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一、光的折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一、光的折射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1: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定义
(2)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
(3)光的折射规律及应用
(4)会应用有关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用“探究”方法获取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设计思路是通过大量有趣、清晰、直观的学生实验把光的折射现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物理学的美,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玻璃砖、白纸、烧杯、玻璃槽、水、火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播放多媒体:图4-1 汤姆大叔漫画系列 为什么看起来不深的水实际上却比较深?为什么筷子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弯折?我们今天就来揭示这其中的奥秘。
将筷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看到了什么现象?
物理上将此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同学们能把刚才实验中的光路图作出来吗?
教师适当点评

学生实验
学生答: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改变/偏折
学生画图
运用制造烟雾的手段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如只作出折射光线,教师适当点拨,问:此时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吗?
复习反射的有关知识 再介绍两个新概念:折射光线、折射角 由图上指认已学过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温故而知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发生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仍然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探究光通过玻璃砖的折射规律
友情提示:1、为了更好地看清光路,在玻璃槽内制造烟雾,玻璃砖应贴近白纸屏,使入射光线贴近玻璃砖的后表面;2、为了便于观察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最好保持入射点的位置不变。
大家通过实验看到什么现象?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展示课件:先作图4-4,再作出从空气到玻璃砖的折射光路,最后作出从玻璃砖另一侧面射出的光线。
在刚才的实验中,共发生了几次折射?请大家相互交流,尝试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展示课件: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课件展示,得出结论
关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好像比较复杂,你能不能总结出其中有什么规律?
学生看书
猜想: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将向哪个方向偏折?当该光线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又会向哪个方向偏折?
试在图4-4中画出猜测的情况
试一试:1、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2、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3、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4、垂直入射时,光路是怎样的?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交流

借助白纸屏,并使入射光线贴近白纸屏,使玻璃砖中的光路清晰显示
在实验中会清晰地显示出反射光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点拨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我们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那么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呢? 课件展示
追问:若图中筷子的底端是一条鱼,那你看到的鱼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像?
你是否明白汤姆大叔下河游泳遇险的原因?我们夏天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
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太阳奇观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结:我们今天有哪些收获? 学生进行小结
下面请大家完成练习 学生读题,逐条完成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动画引课新颖特别,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学生关于折射现象的生活情景很丰富,却没有归纳,而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强烈的刺激,采用学生最喜爱的动漫,唤醒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思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了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物理课是没有办法进行的.
2.有效合理的利用多媒体.
坚持板书的主题作用,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板书和课件不重复;动画不替代实验,重视学生实验,重视每个学生的实验参与度,所有的学生实验两人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