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1) 
【学习目标】 
1.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课前预习】 
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 
1. 阅读课本P37~P39,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思路点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其中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2. 阅读课P37“实验2-5”及相关内容,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2 氧气的工业制法 
阅读课本P40“资料卡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比液态氧的沸点(-183 ℃)低,因此_____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_______________。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课堂练习】 
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有( ) 
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水③氯酸钾④锰酸钾⑤高锰酸钾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③⑤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 
3. 如图2-3-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 ) 
A.空气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水 
5.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 ) 
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课堂检测】 
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量筒、试管 
B. 铁架台、酒精灯 
C. 烧杯、单孔塞 
D. 燃烧匙、集气瓶 
2. 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加热、⑥停止加热、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④⑤②⑦⑥ 
B.③①④⑤②⑥⑦ 
C.①③④⑤②⑦⑥ 
D.①③④⑤②⑥⑦ 
3.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抢救受伤人员时常常用钢瓶储存的氧气给病人输氧。你估计该氧气的制取方法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分解氯酸钾 
4. 工业制取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下列对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物理变化 
B. 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的性质 
C. 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 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5. 下面的实验中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6. 图2-3-2是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_装置。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 
(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 
①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答案: 
【课堂练习】 
1.D 
2.B 
3.(1)酒精灯未对准药品加热 
(2)试管口向上倾斜 
(3)导管伸入的长度太长 
(4)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4.A 
5.A 
【课堂检测】 
1.B 
2.A 
3.A 
4.D 
5.A 
6.(1)A C B 
(2)A E 
(3)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氧气 
利于气体逸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使试管均匀受热 
连续均匀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