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74-75页
教学目标:
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已有认识,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学会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学生能联系问题背景发现数学问题,能有条理地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运用已有认识解决新问题的初步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需要;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和同学交流和沟通自身的想法。
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和口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问题背景的图意。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谈话: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出示)
3+1+4= 7+1+1=
8-5-1= 9-4-2=
6+2+1= 1+2+5=
4+3+2= 6-3-3=
请人来说计算过程,其他人说对错。
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连加和连减,它们都是按什么顺序来计算的呢?(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二、学习新知
谈话:超级飞侠乐迪接到任务,要把一个包裹送到我们学校,当他飞到学校的时候,小朋友们正在看书,请你仔细看(播放视频1)。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请人说。
根据这幅图,谁会列算式?(板书算式)
接着看(播放视频2),你又看到了什么?
谁来把这个过程完整的说一遍?
请小朋友提一个问题?
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遍。再请人说。
2.要求现在有几人在看书,算式应该接着写什么呢?(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追问:这里的7-2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再加上3?谁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谁再来说?
指出:原来有7人,走了2人,又来了3人,所以算式是7-2+3。
提问:那这道算式可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想好的小朋友和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7-2=5,再算5+3=8)(指名3人说)
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4.提问:这里7-2=5,这个5表示什么?请小朋友把算式的意思完整得说一遍。(请两人说)
练习深化
想想做做第2题
乐迪降落在了教室外,此时小朋友们正在打扫卫生(播放视频3)。看完后,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谁来提一个问题。(原来有5人在劳动,走了2人,又来了3人。现在有几人在打扫卫生?)
要求现在有几人在劳动,你会列式计算吗?在学习单上找到“练一练1”,完成在上面。
请人汇报。板书算式(5-2+3=6)。
提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谁来说说计算过程(完成算式的板书)(请2人说)。
2.想想做做1
谈话:我们一起来打开乐迪送的包裹,里面是一些酸奶,仔细看这三幅图,请小朋友们自主学习,注意听学习要求:
①看清图意;
②列式计算;
③说计算过程;
④说算式的意思。
一共4个要求,听明白了吗?请你完成一个要求就在对应题号上面打钩。拿出学习单找到“练一练2,开始。
下面我们来小组交流,请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个小朋友回答一个问题。
哪个小组来汇报。
3.比较算法
提问:观察黑板上的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两步计算,在一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像这样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板贴课题)
提问:这三道加减混合算式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计算加减混合时,我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前两个数相加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加或减第3个数。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热心的乐迪加入我们的课堂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却被这些计算题难住了,我们来帮帮他。请同桌两人合作说计算过程,左边的小朋友说先算什么,右边的小朋友说再算什么。
我们来同桌开火车汇报,左边的小朋友说先算什么,右边的小朋友说再算什么,每组两人说完后,其他人说对错。
下面请小朋友在学习单上找到练一练3,完成在上面。
请一个小朋友直接报得数,其他人说对错。
想想做做4
谈话:乐迪的好朋友酷飞给我们送来了黄瓜和草莓,他俩是一对好朋友,请你为每根黄瓜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在学习单上找到练一练3,完成。
请你读出黄瓜上的算式,并说出它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6.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放学后,乐迪和小朋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园,惊奇地发现动物园里也藏着数学秘密。
看图,你能编一道用连加、连减或者加减混合来计算的实际问题吗?请左边的小朋友先编问题,右边的小朋友列式计算,然后再交换。
哪组同桌愿意上来汇报?
小朋友们真厉害,编出来很多实际问题,并且列出了算式。下面请同桌两人,一人列出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另一人说算式的意思。
哪组同桌来汇报?(请说算式的小朋友先说出自己是根据那种小动物来列算式的)(同时板书算式)(多请几组小朋友说)
有没有小朋友想得跟他们不一样的,来说一说你的算式。谁知道算式的意思?(如果没人知道,就请列算式的小朋友说。)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加减混合时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