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期末复习
重点知识归纳
期末复习一微小世界
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它是中央厚、边
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
2放大镜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3.把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
数。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
数和清晰度。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
微镜
4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5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
上片
调隹
观察
6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
的方向正好相反
7.昆虫的身体相对较大且凹凸不平,选择使用手持式
简易显微镜(填“台式光学显微镜”或“手持式简易
显微镜”)进行观察更为合适。
8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物体图像越大
,视野越小
9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他观察到的细胞是长方形的。
10.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在盖盖玻片时要先放
侧,再慢慢放下易一侧,注意不要有气泡,
1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2荷兰生物学家简·施旺麦丹发现了血液红细胞
1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知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知
胞壁、液泡、叶彖体
14大多数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有一些生物是单细
抱生物,如草履虫、喇叭虫、变形虫等。(均填“多
细胞”或“单细胞”)
15.为了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生物运动过快,不便于观
察,在制作玻片标本时,可取少量脱脂棉纤维放
在载玻片上。
16.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
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
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7.人类研究微生物和细胞技术的成果:研制药物和疫
苗、直接食用或制作发酵食品、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等。
18空气潮滉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
佳时机。因此,保持千燥低温可以防霉。(共10张PPT)
期末复习四能量
1.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酿等各种能量的表
现形式。
2.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3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
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4家用电器是能量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器,即电风扇将电
能转化为机械能,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灯将电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等。
5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磁针偏转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这说明通电导线会产生
磁性,即电可以生磁。(前两空均填“偏转”或“复
6.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增大电流或增加导线
的圈数会使磁针偏转的角度更大。
7.探究通电线圈不同的放法对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影响时
发现,线圈立着套在指南针上,指南针偏转的角度
最大。
8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用电磁铁搬运大
头针的时候,电能转化为磁能。电磁铁吸起
个大头针,此大头针又可以吸起其他大头针,表明磁
能发生了转移
9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
性消失的性质。
10.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换,也可以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1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或线圈缠绕的方
向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
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1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
强,电流小磁性弱
14小电动机的构造。
铁芯
(线圈
(磁铁
换向器
壳
转子
(电刷)
后盖
5磁铁距线圈的远近、磁铁数量和电池数量等都
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快慢
16对着转子的磁铁的礅极性质,以及电池正负极
的不同接法都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
17V形叉子起着电刷的作用。
18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
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19.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电能不是天然
存在的,而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过来的。
20.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
转换的,能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个物体,例如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共9张PPT)
期末复习三工具与技术
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如核桃夹、铁锤等;技术
常常是一些方法,如夹、砸等。
2工具和技术的联系: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具;技术和工具都是可
以改进的。
3.斜面、杠杆、轮轱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斜面
杠杆、轮轴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4.刀、斧、盘山公路等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5利用斜面搬运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要省力
6.当我们用木棒来撬东西时,这根木棒就可以看作杠
杆
7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
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8利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杠杆起到了省力
的作用。改变支点的位置或高度可以改变杠
杆的作用效果。
9杠杆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有的可以增大力的作用效
果,有的可以扩展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可以改变
力的作用方向
10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
小的轴组成。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
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11.用有轮的手推车运送物品比用平板运送物品更省
力、灵活。
12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
斜面,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
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刀柄越长,刀刃越
短,越省力
13使用剪刀时,通过把手控制刀刃移动的方向和
开合的角度,从而可以灵活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剪
切
14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骤依次为检字
刷墨
拓印
晾制
15比较文字与视频的传播效果:通过文字可以快速
地获取信息,但不够直观;视频信息直观生动,但
相对耗时。
16.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着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7.简易独轮车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
动的车架是杠杆的应用。(均填“斜面”“杠杆
或“轮轴”(共10张PPT)
期末复习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围绕着太阳转动,超过40
亿岁。
2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
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
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3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
地慢
地核,且圈层厚度递增
4.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陆面积比例约为
7:3
5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背对着太阳的
面是黑夜。太阳东升,白昼开始;太阳西落,
黑夜降临。昼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现。
6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
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对于不同的
假设,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
操作方法。
7托勒密的“地心说”: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处
于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
着地球运动,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哥白尼的“日心
说”:地球是球形的;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是静
止不动的;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
动,同时地球还在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
8.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
为中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莱昂
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9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地球的自转产生
了昼夜交替现象。
10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
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1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
同,东边早,西边晚。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
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12物体正午的日影长度在四季有规律地变化着:从夏到
冬,逐还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夏季日影最
短,冬季日影最长,春秋日影适中。
13.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天文
仪器。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刻太阳一般位于正南
方,故圭表中的圭尺应朝南北方向放置。
14地球绕轴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阳公转,公转
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地轴倾斜的方
向是不变的。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
15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
近无关。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16.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部
分动物分为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大多数植
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以呼吸作用为主。
17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人们的饮食、着装、出彳
等方面;动物换毛、冬眠、繁衍、觅食、迁徙等方
面;植物生长在不同季节有不同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