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习题课件(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习题课件(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23:08:34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第5-6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我们在幕前,能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能绕过物体,而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物体。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
判断题。
1.太阳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每一束光在空气中都沿直线传播。
2在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对着发光的手电筒。
×
3木匠拿起长木头,眯着一只眼观察木头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4.晚上车灯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选择题。
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做(
次比较合适。
A.1
B.2
C.3或大于3
2.下列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
A.人眼看到的物体
B发出笔直光线的射火
C光穿过小孔到达纸屏
3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这是因为(B)。
A.天空只有井囗那么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青蛙视力不好
4成成用手电筒从如图所示的空心管的一端照进去,元元在空心管的另一端(A)。
A.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
A入
B能看到手电筒的光
有时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有时不能
【解析】图中的空心管不是一条直线的,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元元不能在空心管
的易一端看到手电筒的光。
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
这是因为(B)
A.光的速度很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能绕过前一位同学
实验探究★★
四、下图是状状和同学们一起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装置。根据你所学知识帮助
状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三张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让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小孔射进。这时,在
左侧纸屏上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请在图甲中画出光行进的路线。
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将三张卡纸中的2号卡纸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让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小孔射
进。这时,在左侧纸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光斑。请在图乙中画出光行
进的路线。
如图乙所示。
3.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多选)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有(BC)。
A.四张卡纸都需要打孔
B.我们需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矩形卡纸上的孔的高度要相同
胜任水平★★★
五、[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
将一个带有小孔的挡板放在纸屏和燃烧的蜡烛之间。蜡烛火焰上
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下部;蜡烛火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纸屏的上部,
纸屏上就形成一个倒立的蜡烛火焰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1.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共8张PPT)
第一单元光
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教材第2~4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我们最重要的光源。
3.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因此我们可以用夜视仪在“黑暗”的环
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判断题
1.所有的动物都不会发光,所以动物都不是光源。
【解析】萤火虫是动物且自身能发光,所以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
2.[易错颎]司机能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的物体,所以汽车后视镜是光源。
【易骷点拔】司机能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的物体,是因为来自汽车后视镜的反射光
进入司机的眼睛,而不是汽车后视镜自身发出的光,故汽车后视鏡不是光源。
3.太阳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因此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4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说明月亮能发光
5白天我们能看到书上的字,说明没有光源我们也可以看见东西。
×
、选择题。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C)不是光源。
A.发光的荧光火
B.萤火虫
C.没有点燃的蜡烛
2在“探究黑暗中能否看到红苹果”的实验中,下列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A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B.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
C.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
3.“凿壁偷光”的典故中的“光”是指(B)。
A.月光
B烛光
C.阳光
4.“猴子捞月”这个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
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和天上的月亮都不是光源
【解析】水中和天上的月亮自身都不发光,因此都不是光源。
显水平★★
四、下表是五(1)班探究哪些物体是光源的活动任务汇报表,据此表和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发光的
点燃的
蜡如月
荧光灯发光面人眼看到汽车后
发光的
物体太阳
萤火虫
霓虹灯

的物体
视镜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35组
组V
×x××
×x××
第6组

1.对比汇报表中各组记录,可以发现第3、4小组的判断与其他小组的不同。
2根据汇报表判断,下列属于光源的一组是(B)。
A.发光的霓(m)虹灯、人眼看到的物体、发光的荧光灯
B.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C.发光鱼、月亮、汽车后视镜
3从汇报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光源的特征:自身发光、正在发光。
4.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写出2条。
示例:无法看见物体;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即可)(共10张PPT)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材第10~11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光能穿过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继续往前传播。
2光从一种介质(空气)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水)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
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
、判断题。
1.光的传播路线是无法改变的。
2激光在水中沿曲线传播。
3鱼缸里有一条鱼,从某些角度观察时,可能会看到两条鱼。
4.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会继续沿直线传播。
5空气和水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三、选择题。
1.下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是(B)。
A.夜晚灯照亮房间
B水中“折断”的铅笔
C光穿过小孔到达纸屏
2在做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的实验时,成成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致认为
激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成成看到的现象与他们不一样,此时
成成应该(C
A.改掉自己的看法
B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嘲(chao)笑小组其他成员观察到的现象是错的
C.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重新观察
四、请为下列图片所示的现象找出对应的光学知识。
射灯发出笔直的光
光照射书鱼缸里的鱼看上去是两条光照射烟雾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实验据究★★
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才才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现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填“发生”或
“不发生”)改变。在图乙中将光线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表示出来。
如图乙所示。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

2如图丙,把铅笔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当铅笔与杯内水面垂直时,并没有发生变化,即
当光垂直射入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当铅笔斜
插入水中时,铅笔好像折断了一样,即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在图丁中将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时光线
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表示出来
如图丁所示。
3关于光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会发生折射
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胜任水平★★★
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
质疏密不均,光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昼(Shen)
楼多发生在夏夭的海面上。夏夭空气较热,但是海水比较凉,
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方空气的低,空气热胀冷缩,造成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
来自远处的物体反射出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偏折,部分原来射向空
中的光逐渐弯向地面(如图),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观察者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
物体。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的折射(填“光的直线传播”或“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B)。
A.人在路灯下的影子
B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C射击时三点一线瞄准(共8张PPT)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材第7~9页)
初始水平★
判断题。
1.“隔墙有耳”表明声音能在墙中传播,但光不能穿过墙继续传播。
2光能穿过透明玻璃继续往前传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窗外的风景。
3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穿过透明塑料盒继续传播。
)
4.“一叶障目”的意思是将一片叶子挡在眼前能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这是由于光不
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激光笔发出的光非(V
常强烈,会对我们
5.乌云密布时,天会暗下来,这是因为有些太阳光被挡住了。的眼睛造成伤害
6.在做“光照射烟雾”的实验时,激光笔发出的光可以照射眼睛。
7.在做“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实验时,我们不需要拉上窗帘。
×
【解析】在做“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实验时,要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因此我们需要
拉上窗帘。
8用光照射玻璃、纸和书时,通过能否看清前方物体的细节判断光能否穿过该物体。
二、选择题
1.光能穿过(A)继续往前传播。
A.透明眼镜片
B硬纸板
C.木板
2成语“立竿见影”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能看到竹竿的影子。下面对这句话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C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不能穿过竹竿
C.光能穿过竹竿
3.灸热的夏天,人们都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下很多地方没有被太阳直接照到的原因是
A)
A.树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B树太高了,阳光照不到
C.树下有风
4.关于图中“光照射烟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实验中能看到一条清晰笔直的光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实验中借助烟雾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
C.烟雾的本质是很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激光能穿
过烟雾,说明激光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解析】烟雾的本质是很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虽然会阻碍光的传播,
但由于数量很多很密集,而且颗粒很小很小,也有一部分会被照亮,从而使激光笔的光路
可见。
5水电工师傅常常使用“激光地线水平仪”来测量墙面、地面等地方是否平整。如果墙壁不
平整,那么将会看到(B)。
A.光线是弯曲的
B.光线会被墙面凸起的地方“打断”
C.激光会贴着墙面凸起或凹陷的地方继续传播出去
实验探究★★
三、在探究光能否穿过物体时记录的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玻璃


1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
2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
第3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
4组
穿过
不穿过
部分穿过
第5组

部分穿过
不穿过
第6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
7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
第8组
穿过
部分穿过
不穿过(共9张PPT)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教材第15~17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反射形成的。
2.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看到物
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二、判断题
能发出一道狭窄光束的于电筒
1.用一块小镜子在阳光下晃动,可以把光斑投射到天花板上。
2做光的反射实验时,光源和纸屏的位置要尽量保持稳定。
3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4.我们可以利用手电筒发出的光测量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
【解析】料学家在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时利用的是溵光,因为激光束的方向很集中。
5照明灯上安装灯罩的主要作用是反射灯光,增加亮度。
【解析】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镜子能反射光,书桌不能反射光。

【解析】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选择题。
1经过镜子反射后的光(A)。
A.沿直线传播
B.沿曲线传播
C.沿折线传播
2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写字,是利用了(B)原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3如图是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时的场景,这是利用了(A)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折射
4.月球离我们有多远?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B)。
A.利用飞机飞的速度和时间
B利用光的反射
C.利用长距离的望远镜
5.词语(A)涉及光的反射现象。
A.镜花水月
B.雨后彩虹
C.立竿见影
四、作图题。
凿壁偷光”的故事:在汉朝有一个少年叫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看书,他看见邻
居家有烛光,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开一个洞,引进邻居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
来看书……勤奋好学的匡衡最终成了当时著名的大文豪。
匡衡是如何凿壁偷光的?请用“”画出光传播的路径。
蜡烛发出的光在书表面发
生发射,反射光进入眼睛
如图所示。
初显水平★★
五、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1在纸屏上做一个记号,手电筒发出的光如图甲所示,通过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
位置。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在镜面上反射的路线。
如图所示。
纸屏
平面镜
记号
纸屏
纸屏
记号

2在不改变手电筒和纸屏的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到纸屏后面的小球,
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利用(C)面镜子可以使手电筒的光照到纸屏后面的小球。
A.0
(2)在这个过程中,光进行了(C)。
A.3次反射
B.1次反射
C.2次反射(共8张PPT)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教材第18~19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视野。
2.制作潜望镜时需要2块平面镜,且将其插入纸盒开口时,要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
相对的。
二、判断题
1.某同学藏在桌子下面时,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黑板上方的国旗。
2科学家利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3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
4.经过潜望镜内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沿曲线传播。
5制作潜望镜时,两块平面镜应该互相垂直放置。
×
三、选择题。
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C)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2.从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光的传播路线图正确的是(
B
C
3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的孔外面的景物,这说明(C)。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B光可以折射,通过光的折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在制作简易潜望镜时,大部分小组都能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观察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
体,而元元所在的小组却看不到,此时应该(
A.坚持自己小组的观点
B.支持大家的观点,并直接修改自己小组的记录
C.提出疑问,并重新调试自己小组的潜望镜
实验探究★★
四、如图是状状同学制作的潜望镜,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制作潜望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⑥⑤(填序号)
①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2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3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④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⑤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⑥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平面镜
观察口
平面镜
观察口
2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如图所示。
3.用潜望镜可以从低处观察到高处的物体,而不被发觉。
4.实验结论: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胜任水平★★★
五、[原创题]古人有句话:对盆看影,则坐见四邻矣”。其意思是在院墙之上高悬一面
大镜,然后在院內放一个盛水的盆,就可以坐在庭院内观察到院墙外的情景。
大镜

1.这个装置是利用光两次反射的原理制成的。
2根据其描绘的场景,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如图所示。
大镜(共9张PPT)
第5课认识棱镜(教材第12~14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2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3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因为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
三棱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了
彩虹。
二、判断题
1.光只能被折射一次。
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
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材质的物体时不能发生折射。
××
3.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眀玻璃体。
4.白光由空气斜射入三棱镜后,可以看到纸屏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光。
5在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时,要关闭教室里所有的灯。
6不同颜色的光不可以混合成白光。
×
7.在做“彩色轮旋转”实验时,要慢慢旋转彩色轮。
)
8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所以它不可能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三、选择题。
1.下图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A.地面射灯发出笔直的光B.三棱镜分解白光
C光穿过小孔到达纸屏
2制作彩色轮时,要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B)三种颜色。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紫、绿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许多种颜色,从上至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A.红、橙、黄、绿、靛、蓝、紫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黄、橙、红、绿、靛、蓝、紫
四、排序题。
如图,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的实验步骤顺序是①③3②2⑤④
①手拿三棱镜两端的三角形截面
②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让白光通过三棱镜
3用手电筒的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
④调整白纸的位置,收集三棱镜折射出的光
⑤在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作为屏幕
实验探究★★
五、[原创题]如图,用硬纸板剪两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制成两个彩色轮,据此回答问题。
A.红、绿、蓝三色
B红、黄、蓝三色
1.(多选)快速旋转上面两个彩色轮时,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AB)。
A.将圆分成三个扇形时,扇形的大小不相同
B.在三个扇形上涂颜色时,涂色不均匀
C.用硬纸板剪的圆的直径超过5厘米
2快速旋转上面两个彩色轮,能观察到颜色慢慢变白的是A(填“A”或“B”)。
3通过这个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等量的红、、蓝能混合成白色
4.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在彩色轮中间穿一根系好的绳子(如右图),快速
旋转绳子后拉直。这种方法同样是为了使彩色轮快速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