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学案(2课时)
一、课标要求: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二、课前导学
1、投身革命:1920年,毛泽东开始转变为 者,1921年参加了 ,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从此走上 道路。
2、开辟中国革命的新路:1925年起,毛泽东主要从事 的研究,并说明
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1927年 失败后,党中央召开 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 的著名论断。同年秋,毛泽东领导了 起义,受挫后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一条以 的崭新道路。
在井冈山时期还发表了 、 、 等著作,提出
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35.1,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并事实上确立了 的领导地位。
4、建立新中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抓住机遇,与 再度合作,建立
,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并成为中流砥柱。在抗日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
、 、 等形成了完备的 理论。1942年,他领导全党开展 运动,纠正了党内的 、 和 ,使全党从教条束缚中解放出来。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率代表团与国民党在 谈判,签订了 。但国民党破坏协定,挑起内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仅用 年,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5、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953年毛泽东提出 的总路线,在大规模 建设的同时(工业化),提出一条具有 的道路(三大改造)。到 ,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此进入
社会。
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上: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 ,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政治上:1957年发表 ,把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结构
1、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从事农民问题研究;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 “枪杆子里出政权”;领导秋收起义(1927);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参加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领导长征取得胜利;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论 ;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革命胜利的奠定思想基础;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3、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
补充:高一已学
中国革命时期的划分: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1923
三、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五、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六、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949----1956
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至今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萌芽:农民问题研究
初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成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确立:党的七大
四、巩固提升
1、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3、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 D.团结——批评——团结
5、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犯了“左”的错误有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②文化大革命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④中共八大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列属于毛泽东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