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5 10: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的是(
)
A.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B.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大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2.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氢氧化钾 
B.烧碱
第2题图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4.小李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第4题图
C.红色
D.无色
5.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CuCl2
B.BaCl2
C.MgCl2
D.FeCl3
6.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
A.H2O
B.AgNO3固体
C.浓盐酸
D.KOH固体
第6题图
7.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缺乏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灰水
B.生石灰
C.石灰石
D.硝酸银溶液
8.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定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第8题图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
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
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10.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11.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图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表示相互反应。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如果A是铁,则A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B转化为A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C.如果C溶液呈碱性,则D只能是盐
D.如果D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C只能是碱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第12题图
A.向盛有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C.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13.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①H2SO4 ②FeCl3 ③Ba(OH)2 ④KCl ⑤BaCl2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④
14.小陈在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第14题图
B.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Cl
15.向一定质量的K2CO3、K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第15题图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两种
C.0~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D.m=2.33
二、填空题(第19~20题每空4分,其余每空3分,共66分)
16.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的水溶液都呈酸性,是由于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__。
17.在复习时老师补充讲道:“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SiO2、P2O5”,并以熟知的2NaOH+CO2===Na2CO3+H2O为例,练习了SO2、SO3等与碱的反应。在练习中老师强调,反应中CO2、Na2CO3中碳元素化合价均为________价,可见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其他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也是如此。请写出Si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规律,能与KOH溶液发生类似反应生成KNO3的酸性氧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8.小波用实验方法鉴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鉴别A、B溶液,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氯化钾溶液
19.如图归纳出了盐酸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第19题图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单质,则X可以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图1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NaOH与HC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9,该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
20.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4分,共32分)
21.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CaCl2
__________________
CO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3)方案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水吸入广口瓶中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杭州中考)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拟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
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
Na2S2O5。
(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前,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所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的____________有关。(填写化学性质)
四、解答题(23题7分,24、26题各12分,25题11分,共42分)
23.永州市某中学的初三化学课堂上,刘老师布置了一道计算题,如下:
【思考题】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
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检查作业发现,班上出现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情形:
结果编号


计算结果
14.2%
7.1%
请通过计算分析你赞同的计算结果。
24.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向适量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4题图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嘉兴、舟山中考)某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
(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________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
(2)另取该酸性废水少量,滴加适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只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①当加入的硝酸钡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时,沉淀刚好不再产生。
②计算废水中该酸的质量分数。
第25题图
26.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g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第26题图
(1)实验前,先往A装置中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一、1—5.ACCAD 6—10.BCCCC 11—15.CDBDD
二、16.(1)H+ (2)中和 (3)浓盐酸
17.+4 2NaOH+SiO2===Na2SiO3+H2O N2O5
18.(1)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2)产生白色沉淀 (3)①
19.(1)Mg(或Al、Zn、Fe)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B NaCl、NaOH
20.(1)氯化铜、硫酸钠 硝酸钠 (2)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H2O+CO2↑ (3)NaCl+AgNO3===NaNO3+AgCl↓
三、21.(1)2NaOH+CO2===Na2CO3+H2O (2)产生了白色沉淀 (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CO2的广口瓶中,然后打开活塞 (4)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
22.(1)分液漏斗 (2)SO2+2NaOH===Na2SO3+H2O (3)提高SO2的利用率或减少尾气的产生(合理即可)
(4)氧化性
四、23.经分析知,H2SO4过量,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100g×8%
x
= 解得:x=14.2g
所得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100%=7.1%。所以赞同②。
24.(1)CaCl2和HCl (2)有气泡产生
(3)Na2CO3+CaCl2===CaCO3↓+2NaCl
(4)加入的Na2CO3溶液过量,pH升高
25.(1)红 (2)SO (3)①100
②由题意可知该酸是硫酸,设200克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Ba(NO3)2+H2SO4===2HNO3+BaSO4↓
 98
 233
 x
23.3克
= x=9.8克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4.9%
26.(1)避免装置内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干扰
(2)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52g。
设纯碱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3.52g
= 解得x=8.48g
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g/10g×100%=84.8%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