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1 14: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中亚
里海
波斯湾
红海
亚历山大港
13世纪阿拉伯商船
阿拉伯商人
你认识它们吗?
“阿拉伯数字”真的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吗?
古印度人(创制)
→阿拉伯人(传播)
→欧洲(12世纪初)
想一想:
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 “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并传遍世界.
你知道早期人类计数的方法吗?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印度十进制计数
结绳记事法
刻木记事法
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
世界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古代
印度人
中古
阿拉伯人
世界各地
发明
改造
传播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数学:
穆罕默德·伊本·穆萨是杰出的数学家。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直到16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教科书。代数学和用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法,都是通过这部书传入欧洲的。
医学:
拉齐斯,巴格达国家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阿维森纳(即伊本·西拿)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
天文:
阿拉伯帝国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阿拉伯学者制造了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这些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还为欧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学者辈出,花剌子密、白塔尼、科尔多瓦的马吉里提等。
医学
拉齐斯(864—932)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化学家。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曾先后任赖伊和巴格达医院院长及宫廷御医,并从事学术著述。因他医学成就卓著,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穆斯林医学之父”。
解剖学
辛巴达航海记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最高的文学水平——
《一千零一夜》
古时候东方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因王后与宫奴私通,心生愤恨,不仅杀死王后,还对所有年轻女子滥施报复。宰相之女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姐妹,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平息国王愤怒。她讲的故事曲折离奇,而每讲到精彩动人处则刚好天亮。国王每次都想听完故事再杀她,但她的故事却没完没了,且一个比一个更加引人入胜。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晚上,共讲了两百多个故事,其中还有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一夜可以讲一个到几个,而一个大故事则往往需要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晚上才能讲完。这便是《一千零一夜》名称的由来。
阿拉伯妇女服装
享誉世界的阿拉伯马
汗血宝马
文化的传输
希腊著作
阿拉伯使者
天文学
医学 数学
伊斯兰教文化
科技
商品
使者之一:阿拉伯的商人
阿拉伯的商人在商旅往来中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
伯商人
亚洲
欧洲
非洲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归纳总结
1.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善于吸收其他文化并加以发展
3.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造纸术
火药
印刷术
指南针
朝鲜、日本
越南、南亚
中亚、西亚、欧洲
四大发明的传播
7世纪向东
向南
8世纪向西
10世纪末起(北宋)
始于元代(13世纪)
12世纪后期(南宋)
知识拓展
纪念马可波罗的邮票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17岁时随其父前往中国。在中国得到忽必烈的赏识,为大汗效力。其职责主要是到各地视察。17年后从海路回国,留下了亘古名著《马可·波罗行纪》,为世人所称道。
(1254—1324年)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叔叔马非奥波罗到过远东经商,自称带着忽必烈大汗的使命回到欧洲晋见教皇。
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跨过伊朗高原,穿越中亚沙漠,翻过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大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
威尼斯
大都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
一段无聊的铁窗生涯
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旷世奇书。
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元朝版图
这幅14世纪描画描绘的是大汗的子民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右边主仆三人一行前来兑换纸币,以便于旅途携带。他们都是中土的打扮,而大汗的臣民则是波斯的着装,监官则更像是俄罗斯的风格,这也体现出了大汗的疆域辽阔。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马可眼中的东方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行纪》 ,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马可·波罗行纪》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马可·波罗行纪》成书之后广为流传,使得西方人得以了解东方之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传播了中国和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马可中国之旅的疑惑
1.万里长城,2.茶叶,3.用筷子吃饭,4.用毛笔写字,5.印刷书籍6.中国文字,7 .其它奇技巧术、怪异风俗,不下数十。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遗漏之处
马可故居
2004年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 ”
中意友谊源远流长
1.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
重要的历史意义呢?
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
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
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
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
体。
2.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国际交流的使者,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学习和掌握
西方的语言,有一个开放的国际意识。
小结: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交通要道——

——搭起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使者

马可·波罗——

“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丝绸之路”
阿拉伯人
《马可·波罗行纪》
北京长安街的立体花坛喜迎国庆大典
手工艺品
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