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扇形的认识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扇形的认识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15: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各部分名称,了解圆心角决定同一圆中的扇形大小。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和了解扇形的特征,体会扇形是圆形中的一部分,积累学习图形特征的基本经验,培养观察、比较、综合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扇形特征的活动,培养观察、比较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扇形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为每人提前准备3个圆形纸片
一、激活认识。
师:这是我们最近刚认识的图形朋友:圆。谁来说说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探究。
1.一画扇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圆片,先折一折,再想一想,你能涂色表示出它的几分之几?想好后,咱们就来涂一涂!
(学生活动,师收集作品。)
师:刚才老师收集了一些作品,这是谁的?你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这幅呢?……
师:嗯,这些涂色部分都是圆形的一部分,那你们发现这些涂色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来,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
师:谁先来说一说?还有谁想说?还有要补充的吗?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同学们都发现这些涂色部分都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新的平面图形:扇形。
师小结:围成扇形的这段曲线是圆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弧。(板书)
师: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
出示:由(
)的两条(
)和(
)围成的图形,叫作扇形。
(生回答。)
师:同学们还发现了扇形有一个角,像角1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作圆心角。请来说说圆心角有什么特征?还有谁想说?
(指名回答。)
出示:顶点在(
)的角,叫作圆心角。
师:刚才老师还收集了这样的两幅作品,谁的?分别跟大家说说,你们涂色部分各是圆的几分之几?他们涂色部分是一个扇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谁来指一指围成这两个扇形的半径和弧?(生到白板上描一描。)
师:再看看你或同桌作品中未涂色的部分,它是一个扇形吗?
为什么?
练1:下面这些涂色部分是扇形吗?为什么?先在导学单上完成判断。
(学生完成后,说说自己判断的原因。)
2.二画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的基本特征已经非常地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号圆片,每人在上面画一个扇形,要求小组里的4个人画出的扇形大小不一样,并找出小组里最大的扇形。
(小组合作完成。)
师:这是XX组的四个扇形,这组的4个扇形大小一样吗?组长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画出大小不一样的扇形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那通过刚才的画圆,你们有什么发现?还有谁想说一说?
师:现在请组长把每组的最大扇形都拿上来,咱们全班再来比一比,谁画的扇形最大?
师:还可以在这个圆中画出比这更大的扇形吗?那你们觉得圆心角最大可以是多少?
师动画演示小结:扇形的圆心角可以是360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扇形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而越来越大,当圆心角是360度时,扇形的两条半径重合,形成了一个圆。所以圆可以看成是一个圆心角是360度的扇形。
3.三画扇形
师:每次画扇形,大家都会有新的认识,接下来咱们再来画一个扇形,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拿出3号圆片,画一个圆心角是90度的扇形。
师:画好吗?小组4人比一比,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内先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
(学生操作交流。)
师动画演示小结:如果在同一个圆中,扇形大小是由圆心角决定的,如是在不同的圆中,扇形的大小还与半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仅靠圆心角的大小判断。
三、巩固延伸
师: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练习挑战。
1.
师:圆心角为什么是120度?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2.
师: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和他判断一样的举手!那有谁知道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呢?
3.明辨是非。
(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3)半径越小,扇形越小。(

(4)半圆是一个扇形。(

(5)扇形是圆的一部分,所以圆的一部分一定是扇形。(

(学生判断,说出理由。)
四、回归生活
1.师:在自然界,还有我们的生活中,都有着扇形的踪迹。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个扇形,比如我们刚才钟面上分针经过的部份,像这样的例子,你还能想象到哪些?
师:说得真棒!希望同学们能像这样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扇形,更多的去了解、研究扇形。
2.同学们都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花房的李大伯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们(指名读题),课后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节课咱们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