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平原第三中学 于洪媚
问题再现
点拨拓展
能力提升
当堂达标
目标导航
畅谈收获
返回
知识目标:
1、说出传染病的定义及病因。
2、理解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了解传染病的分类。
情感目标:
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
能力目标:
培养提高学生预防传染病的能力,特别是当前预防手足口病和甲型HINI流感的能力。
目标导航
问题再现
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2、传染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常见病原体,包括__、 、和___、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真菌
发病初期
寄生虫
3、人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染源是指能散播_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
6、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时期 。
返回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流 感 结膜炎
麻 疹 贫 血
水 痘 龋 齿
肺结核 蛔虫病
近视眼 流行性乙型脑炎
在上述疾病中,是否患过此病?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点拨拓展
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
流感、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结膜炎、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灰指甲
传染病:流感、麻疹、水痘、肺结核、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灰指甲
非传染病:冠心病、龋齿、贫血和近视眼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
传染病分类
二、
一、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和癣
主要通过吸血节肢动物(蚊虱、蚤)传播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蛔虫病、蛲虫病、脊髓灰质炎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返回
近
视
结 膜 炎
近视眼和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二者有何不同?
二者的病因大不一样。
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 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细菌
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还有什么会引起传染病呢?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链接
链接
据近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 (2007.10.09)
近 视 眼
返回
基隆地区结膜炎感染越来越严重,根据当地卫生局统计已经突破5000人,原本是在校园爆发大规模的结膜炎群聚感染,台风天学生在家,又传染给家人;台风天一过,医院挤满了就医的民众,甚至从医院里大排长龙排到马路上。
(2007.06)
六至九月全国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6874例.
返回
结核病
蛔 虫 病
这些病原体分别能引起什么疾病?
结
核
杆
菌
HIV立体模式图
艾滋病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小组讨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是什么
(时间:3分钟)
保护易
感人群
切断传
播途径
控制传
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流行性感冒是怎样传染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能力提升----你知道吗?
可以将流行性感冒流行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艾滋病流行的具体环节是什么
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想想看
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
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
为、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的用过的注射器等
易感人群—
1.艾滋病(AIDS)
(1)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
(3)病原体存在部位: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4)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
5)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6)传播途径:①性传播 ②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7)易感人群: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8)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能力提升:艾滋病知多少!
如何预防艾滋病?
假设你身边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
预防艾滋病我们任重道远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
1.固定一个忠实的、未被感染的性伙伴。
2.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
3.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能做到:
1.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2.给他们关爱,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艾滋病是很可怕,但并不是不可预防。同学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用科学来保护自己,就一定会生活得健康、快乐。
传染病的预防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反复进行,对一些已经消灭的传染病,也不能放松警惕,要防止死灰复燃或从境外传入。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流行性、传染性(初期最强)和免疫性
定义
3特点:
4种类
流行3环节
预防3措施
体表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3分钟时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畅谈收获
返回
1、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5)消灭蚊虫( ),此措施是为预防 传染病。
(6)不随地吐痰( ) ,此措施是为预防 传染病。
(7)生吃瓜果要洗净( ) ,此措施是为预防 传染病。
(8)病死动物要深埋( ) ,此措施是为预防 传染病或者 传染病。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2、 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抗原 D.易感者
A
B
D
C
当堂检测
B
B
B
A
血液
呼吸道
消化道
呼吸道
消化道
A
当堂检测
3、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这
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A发病晚期治愈效果差
B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弱 C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D发病晚期传染性最弱
4、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传染源
5、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哪一项属于病原体( )
A、 细菌、垃圾、蛋白质 B、人、某些动物,如狗、猪等
C、DNA、蛋白质、矿物质 D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6、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7、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8、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9、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属于(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C
C
B
B
C
D
D
11、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
A
10.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B
12、 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 B.甲型H1N1流感 C.乙肝 D.聋哑
13、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H1N1病毒 B.HIV C.蛔虫 D.蚜虫
14、 甲流和蛔虫病的病原体分别属于( )
A.细菌和病毒 B.寄生虫和病毒
C.病毒和寄生虫 D.病毒和细菌
15、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有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16、为了防控甲流,教育部门纷纷决定各校暂不举行开学典礼、取消军训,这种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17、我校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D
D
A
C
C
C
18、某位医生在抢救“甲流”患者时,不幸自己感染上该病。那这位“甲流”患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来看,他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0、甲流的易感人群是( )
A正在患甲流的人 C.每个年龄段的人
B未患过甲流或未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 D.15岁以下的儿童
21、省甲流办发出做好国庆中秋前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知,其中要求各学校在学生返校前 要组织做好学校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清洁卫生,保持校园和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加强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此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22、甲型H1N1的传播途径之一是( )
A.空气和飞沫 B.蚊子叮咬
C.跟家禽接触 D.吃了高温煮熟煮透的猪肉
B
B
B
A
社会热点链接
社会热点链接
23、(1)引起人类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 。它与其他所有生物相比,在结构上的不同是它没有 ,整个身体由
组成。
(2)其生活方式是 。生殖方式是 。
(3)在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既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但它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旦缺乏会影响正常的发育甚至患病。其中 ,与抗体、补体及白细胞的产生有关。
(4)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同时它又属于 免疫。
(5)请你写出两条合理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具体措施。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寄生
自我复制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 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视频播放
维生素
维生素C
特异性
切断传播途径
社会热点链接
(6)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某患者患病之前是 ,患病之后又成了 。
(7)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看,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 ,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属于 ,全校大打扫、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属
于 ,学校要求同学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属于 。
(8)我国在全世界率先研制出甲流疫苗,两家企业已经通过审核,获得生产许可,给健康人接种疫苗属于 。
(9)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一时间引起人心惶惶,从神经调节的角度分析,这属于 反射 。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有 ,(10)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它应属于 传染病.
。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呼吸道
特异性免疫
条件
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
1、当前我们地区正流行手足口病,你能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讨论一下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有什么特点、及合理的预防措施?
2、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请运用生物系知识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课后作业:
当堂检测---备用
11、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接触中,最有可能遭受病毒污染的是相关医务人员和特殊执法的公安人员等,这称为艾滋病职业暴露。专家指出职业暴露者“出事”也不用太紧张。在等待专家到来的同时可立即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感染部位,然后用消毒药水搽擦,因为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的抵抗力弱。
艾滋病是属于_____(填传染病类型)。职业暴露者属于____(填传染病流行的某个环节)。艾滋病病毒为什么不易在人体外存活
__________________。
艾滋病传播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性传播疾病
易感人群
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