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4 20: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
1. 下面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 )
A.蝉蜕(tuì) 尴尬(gān gà) 木屐(jī) 玉簪花(zān)
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zǎn)
C.桑椹(shèn) 拥肿(yōng) 花圃(pǔ) 掸子(dǎn)
D.菜畦(qí) 倜傥(tì tǎng) 拗过去(ǎo) 弥漫(m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拥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萧山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实现“拥江发展”杭州梦多挑重担,多作贡献。
B.下姜村是被先祖们赋予了绿水青山的美好期许,经过数百年来文化的传承,终于在这个世纪之初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C.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讲话,激荡着澎湃人心的力量。
D.通过让多个部门制定方案,利用现有法律,使进口汽车受制于严苛的尾气排放标准。美国环境保护部受命,为这项政策寻找法律依据。
3. 将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 ? ? ? ? ? ? ? ? ? ? ? ? ? ? ? ?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1分 , )
4.(11分) 按要求用课文《<论语>十二章》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
5. (3分) 填空题。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①_______________》。它是一部蕴含着温馨回忆和理性批判的散文集。在书中,我们认识了“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记住了一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四、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 )
6.(7分) 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概述画面上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8分 , )
7.(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孤挺花
周爱萍
①我喜欢孤挺花,喜欢它的孤,喜欢它的挺。独处时,我喜欢清寂,似孤挺花。
②三年前,宿舍楼门口躺着一棵小小的绿“剑”,根部像是小小的洋葱头。这是谁丢弃的,还是谁不小心遗失的?要是被人踩上一脚,它就成了泥浆;要是被扫垃圾的大爷扫进垃圾箱,它就成了垃圾;要是被小孩捡去玩耍,它就是玩具。不管是哪种情况,它将不再是绿“剑”,而是与世诀别。
③这绿“剑”到底为何物?我也叫不出名字,只知道是一种植物,曾经在一户农家小院里看到,花开如晚霞般灿烂,叶片翠绿,富有光泽,形状似一柄长剑。因此,我不由自主的称它为绿“剑”。
④邂逅绿“剑”,像是邂逅老朋友,无需犹豫,无需言语,无所猜忌,彼此相融。小心翼翼将小小的绿“剑”,种在大大的花盆里,这是一种特殊礼遇。投缘的花也得富养,大大的花盆,大大的空间,大大的关照。
⑤养花,我别无它长,最擅长的就是松土,施肥,浇水。刚种下的绿“剑”,只有一片孤叶,却也极爱“喝水”,每浇一次水,那片孤叶似乎就长长一些,小小的“洋葱头”似乎也长大了一些。
⑥日复一日,与绿“剑”共度光阴,任红尘深处岁月流逝、万物斑驳、人事掺杂,洒一壶清水,浇去眉间烦愁闲事,浇来一片淡然时光,浇出一颗脱俗之心。
⑦三年时光,一逝而过。时光深处,蓦然回首:绿“剑”从当初的短“剑”变成了长“剑”;从单“剑”变成了多“剑”……然而,绿“剑”从未开花,却绿意盎然,风姿绰约,赏心悦目。
⑧如此,绿“剑”开不开花,有什么关系呢?绿“剑”相伴,天是蓝的,风是轻的,心是清宁的,光阴是美的;行走尘世,千般经历,万般寻觅,独守清欢,独守绿“剑”,有什么不好?
⑨时光眷顾,岁月优待,五月清晨,空气怡人,阳光正好,绿“剑”亮剑——簇生的叶片中长出一根长长的、笔直的、粗壮的绿柱,绿柱顶端开着硕大、明艳、亮丽的花朵。
⑩那一刻,绿“剑”的花朵惊艳了时光,惊艳了眼眸,惊艳了天地;那一刻,绿“剑”的花朵仿佛是喇叭,吹响了生命之歌。
?如此壮丽红艳的花朵,怎么可以不知其名?拍照扫描,看图识花:孤挺花。
?孤挺花,孤:孤苦,孤独;挺:挺过,挺进;意为:孤独挺过,成千上百个白天黑夜;孤傲美艳、挺拔刚强的盛开——孤挺花,这不过是我见字断义,抑或就是事实?
?孤挺花,再品其名,于孤独中,静守初心;于孤寂中,挺直脊梁;于等待中,不显山,不露水,隐忍积聚,于刹那间,厚积厚发,像流星划破长空,闪烁光芒,虽短暂,却灿烂永恒。
?人生短暂,独守清欢,有目标,有包容,有格局,不在意无谓的人和事,不在意得和失,时刻提升自我,如孤挺花般厚积厚发,如此这般,莫不甚好?
(选自《羊城晚报》,原文有删改)
(1)依据提示填空,完善本文线索。
孤挺花:捡花——种花——养花——开花——①_______________——悟花
“我”的情感变化:意外——②_______________——淡然——惊喜——喜爱——③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⑨段描写孤挺花开放时的天气景象,有什么作用?

(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
8.(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⑧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阅读选段,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三个片段。

(2)鲁迅一直很尊敬寿镜吾先生。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选文用词准确,传神,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哪些词用得好。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六、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
?
9.(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 B.学而/不思则罔 C.逝者/如斯夫 D.回也/不改其乐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①说(????????)? ? ? ? ? ②夺(? ? ?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已演化为成语,请你从选文里写出其中两个。

(5)本文所选章节,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请找出一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0.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幅幅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_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
③不许抄袭、套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B
2.A
3.C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
①旧事重提? ?,②长妈妈(阿长)? ?,③藤野先生
6.
(1)一名学生掉入水塘中,伸出一只手并大喊“救命”,岸上两名同学大声呼救。
(2)示例:如果遇到同学溺水,不会游泳的话,千万别跳下水,应该大声呼叫,拨打120寻求帮助,或者找一找周围有没有救生的东西抛给溺水者。
7.
(1)①识花,②信任(相信),③赞美(感激)
(2)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了描写对象孤挺花;表达了对孤挺花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通过描写孤挺花盛开时明丽的天气景象,全面烘托了“我”的心情,表达了“我”对孤挺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孤挺花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像孤挺花一样的人的渴慕之情。
(5)示例:①即使和孤挺花一样平凡,也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的花开时节。
②要做一个如孤挺花一样积极进取、厚积薄发的人。
③个人的成长环境无法改变,但也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8.
(1)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找“乐”;师生大声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做戏”“画画儿”。
(2)①“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等描写,说明先生比较开明,他对学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学习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治学严谨。②先生读书入神时“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等描写,可见其博学,表现作者对先生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3)“爬”“折”“寻”“捉”“喂”等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在三味书屋后园里寻到的乐趣,表现出孩子们的调皮。
9.
(1)B
(2)①同“悦”,愉快,②改变
(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4)示例: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三省吾身、乐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等。
(5)示例: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总认为只有上课听讲最重要,读了这一则,我发现复习也是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复习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感悟,这样才能有效、扎实地掌握知识。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了这一则,我懂得了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只有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不足,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1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