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1 07: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不同时期的渤海七路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文化大革命” 后左倾错误的影响
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
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1、“文化大革命” 后左倾错误的影响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思想基础
—必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
思想路线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前提)
(关键)
(保证)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以上材料同学们看出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实施的
1、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2、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好转,农民开始走上富裕。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设经济特区是从哪些城市开始的?
这些城市位于我国的什么地区?
2、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东南沿海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对外交通便利;(2)、临近港澳国际市场。
(1)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位置。
——
——
——
——
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想一想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的开端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2、1979年,中国北方的一个农民家庭正在召开会议,他们商量的内容可能涉及到党的方针的是 ( )
A 加入农村生产合作社 B 参加人民公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哪一政策的生动写照 (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 减轻农民负担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
A 深圳 B厦门 C 汕头 D上海
C
C
B
D
1.实现了建国以来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
2.我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
基础上, 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 、 、 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几个?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土地公有
集体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第1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思 考
改革开放中的开放与近代清政府在条约中的开放有什么不同?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