孔到纸面的距离不变,所以白纸上光斑大小不变。
(4)[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像的大小就不同。
26.A D 右 不变 减弱 375
详解:
(1)[1]由图知,易拉罐左端为小孔,圆筒从右端插入,为了减小外面光线的影响,看得更清楚,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2)[2]A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下边缘,到达光屏下部,B点发出的光线经小孔上边缘,到达光屏的上部,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如图:
(3)[3]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故选D。
(4)[4]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蜡烛向右移动,屏上的像会变大。
(5)[5][6]当看到光斑是圆形时,继续用卡片遮挡,减小通光孔的大小,仍然是小孔成像,所以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小孔通过的光减少,光斑亮度减弱。小明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约为falsem,太阳的直径约为falsem,则一个直径为3.5cm的光斑到它对应的小孔
(6)[7]根据距离的比值等于直径的比值得到
false
d=3.75m=3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