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15:0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 听课随想
【教学内容】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74,数学广场——搭配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画图、连线等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与搭配。
2、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会有序思考。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和符号化思想。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组合搭配,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次序给事物进行不重复、不遗漏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 彩色图形纸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导入
  师:食堂给大家提供了以下四个菜(出示:红烧肉、鸡腿、黄瓜、青菜的图片),如果可以任选其中的两种,你认为怎样选择比较合理?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选择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比较合理)
  2、揭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搭配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师板书课题:搭配)
二、探究搭配方法
  1、有序思考
  师:现在要从两个荤菜、两个素菜中选择一荤一素形成一个组合搭配,你有几种搭配的方案?
  (学生讨论后交流,主要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师: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板书:有序思考)
  师:我们可以先选定一个荤菜,让它分别与两个素菜搭配,得到两个搭配方案,再选择另一个荤菜,再与两个素菜搭配,又得到两个搭配方案,所以,通过有序思考,我们可以得到四种搭配方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
  (可引导学生思考:先选定素菜,再与荤菜搭配)
  2、正确记录:
  师:那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简单、有序的记录方法,把这几种搭配方法都记录下来?
 (学生尝试创造记录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作品。)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以“简单、有序”的标准进行对比、评价、优化。
  师:除了用文字来表示各种荤菜和素菜外,你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他们吗?
  (可能回答:用图形、用符号表示)
  师: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记录搭配方案。
   荤菜用A、B表示,素菜用1、2来表示,那么红烧肉配黄瓜就可以用A1来表示,那其他的搭配方案可以怎么表示呢?
  3、拓展提高:
  师:再增加一个荤菜(虾),现在荤菜有几个?素菜有几个?一荤一素的搭配方案有几种呢?
  (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录搭配方案,交流思考方法)
  师:再增加一个素菜(扁豆),现在荤菜有几个?素菜有几个?一荤一素的搭配方案有几种呢?现在我们不画图,也不记录,你能知道结果吗?
  师:再增加一个荤菜(鱼),现在荤菜有几个?素菜有几个?一荤一素的搭配方案有几种呢?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出“搭配方案数就等于荤菜数乘以素菜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小巧今天要去少年宫参加演讲比赛。
  (1)小巧有3件不同的上衣,5条不同的裙子,现在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小巧最多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2)从小巧家到学校有4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3条路可以走,小巧从家经过学校再到少年宫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2、拓展(机动):小巧一共有12种服装的搭配方案,你们能猜出小巧可能有几件上衣,几条裙子吗?
四、课堂小结
教案设计说明:
  “搭配”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整理与提高”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期,教材已经初步渗透了使用图示的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个数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安排了“衣服搭配”和“配菜”这两个例子。出示了两种不同的连线方法,让学生了解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我在处理教材时,就紧紧围绕“配菜”这一情境展开教学,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通过连线和字母来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并随着“荤菜”和“素菜”样数的增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学会思考方法,掌握搭配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有序和简洁。通过板书,让学生发现不同事物的数量与搭配方案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来获取搭配方案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巩固练习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来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观察世界,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