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一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4 14:21:44

文档简介

金华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三三(节选)
沈从文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照规矩,十五岁的三三,要招郎上门也应当是时候了。
三三大了,还是同小孩子一样,一切得傍看妈妈。母女两人把饭吃过后,在流水里洗了脸,望到行将下沉的太阳,一个日子就打发走了。有时听到堡子里的锣鼓声音,或是什么人接亲,或是什么人做斋事,“娘,带我去看。”又像是命令又像是请求的说着,若无什么别的理由推辞时,娘总得答应同去。去一会儿,或停顿在什么人家喝一杯蜜茶,荷包里塞满了榛子胡桃,预备回家时,有月亮天什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遇到夜色晦黑,燃了一把油柴,毕毕剥剥的响着爆着,什么也不必害怕。若到总爷家寨子里去玩时,总爷家还有长工打了灯笼送客,一直送到碾坊外边。只有这类事是顶有趣味的事。在雨里打灯笼走夜路,三三不能常常得到这机会,却常梦到一人那么拿着小小红纸灯笼,在溪旁走着,好象只有鱼知道这回事。
当真说来,三三的事,鱼知道的比母亲应当还多一点,也是当然的。三三在母亲身旁,说的是母亲全听得懂的话,那些凡是母亲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的。溪边除了鸭子就只有那些水里的鱼,鸭子成天自己哈哈哈的叫个不休,哪里还有耳朵听别人说话!
一天下午,三三回碾坊来,快到屋边时,黄昏里望到溪边有两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下,拿着一枝竿子,好象要下钓的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照规矩喊着:“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一面想走上前去看是什么人。
就听到一个人说:“谁说溪里的鱼也有主人?难道溪里活水也可养鱼吗?”
另一人又说:“这是碾坊里小姑娘说着玩的。”
那先一个人就笑了。
旋即又听到第二个人说,“三三,三三,你来,你鱼都捉完了!”
三三听到人家取笑她,声音好象是熟人,心里十分不平!
就冲过去,预备看是谁在此撒野,以便回头告给母亲。走过去时,才知道那第二回说话的人是总爷家管事先生,另外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年青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的原来只是一个拐杖,不是什么钓竿。那管事先生是一个堡子里知名人物,他认得三三,三三也认识他,所以当三三走近身时,就取笑说:“三三,怎么鱼是你家养的?你家养了多少鱼呀!”
三三见是总爷家管事先生,什么话也不说了,只低下头笑。头虽低低的,却望到那个好像从城里来的人白裤白鞋,且听到那个男子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里美人。”两人这样说着,那男子就笑了。
到这时,她猜到男子是对她望着发笑!三三心想:“你笑我干吗?”又想:“你城里人只怕狗,见了狗也害怕,还笑人,真亏你不羞。”她好象这句话已说出了口,为那人听到了,故打量跑去。管事先生知道她要害羞跑了,故说:“三三,你别走,我们是来看你碾坊的。你娘呢。”
“娘不在。”
“到堡子里听小寨人唱歌去了,是不是?”
“是的。”
“你怎么不欢喜听那个?”
“你怎么知道我不欢喜?”
管事先生笑着说:“因为看你一个人回来,还以为你是听厌了那歌,担心这潭里鱼被人偷尽,所以……”三三同管事先生说着,慢慢的把头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脸目了,白白的脸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就估计莫非这人是唱戏的小生,忘了擦去脸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见到三三不再怕人了,就问三三:“这是你的家里吗?”
三三说:“怎么不是我家里?”
因为这答话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说:你住在这个山沟边,不怕大水把你冲去吗?”
“嗨,”三三抿着小小的美丽嘴唇,狠狠的望了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来了,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想着当真冲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就不理会这两个人,笑着跑去了。
从碾坊取了花样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在潭边再上游一点,望到那两个白色影子还在前面,不高兴又同这管事步生打麻烦,于是故意跟到这两个人身后,慢慢的走着。听到两个人说到城里什么人什么事情,听到说开河,又听到说学务局要总爷办学校,因为这两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觉得很有趣味。到后又听到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妈妈怎么人好,更极高兴。再到后,就听到那城里男人说:“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说。不过这磨坊是应当由姑爷管业的。”
三三轻轻的呸了一口,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的塞了耳朵。但仍然听到那两人的笑声,想知道那个由城里来好象唱小生的人还说些什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说些什么可听不明白,就只听那个管事先生一人说话,那管事先生说:“少爷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
三三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脸上发着烧,十分生气。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纵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蛋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一人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
到宋家时,宋家婶子正说起一件已经说了一会儿的事情,只听宋家妇人说:“……他们养病倒稀奇,说是养病,日夜睡在廊下风里让风吹,……脸儿白得如闺女,见了人就笑,……谁说是总爷的亲戚,总爷见他那种恭敬样子,你还不见到。福音堂洋人还怕他,他要媳妇有多少!”
母亲就说:“那么他养什么病?”
“谁知道是什么病?横顺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药,什么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在城里是享福,到乡里也是享福。”
母女两人回去时,在路上三三问母亲:“谁是白白脸庞的人?”母亲就照先前一时听人说过的话,告给三三,堡子里总爷家中,如何来了一位城里的病人,样子如何美,性情如何怪。在平常时节,三三对于母亲在叙述中所加的批评与稍稍过分的形容,总觉得母亲说得极其俨然,十分有味,这时不知如何却不大相信这话了。
第二天三三的母亲到堡子里去,在总爷家门前,碰到那个从城里来的白脸客人,同总爷的管事先生。那管事先生告她,说他们昨天曾到碾坊前散步,见到三三,又告给三三母亲说,这客人是从城里来养病的客人。到后就又告给那客人,说这个人就是碾坊的主人杨伯妈。那人说,真很同三小姐相像。那人又说三三长得很好,很聪敏,做母亲的真福气。说了一阵话,把这老妇人说快乐了,在心中展开了一个幻景,想起自己觉得有些近于糊涂的事情,忙匆匆的回到碾坊去,望着三三痴笑。
1.关于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待了三三母女清闲而略微单调的生活及彼此间存在代沟、略显疏离的关系。
B.勾勒出富有湘西乡村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材民间纯朴友善的人情美。
C.写出了三三心中淡淡的寂寞和惆怅,为后文三三对白脸客人的关注埋下伏笔。
D.引第三段三三与鱼的关系,暗示三三有心事。
2.简要论述作者使用“鱼”这一意象的妙处。(6分)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4.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刻出不同人眼中白脸客人的形象,试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注】①三径,指归隐。②篮真,供乘坐的交通工具,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候:等候
B.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赋:写作
C.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
赍:携带
D.取头上葛巾漉酒
漉:过滤
6.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麾而去之
郯子之徒
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而蓄无弦琴一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与其同志
其可怪也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出身官宦,他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趣,博学多识;成人后,更是不畏权贵,率性而
为,曾经因忍受不了官场琐事而弃官回家,可见其清高自负。
B.陶渊明多次拒绝朝廷征召,江州刺史檀道济曾劝诚他出仕,陶渊明不为所动。任职彭泽令
时,他因不愿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督邮,便辞官而去。
C.陶渊明嗜酒,公田里本来种的全都是可酿酒的高梁,这正合陶渊明之意。经过家人再三请
求,改种了50亩粳稻。颜延之与他交好,陶渊明把他送的二万钱都送到酒家买酒喝。
D.全文叙述了陶渊明出仕、归田、再出仕、再归田的人生经历,也着重抒写了陶渊明好饮的
事迹,表现了陶渊明正直孤傲、天真率性的人格特征。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传》)(3分)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分)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分)
(4)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左传·周郑交质》)(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③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④“暗香先返玉梅魂”化用唐代诗人韩偓《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意谓梅的花朵通体如玉,第二次开放的梅花好比魂的返回。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被贬后居于乱山环抱、荒远偏僻的环境中,这一环境衬托了诗人的谪居心境。
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
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
10.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1.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借《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
子是: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4)《鹊桥仙》中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义相似的两句诗
是:


(5)《石碏谏宠州吁》中写到伦理关系的“六顺”与“六逆”,其中“六逆”指的是“贱妨
贵,

,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基础知识(每题3分,标点题2分,共23分)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含又远不限于此。没有
臻于至善、超今冠(guān)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zhuó)越?
B.虽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钟扬却拒绝待在帐蓬里。黑色双肩包、磨白的牛仔(zǎi)
裤、一顶宽檐帽、长期痛风的腿,助力他刷新着极限,直到他生命戛(gā)然而止的一天。
C.炮响了,巷战打起来了,包扎(zā)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因担架不够,好几个重彩号
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而担搁下来。我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xiě)迹。
D.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qióng),这一顶壮丽的帐幕,
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zhui)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乙】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半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休戚相关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丙】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3.文段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
B.休戚相关
C.慰藉
D.视而不见
14.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亲和、接近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更不意味着低俗媚俗,纪录片创作仍要坚持自己的精神
品格,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作品来引领年轻观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需求。
B.“五四”之际,团中央官方微博主持的“青年大学习”话题讨论,汇集了各级团组织推出
的精品,吸引青年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心得,总阅读量近5000余万次。
C.为提高绿地管理养护质量,我市制定、颁发的《市绿化养护技术标准》《市城市公园管理
标准》等多项规范性文件,市区绿地日常保洁、养护等均由专业单位承包。
D.年轻的朋友们,与青春作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拿起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就像
穿越一片无边无际的田野,每向前一步,空气就更新鲜,视野也更开阔。
16.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
是衣服的交领。
B.“势拔五岳掩赤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
称。“赤城”和“天台”都是山名。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
面的停顿为读。
D.“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
书,特指申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从而师之
A.乌鹊南飞
B.则耻师焉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今京不度,非制也
1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惟德是依
B.輮以为轮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不拘于时
1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
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赶紧归于自己。
B.《归园田居》(其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通过写无灰尘杂物的“户庭”和
安适悠闲的“虚室”来衬托诗人恬淡的心境,并直接抒发了自己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用夸张手法,描绘天姥山
的雄伟气势。“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强烈的动态感。
D.《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
别、留别诗的惜伤别离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四、整本书阅读(6分)
20.《乡土中国》一书用了很多比喻来解释概念或论述道理。请根据原书的内容,按照示例
完成下表,并对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进行总结。
章节名称
喻体
本体
要说明的观点
《差序格局》
成捆的柴
团体格局
西洋社会由若干人组成界限分明的团体
石头丢在水面产生的波纹


《无讼》
理想的球赛是球员熟悉规则,裁判形同虚设


(1)按要求填写表格。(4分)
(2)表达效果:
(2分)
五、作文(60分+书写分5分,共6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当代哲学家卡尔波
普尔又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金华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解析(客观题)
一、现代文阅读
1.A(交待了三三母女清闲而略微单调的生活及彼此间融洽的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
5.A(候,拜访。)
6.C(A项,代词,他\指示代词,这,这类;B项,于是\竟然;C项,而都表转折;D项,人称代词,他\语气词,表感叹语气。)
7.C(“公田里本来种的全都是可酿酒的高梁,这正合陶渊明之意”错误,“公田悉令吏种秫”,
他下令公田里都种可酿酒的高梁。)
9.B(苏轼说自己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终老计”是“渐成”
的,而非早有的打算。)
1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少陵长
远间亲
三、语言知识运用
12.D(A内涵

guàn
B帐篷
jiá
C耽搁
xuè)
13.B(“休戚相关”应为“息息相关”)
14.A(“尤其”前的句号应为逗号)
15.D(A.“引领……品位和·……需求”,动宾搭配不当。B.“近……余”“阅读量”与“次”,
不合逻辑;C.结构混乱,偷换话题,“我市制定、颁发的《市绿化养护技术标准》《市城市
公园管理标准》”中“的”字应改为“了”字)
16.C(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为读。)
17.B(都是意动用法,以……为师,以……为耻。A.名词作状语,向南;C.使动用法,使…….利。D.名词作动词,合乎法度。)
18.A(都是宾语前置句。B.省略句;C.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
19.B(“尘杂”指的是世俗的繁杂琐事,而非无灰尘杂物。)
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
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
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污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
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
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
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当时周续之(官职名)来到庐山,跟随慧远法师学佛,彭城人刘遗民也隐居在匡山,陶渊明又不接受朝廷征聘,他们号称“浔阳三隐”。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在后一个朝代降低身份,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6“5分
翌的直怪广我现不筋视匣
列地无动人國罐接因人性
我队设强纵强以正
工放有盈立三佞端近超在我由
璎壇”队祝强县题数的
",不h盛的便展的
业遇场上欢以叔剑偷显还因的,秋假到对
的椿1kl,匝人上数显1我
团端感汉反豆
为1团取屡厌脏L逆边取路现团
以在历这肭长囫盛止及隧
波原炼楹碰”国永认鹏,除
重h发视还B|确伪反盛腰
民改的过,夜貓癞愿易,愚疡
姓丛做愚骘趿时哙凉阙肉?为厉你
球激,还腰一速认端
彰域放预上团D我诠热改
孱路成R边左人处比评,產
到圆为小小的场场肠石通团改器
囟区
面群B刷强3,但我数”饭
靥记握的的上罐得最要冰最盛
曲陇疡圓为通次嘴媚败盪,过
恩強囹又上次出端1i最成皮k上
玩殴人狐函器误玩聚k的器,量
囱灿器屡拨挝去缺剧每改强
人-生,版国,一次壬
公粗堪愿性匠团酌
國醫改以度业玉址县隱,播团
Rk冻烫数叔玩动片戒
属膀确塔区法=小
工加从观端味来的正确券

象权醫省的境原的加踢以直
丘B杰,仄協,工
1金华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主观题)
现代文阅读
2.【考点讲解】本题考查意象的作用。意象即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歌
中常用意象。诗对意象的推重,是因为“亩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
象以尽意”,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
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以“象”征“意”,是嗆示,是象征,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现代文中使用意象,多是诗意叔述的手段。其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主旨、象征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鱼被人格化为三三倾诉的对象,是三三的玩伴。②三三有些事情只对鱼说,不对妈妈说
来表现三三的成长。③三三和白险客人因钓鱼而发生“争执”,鱼是他们相识的媒介,并推动了情节的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信使”的象征,沈从文曾在小说《边城》中用“鱼”来承载着翠翠
的爱情,本文中的“鱼”也象征着三三矇胧的爱情和对爱情的朦胧期盼
【阅卷说明】本题共4个得分点,每点2分,若出现关键词(倾诉对象或玩伴、成长、相识的媒介、捲动
情节发展、象征等)给1分,能进行合理的分析,给
答对3点即得满分
【问题答卷
(1)对文本的整体把据不够到位,受第一题的影响,对三三和母亲的关系有所误解,有些同学甚至直接
照抄第一题各个选项
2.6分)““是运孩证也对,和鱼懂远证3三
助送长表视出动内心的园和与条关东悃怅z““是三易
相赐的契机数盛推动情节发,三照业人报鱼血热鱼是差
也现三是-1消皮可孩的孩
(2)没有抓住文本语境中意象的主要特征,只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
2.6分①鱼是在B谈地的的话吵≌啦Q推鱼的棘程
世妙旅三洲囤鱼是鳃
成火北收财压社镇
(3)只见一点,不及其余,缺乏多角度答题的意识
2.(6分)身鱼“生一意缴当的卓鱼傲,鱼慈中群
哈叫是一酸的倾通N殺的乱质沸表炒就狐
为性的质,回递抽吃,是热是预些漫然
如水中助样流茄,
3.【参考答案】①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三三由气恼转为快乐的过程。②写出了她的娇俏可爱
和纯朴
【阅卷说明】赏析画线的句子的题目,重在分析句子的艺术手法和在文中的作用。文中画线句是写人句,
就需要考虑描写人物的基本技巧,通常为五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并由此分折这些句于所体现的人畅韵心膏和性格。此外,在结构上这几个句子为后文写三三对城里男子的
注作了铺垫,从这个度作答,也给相应分数
【优秀答卷】
31,是社26心理挡楼号三日着她联想别人
量3把强M运内心的煜扑成真画村的情美
3(:3:函即理,天思愉唑动情]关法社靠加人
点0+这说别”现史最戏选为方对的班易献发阴于伏围
【问题答卷】
1)基本功比较弱,答题缺少关键词。没有提到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3分三三左知递他装奶以动潮怕,几不與此口,播
如h刻]又想胞更安三三一
)角度意识不强
得赏析句子的基本方法,凭感觉写了很多文字,但大多不在点上
3(3过三三不皇垤总胜易又五N险员盟3三血子娘
区“确到是都射望把发装越张议板出3D玖血絨亙
3)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将“心理描写”写成“心里描写”
s子是对三三约黑休魂三地题乐有奇晚本人泵
去速他的出未像了般老减体残3幼,
4.【参考答案】①通过三三的视角,刻画了白险客人英俊体面、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的城里人形象,为后
三三对白脸客人的好奇、感兴越埋下了伏笔。②通过其他村里人的视角,从村民们对他“日夜睡在廊下
里让风吹”“要媳妇有多少”“性情如何怪”的评价和猜测,说明村里人对城里人的不了解,表现村里人
和城里人之间存在着隔阂。③通过三三母亲的视角,写三三母亲在心中展开的幻景,推动情节发展,暗示
出母亲心里对白脸客人这个城里人的背定,也暗示出村里人对城市人文明生活的向往。④小说通过不同人
物的视角,使白脸客人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行文灵活多变。(答对3点给6分)
(答案也可表述为:①通过三三的视角,正面描写了白脸客人的形象和语言。在
眼中,白脸客人是
英俊体面(身着白裤白鞋、拄着拐杖、脸白如唱戏小生、爱开玩笑、心中对三三有着较好印象,认为三
俏皮”)的城里人。这些都是三三对脸客人产生好印象的重要原因。通过三三的视角,还侧面交待
白脸客人良好的家庭背景,如“开河”“办学校
方面暗示白脸客人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方面也为后文三三对白脸客人好奇、感兴趨埋下伏笔。②通过村里人的视角,侧面交待了白脸客人“样子
美”、有身份有地位、目前患病疗养中的情况。但村民们对他“日夜睡在廊下风里让风吹”“要媳妇有多
”“性情如何怪”的评价和猜测,说明村里人对城里人生活的不了解,村里人和城里人之间存在着隔阂
③通过管事先生与三三母亲的对话,侧面呈现出白脸客人有修养(称呼三三为“三小姐”)以及对三三的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