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15:2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运用说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算理。
教法: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导入新课。
  1、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1)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6个十和2个一是(?
)。
  (3)8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3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
  (5)60里面有(?
)个十。
  2、口算:
  师:同学们,你们回答得真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些口算题,看谁抢得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
  10+2???
10+5???
17-7???
11-1???
20-10
  3+10???
6+10???
15-5???
16-9???
9+8
  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答得是又快又准,说明你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非常熟练,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10:
  1、解决30+2:
  (1)师: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开学以来,小明各方面的表现都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小超市去买酸奶,你们看,(课件出示)
  师:谁到前面来数一数,售货员阿姨给妈妈多少瓶酸奶?
  生:1,2,3,……10售货员阿姨一共给妈妈30瓶酸奶。
  师:你说对了!一共是30瓶。但是你只数了一行,怎么就知道一共是30瓶呢?
  生:我通过观察发现第二行,第三行都和第一行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也都是10瓶,3个10就是30。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一颗智慧星。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了吗,他说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一对应”不用再数了,就知道每行都是10瓶,所以一共是30瓶。
  师:那接着妈妈又给小明买了几瓶?
  生:又给了小明2瓶。
  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师:30+2表示几个十和几个一相加,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相加,合起来是32。
  生1:30+2表示3个十和2个一相加,合起来是32。(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2、解决2+30:
  (1)课件出示:想一想
2+30=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2加30又等于多少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2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30=32
  师:30+2=32,为什么2+30=32呢?
  生1: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2:因为2+30表示2个一和3个十相加,合起来是32,所以2+30=32。
  师:你真了不起!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能大声再说一遍吗?对了,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
  3、解决32-2:
  师:我们接着来看图(课件出示)
  师: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还剩多少瓶酸奶?
  师:你真棒,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  还剩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数的组成)
  生2: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小结:你们都是好样的,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知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揭示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你们会算吗?那现在请接受老师的挑战。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学生自由摆小棒,并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a.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教师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每人可选四次,先拿到4张卡片的为优胜者。
b.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2、做第43页的第6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
3、按顺序填数:做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找到规律后再填数,做后由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那老师考一考你们。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生1:学会了整十数加一位数。
  生2: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生3:学会不用小棒也可以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六、板书设计
???????????????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2=32
2+30=32
32-2=30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整体效果还不错。值得提倡的有如下几点:一是运用小棒的拼摆,不仅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而且也初步培养了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通过游戏竞争的方式巩固新知识,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从生活中引入新课,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利用学生熟悉的买酸奶的情景导入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利用买酸奶情景为学生的思维再次创设情境,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让他们能够大约的看出两道加法、减法之间的联系,但是表达的还是不够清楚的。要真正表达完整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能过快地拔高他们的生长速度,所以我在课堂上认可了学生朦胧地认知。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使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没能对个别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有待提高。
?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的收获颇多。上好一节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我想,只有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