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5: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检测卷
(100分 6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沿北纬36°纬线绘制的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A.1:4:8
B.8:4:1
C.4:2:1
D.8:1:4
2.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地势
A.呈东高西低的走势
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述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示意图(四个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完成4~5题。
4.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原因是
①河湖众多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南北跨纬度广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能够正确表示图中数字与所在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6.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长江中下游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每个地方的建筑样式都与当地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我国四种民间建筑景观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域辽阔,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B.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
C.我国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气候
D.受海陆影响,青藏高原终年严寒
8.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气候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③——热带季风气候区
D.④——高原山地气候区
  山东济南和青海五道梁两地的纬度相似,但气候差异较大。读图,回答9~10题。
9.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农业生产
10.下列对五道梁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地高天寒,长冬无夏
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船行之“快”主要是因为
A.行至下游,河面宽阔,利于船只行驶
B.行至中游,河道曲折,径流量大
C.行至上游,河道平直,船行不受干扰
D.行至上游,顺流而下,水流湍急
12.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受损人口多 ③中游河道弯曲,水系发达 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布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长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渤海
B.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C.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被誉为“水能宝库”
D长江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14.下列做法与习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
B.加强宣传,让保护长江理念深入人心
C.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建立跨省区的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黄河养育华夏子孙,孕育中华文明。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
mm左右,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米粮川,主要原因是
①该河段水运便利 ②引黄河水灌溉 ③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④地形以平原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黄河流域的水电站
A.多位于下游地区
B.多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
C.多分布在支流上
D.多集中在地形平坦地区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在此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下图是“龙舟水”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龙舟水”现象发生在
A.长江干流以南
B.东北地区
C.长江与黄河之间
D.西北地区
18.每年“龙舟水”期间,开展的民俗活动有
A.猜灯谜,吃汤圆
B.赛龙舟,吃粽子
C.赏明月,吃月饼
D.看春晚,吃饺子
19.面对“龙舟水”现象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应
①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龙舟水”发展动态 ②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③保护贵重财产,抓紧时间游出洪水区域 ④若来不及转移,就留在屋子里等待救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当灾害发生时,我们要懂得如何自救。下列避灾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
B.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C.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D.当暴雨来袭时,应到树下躲避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1.(15分)读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 
 级阶梯,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  
  盆地。(2分)?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高原;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A  
 ,B  
  。(3分)?
(3)字母E代表我国最大的岛屿——  
 岛,该岛屿东临  
 (海洋)。(2分)?
(4)写出数码代表的海域名称:①  
  ,②  
  。(2分)?
(5)图中G代表的山脉  
  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2分)?
(6)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  
 气候;字母D所在的地区属于  
 气候。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4分)?
22.(10分)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气候显著。(2分)?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以下三点:(4分)
①南北跨纬度  
 ,气温差异明显,越往北,气温越  
  。?
②东西跨经度大,海陆差异明显,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  
  。?
③地形复杂多样、  
  面积广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明显。?
(3)B、C、D三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时间分配具有以下特点:(3分)
①三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②雨季长短差异大,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  
  地。?
③三地降水的年季变化  
  (大/小)。?
(4)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差异,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1分)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
23.(11分)读我国两大河流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且水能资源都很丰富,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其中黄河最终注入  
  海。(3分)?
(2)长江中游的特点是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这里是  
  灾害最为集中的河段;下游却江阔水深,这里十分有利于发展  
  。(2分)?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剧增,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  
  (生态问题)严重。在黄河 
 (上/中/下)游河段,流速变慢,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  
  (又称“悬河”),使该河段极易决堤,引发水患,若要治理“悬河”可以  
  
  
 。(6分)?
24.(14分)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的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  
  。(2分)?
(2)寒潮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是  
  
  
  
  。(2分)?
(3)除了寒潮,我国的特殊灾害性天气还有  
  、  
 等。(2分)?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  
  ,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4分)?
(5)2020年12月28日09时,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Ⅲ级应急响应。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4分)
第二章检测卷
(100分 6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B
B
D
A
C
B
B
C
B
D
C
C
C
C
B
A
B
A
D
  下图是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沿北纬36°纬线绘制的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A.1:4:8
B.8:4:1
C.4:2:1
D.8:1:4
2.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地势
A.呈东高西低的走势
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述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示意图(四个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完成4~5题。
4.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原因是
①河湖众多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南北跨纬度广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能够正确表示图中数字与所在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6.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长江中下游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每个地方的建筑样式都与当地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我国四种民间建筑景观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域辽阔,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B.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
C.我国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气候
D.受海陆影响,青藏高原终年严寒
8.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气候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③——热带季风气候区
D.④——高原山地气候区
  山东济南和青海五道梁两地的纬度相似,但气候差异较大。读图,回答9~10题。
9.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农业生产
10.下列对五道梁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地高天寒,长冬无夏
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船行之“快”主要是因为
A.行至下游,河面宽阔,利于船只行驶
B.行至中游,河道曲折,径流量大
C.行至上游,河道平直,船行不受干扰
D.行至上游,顺流而下,水流湍急
12.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受损人口多 ③中游河道弯曲,水系发达 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布会上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长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渤海
B.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C.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被誉为“水能宝库”
D长江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14.下列做法与习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
B.加强宣传,让保护长江理念深入人心
C.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建立跨省区的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
  黄河养育华夏子孙,孕育中华文明。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
mm左右,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米粮川,主要原因是
①该河段水运便利 ②引黄河水灌溉 ③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④地形以平原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黄河流域的水电站
A.多位于下游地区
B.多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
C.多分布在支流上
D.多集中在地形平坦地区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在此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下图是“龙舟水”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龙舟水”现象发生在
A.长江干流以南
B.东北地区
C.长江与黄河之间
D.西北地区
18.每年“龙舟水”期间,开展的民俗活动有
A.猜灯谜,吃汤圆
B.赛龙舟,吃粽子
C.赏明月,吃月饼
D.看春晚,吃饺子
19.面对“龙舟水”现象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应
①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龙舟水”发展动态 ②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③保护贵重财产,抓紧时间游出洪水区域 ④若来不及转移,就留在屋子里等待救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当灾害发生时,我们要懂得如何自救。下列避灾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
B.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C.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D.当暴雨来袭时,应到树下躲避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1.(15分)读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 三 级阶梯,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 四川 盆地。(2分)?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青藏 高原;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3分)?
(3)字母E代表我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 岛,该岛屿东临 太平洋 (海洋)。(2分)?
(4)写出数码代表的海域名称:① 南海 ,② 黄海 。(2分)?
(5)图中G代表的山脉 秦岭 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是我国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2分)?
(6)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 温带大陆性 气候;字母D所在的地区属于 高原山地 气候。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雨热同期 。(4分)?
22.(10分)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复杂多样 、 季风 气候显著。(2分)?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以下三点:(4分)
①南北跨纬度 大 ,气温差异明显,越往北,气温越 低 。?
②东西跨经度大,海陆差异明显,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 少 。?
③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 面积广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明显。?
(3)B、C、D三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时间分配具有以下特点:(3分)
①三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夏秋多,冬春少 。?
②雨季长短差异大,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 D 地。?
③三地降水的年季变化 大 (大/小)。?
(4)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差异,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1分)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
23.(11分)读我国两大河流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青藏 高原且水能资源都很丰富,主要集中在 上 (上/中/下)游河段,其中黄河最终注入 渤 海。(3分)?
(2)长江中游的特点是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这里是 洪涝 灾害最为集中的河段;下游却江阔水深,这里十分有利于发展 航运(或水运、河运) 。(2分)?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剧增,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生态问题)严重。在黄河 下 (上/中/下)游河段,流速变慢,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 地上河 (又称“悬河”),使该河段极易决堤,引发水患,若要治理“悬河”可以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打坝於地等 。(6分)?
24.(14分)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的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内蒙古高原 、 东北平原 。(2分)?
(2)寒潮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是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雹等 。(2分)?
(3)除了寒潮,我国的特殊灾害性天气还有 梅雨 、 台风 等。(2分)?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 西北地区 ,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春季和秋季 。(4分)?
(5)2020年12月28日09时,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Ⅲ级应急响应。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4分)
使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雨雪、冰冻会使道路结冰和积雪,影响人们的出行;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疾病。(4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