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章分数除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过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总结规律,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
2×()=1 ×()=1 ()×8=1
×= × = ×=
学生回答
学生口算下面三组题
20÷5 = 48÷6= 36÷4 =
20×= 48×= 36×=
师: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得数相同,5和互为倒数,每组算式前面的数字相同)
师:既然每组算式得数都相同,那我们说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呢?
生:算式相等。
依次说出,20÷5 =20×
48÷6=48×
36÷4 =36×
如果前面学生没有说出5和的关系时,教师要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师:我们把20,48,36等数称为甲数,5,6,4称为乙数,用一句话来表述两个算式的关系是
生:甲数÷乙数(0除外)=甲数×乙数的倒数
(学生如果说出其他规律,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师生共同总结。如果学生没有说出0除外,师反问乙数是0可以吗,生不可以,那怎样更完整的表述?)
齐读。
师:谁能再举出几组这样的算式。
学生举例,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自己动脑找出规律,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师:整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方式来计算,那分数除法应该怎样算呢?(板书:分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分数除法计算。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出示例题
(一)学生自读例题,并思考两个问题:买来张饼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是什么意思?把它平均分成3份又是什么意思?
生1:买来张饼就是买来半张饼。
生2:把它平均分成三份表示把半张饼平均分成3份。
师:怎样列式,等于多少呢?(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并说得数。(不论学生说什么,教师不做评论)如果学生用上面的结论来说,教师要问为什么
÷3=×呢?
(二)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纸代替饼动手折一折,看结果到底是多少?
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折纸,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展示
学生可能会说:把张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整张饼的。
学生可能会说:一张饼有两个半张,半张饼平均分成3份,就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2×3=6(份)。
还有可能说:把张饼平均分成3份,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
如出现不同意见,师生进行讨论。
学生边说,边展示。(多找几组同学展示说明)
师: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一样,(生举手)你再大声地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说。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3=×=
(三)师:结合以上算式,谁能总结一下分数除以一个数的计算方法?
生1: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生2: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2.计算。(找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要求: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然后请学习稍差的学生到黑板板演。
3.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甲数÷乙数(0除外)=甲数×乙数的倒数
÷3=×=
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