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考查特定条件下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始终是本单元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方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
结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查有关育种、控制遗传病方面的应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常用素材,选择题和简答题都有出现,考生需多加注意。
几种伴性遗传图谱的识别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简答题。有关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特殊遗传方式、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和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判断与实验设计及其基因突变的位置等在近两年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频繁出现,命题题型主要是非选择题,希望考生密切关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l:l 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21世纪教育网
2.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
3.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
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
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 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
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
D.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 ”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进行的验证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5.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D.白斑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学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子代类型 双亲全为双眼皮(①) 双亲中只有一个为双眼皮(②) 双亲全为单眼皮(③)
双眼皮数 536 550 无
单眼皮数 321 553 全部子代均为单眼皮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杂合体
B.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子代数量553数据是一个错误数据
C.根据③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
D.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
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
解析:已知F1的果实重150克,说明F1的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四个选项的基因型中,只有C选项的eeFFhh和甲的基因型EEffhh杂交的子代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
答案:C
8.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
9.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右图甲所示;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如右图乙所示。根据图示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白果是显性性状
B.图甲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2中黄果与白果的南瓜理论比例是5∶3
C.由图乙可知花的着生位置和茎的高度各由一个基因控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图乙子一代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作去雄处理
10.某植物体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它们独立遗传并共同决定此植物的高度。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2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现在让AABBCC(14cm)×aabbcc(2cm)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后代植株中高度为8cm的基因型有多少种? ( )
A.3 B.4 C.6 D. 7
11.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下表: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 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12. 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13.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呈现显性纯合体(AABB)与隐性纯合体(aabb)之比为
A.4:1 B.2:1 C.3:1 D.1:1
解析:因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相等,故显性纯合体(AABB)与隐性纯合体(aabb)之比为1:1。
答案:D
14.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下列杂交结果,相关基因最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项是
A.一只直毛雄性与一只卷毛雌性杂交,产生1只卷毛雌性和一只直毛雄性
B.一只长毛雄性与多只短毛雌性杂交,产生3 只长毛(1雄2雌)和4 只短毛(2雄2雌)
C.一只白毛雄性与多只黑毛雌性杂交,后代中雄性全部白毛,雌性全部黑毛
D.一只花斑脚雄性与一只非花斑脚雌性杂交,后代雌性和雄性全部为花斑脚
15.右下表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表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基因标记 母亲 父亲 女儿1 女儿2 儿子
Ⅰ — — —
Ⅱ — —
Ⅲ — — —
Ⅳ — —
Ⅴ — —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D
16.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17.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II—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III-1与III-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 )
A.0、1/9
B.1/2、1/12
C.1/3、1/6
D.0、1/16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属于对应用层次的考查。由4号个体及其亲本和无中生有原理可推出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个体的父亲正常,该致病基因不能在X染色体上,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由“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则II—2的基因组成为AA,III-1不可能患病。由“II—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可推出II—6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II—6的基因组称可能为1/3AA、2/3Aa;同理II—5的基因组称也可能为1/3AA、2/3Aa,III-2患病的可能性为2/3×2/3×1/4=1/9。
答案:A
18.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I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II)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A. 1/4 B. 1/3 C. 1/8 D. 3/4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遗传推断、遗传概率的计算和从题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由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推出,短食指丈夫的基因组成为TSTLXbY,短食指妻子的基因组成为TSTSXBXb,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且为色盲患者的基因组成只能是TLTSXbXb,概率为1/2×1/4=1/8。
答案:C
20.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 (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病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简便的方法是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 株连续自交
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0.75
D.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果蝇以繁殖速度快、便于饲养、性状观察明显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上,现就果蝇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性别决定属于XY型。在观察雄果蝇精巢组织时,如果观察到细胞中有两个Y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 时期。
(2)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控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未交尾纯种红眼长翅雌蝇、红眼长翅雄蝇、白眼残翅雌蝇、白眼残翅雄蝇四瓶果蝇,请你选择其中的两瓶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子一代眼色的表现型就可判定其性别。则亲本的雌、雄表现型分别为 和 。
(3)若XY型染色体形态如右图,基因位于II上的雌、雄杂合体相互交配。若子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比例相等,则雄性个体的显性基因位于 (X、Y)。若某一性状遗传特点是:父本有病,子代雌性一定有病,则控制该性状基因一定位于 段的 性(显性、隐性)遗传。若I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时,种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是 性(雌、雄)。
(4)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有多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突变是 ,看不见的突变是 。
(5)红眼长翅雌蝇与红眼长翅雄蝇杂交,生下一个白眼残翅雄蝇, 下列示意图中,a是残翅病基因, b为白眼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对果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1世纪教育网
(3)由隐性个体出现在雄性中,说明Y染色体上有隐性基因,则雄性的显性基因只能在X染色体上。父本一定将其X染色体传给子代雌性个体,且该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在子代一定表现出来。若I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时,为伴X隐性遗传,在雄性中发病率较高。(4)22.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2)
23.Ⅰ.甜菜根尿症(有人吃了甜菜根后,排出的尿中出现红色素)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白化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个只患甜菜根尿症的男人与一个只患白化病女人婚配,所生孩子都表现正常。这样的一个正常孩子长大后与基因型相同的人婚配,在他们所生的后代中:
⑴ 生出表现型正常的孩子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在理论上占______________,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⑵ 这些表现型正常的个体在理论上占全部子代的_______________。
⑶ 该夫妇的后代中只表现为白化病并且稳定遗传的男孩在理论上占全部子代的_____
Ⅱ.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由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由基因R、r控制。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发现结果与预期不相符。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都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⑷ 果蝇的眼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
⑸ 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或 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⑹ 图中F代的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值为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Ⅰ.⑴ 1/9; 3 ⑵ 9/16 ⑶ 1/32 Ⅱ.⑷ 圆眼 眼形
⑸ RRXDXD(2分) RRXDXd(2分)(这两空没有顺序性) ⑹ 1/2(2分)
24.果蝇的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段(如图中的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段(图中的II-1、Il-2片段)。请完成以下问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____片段。
(2)某学者研究黑腹果蝇的杂交时发现如下结构(不考虑基因突变)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①通过杂交组合_______可直接判断_______为显现性状。
②通过杂交组合二可判断此种性状的遗传为___________遗传。
③分析黑腹果蝇的杂交结果,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片段。
25.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亲本的基因型组成是______________。
(2)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有两种可能,分别为_______或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 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
(5) 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
答案:(1)YyRr、yyRr (2)黄圆∶绿圆=1∶1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1∶1∶1
21世纪教育网
(3)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或2/6黄圆,2/6绿圆,1/6黄皱,1/6绿皱)
(4)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5∶5∶3∶1(或15/24黄圆,5/24绿圆,3/24黄皱,1/24绿皱)
(5)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4∶8∶3∶1(或24/36黄圆,8/36绿圆,3/36黄皱,1/36绿皱)
26.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
杂交,F1全是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如下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F1×卵圆形,F2中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荠菜果形的遗传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三角形的基因型为 ,卵圆形的基因型成为 。
(3)让实验l得到的F2三角形个体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则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2分)。
(4)欲利用F1植株在短期内培育大量产卵圆形果的纯合体,最佳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2分),该方法包括花药离体培育获得单倍体和利用__________或____ __诱导染色体加倍而最终获得卵圆形纯合体。
27.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是__________。
(2)(4分)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C表示,隐性基因用c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请问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为__________。
(3)(4分)某实验室对从野外采集的果蝇进行了多年的纯化培养,已连续多代全为灰体长翅,因此确认果蝇为纯种。但两个小组用此果蝇继续扩大培养时,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身残翅(未交配过的雌果蝇),另一小组发现了1只黑檀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将这2只特殊果蝇单独培养,想研究性状变化的性质及其遗传方式。
实验原理:此两种新性状的出现如果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它们可以遗传,能在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出现。
实验步骤:
① ;
② 子一代幼虫将要成熟时,把亲本移走。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③ ;
(3)①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檀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后代。
③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卵。子二代幼虫将要成熟时,将子一代个体移走。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