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作品专练
按部至春州
周敦颐
按部广东经数郡,若言岚瘴更无春。
度山烟锁埋清昼,为国天终护吉人。
万里诏音频降下,一方恩惠尽均匀
丈夫才略逢时展,仓廪皆无亟富民。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题目,总体概述了作者视察广东各郡的经历以及沿途所见到的景色。
B.
诗中如实描绘春州地区人们恶劣的居住环境,从中可以看出百姓生活的艰辛。
C.
作者用吉言勉励和祝福当地人,虽身处岚霭瘴气之地但一定会得到上天庇佑。
D.
“锁”和“乾坤日夜浮”中“浮”皆具动态感,一言烟之浓,一言水之浩瀚。
16.
请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15.
C
16.
①尾联写作者希望通过施展才略使百姓富裕;
②展现了一位心系天下苍生而希望一展抱负的官员形象;
③卒章显志,表现出作者的济世之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勉励和祝福当地人”错误。“为国天终护吉人”是作者看到春州地区百姓居住环境恶劣时的一种希望。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尾联“丈夫才略逢时展,仓廪皆无亟富民”意思是:大丈夫应当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使仓库充盈,使百姓富足。
作者心系天下苍生,希望能够一展抱负,使天下的百姓都能富足,尾联展现了心怀天下的官员形象。
本诗写作者视察广东各郡的经历以及沿途所见到的景色,描绘春州地区人们恶劣的居住环境,作者看到的是百姓生活的艰辛,“仓廪皆无亟富民”卒章显志,表现出作者的济世之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任所寄乡关故旧①
周敦颐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注】①情张伯行《周濂溪集》:“先生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仲章侄至任归,有诗与之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坦诚自己本性冷漠,且坚守士人贫穷之态,即迂腐,不通达人情世故。
B.
颔联中“厌”“常”二字,足以体现诗人不追求奢华、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
C.
故人若问起便回答“只一般”,简单三个字可看出诗人为人处世的谦逊。
D.
诗人看似叙旧,但对试图通过他寻津觅径的人来说,则是严正的告诫和提醒。
15.
本诗和(爱莲说》都塑造了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宦者形象,试比较两篇作品在主要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
【答案】
14.
A???
15.
①本诗直抒胸臆,直陈自己生活上崇尚简朴,官场上勤政清廉,表达了保持自我、无愧于心的人生追求。②《爱莲说》托物言志,描绘了莲洁身自好的气度和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高洁情操的追求。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3分)
[参考答案]
(1)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对暮春之晚的解说正确给2分,对写日之晚的解说正确给2分。)
(2)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花”在“落”,“鸦”在“飞”,“
人”在“归”,(分析“静”,得2分;分析“不寂”,得2分。)
3、本诗是怎样紧扣“春晚”两字写景的?(4分)
4、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3、开篇写花落,点出“春”;首句写夕阳下柴门虚掩,末句写黄昏时乌鸦翻飞,末句写樵夫渔人劳作归家,都紧紧扣着“晚”字。(分析\“晚\“,两处1分,三处答全2分。若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去作答亦可)
4、本诗表现了诗人闲适安宁的心境。全诗描绘柴门花落、乌鸦归林、诗人小立、樵夫渔人归家等画面,以动衬静,烘托出静谧而富有生气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安宁。(从其他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