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透镜》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透镜》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3:2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透镜》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的是凹透镜
B.用透镜观察景物,能放大的是凹透镜
C.用手摸形状,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D.以上说法都对
2.小明同学要测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时,测的焦距为L,则该透镜的实际焦距为(  )
A.大于L
B.小于L
C.等于L
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
3.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
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4.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
B.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
C.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
D.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
5.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  )
A. B. C. D.
6.一束会聚光束原来会聚于S点,今在会聚点S点之前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如图所示,则(  )
A.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B.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
C.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点距离透镜比S点更远
D.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有可能变成平行光线
7.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
A.平行光束 B.会聚光束 C.发散光束 D.不能确定
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等于20cm
C.一定小于20cm
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
9.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0.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11.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  )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可能是凹透镜
12.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形对称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
B.外形对称的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不相等的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
D.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小明在长白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会聚/发散)作用,是    透镜。
15.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应选择图(a)中   做实验(选填字母)。
(2)若选择A和C两个透镜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   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   。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16.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对应位置的下方是一个椭圆,其它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椭圆部位比周围   (填“变亮”、“一样亮”或“变暗”),这是因为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围水组成   透镜。
17.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   (凸/凹)透镜,判断的理由是   ,为了判断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种类型的透镜,小明将透镜远离纸片,观察光斑的大小一直变大,由此小明判断此透镜   是凹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8.如图,在方框内画出符合光路途的光学元件。
19.如图1所示,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得到a,b两个焦点,如图2,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光的折射光线。
20.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1.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A、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故A错误。
B、用透镜观察景物,放大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
CD、用手摸形状,中间较边缘薄的是凹透镜,边缘薄、中间厚的是凸透镜,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解: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端,将凸透镜和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的另一端,左右移动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的点,当将能将凸透镜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光屏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大于L;当将凸透镜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D选项符号题意。
故选:D。
3.解: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焦点和凸透镜越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越强,故A正确;
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故B错误;
C、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是虚焦点,故C错误;
D、凸透镜、凹透镜光心的特点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4.解:当凸透镜口径相同时,透镜越厚,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强,焦距越短;
由图可知,甲透镜更薄,其焦距大,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弱。
故选:B。
5.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
故选:B。
6.解: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会更向靠近主光轴方向偏折,因此,图中原来光线会聚于S点。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后,光线更加提前会聚,因此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解:以空气为标准,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水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发散光束。
故选:C。
8.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20cm。故C正确。
故选:C。
9.解:将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由图知,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四周亮、中间暗,说明该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故选:C。
10.解: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甲为凸透镜;而光线经过乙之后,折射光线推迟会聚了,故乙应为凹透镜,如图所示。
故选:A。
11.解: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平面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图中的改变。如图所示:
故选:D。
12.解: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故A正确;
B、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焦点,故C正确;
D、光的可逆性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都适用,故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其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焦点处的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
14.解: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发散;凹。
15.解:(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透镜A、B厚度相同,材料不同,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透镜材料的关系;透镜C、D厚度相同,材料不同,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透镜材料的关系。
(2)透镜A和C两个透镜材料相同,厚度不同,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凸透镜厚度的关系,由图(b)知,A凸透镜的焦距大于C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得到:当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越厚,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跟材料和厚度有关,探究凸透镜焦距和材料关系时,控制厚度不变,探究凸透镜焦距和厚度关系时,控制材料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A、B或C、D;(2)厚度;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越厚,凸透镜的焦距越小;(3)控制变量法。
16.解:
圆柱形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椭圆位置比周围变暗。
故答案为:变暗;凸;凹。
17.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焦点后,继续向前传播,形成放大的光斑,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可能。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8.解: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如图:

19.解: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红光和紫光经过凸透镜后大致的折射情况如图:
20.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上图所示。
21.解:由于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光路如下图:
由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光路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