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5 10: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12 湖心亭看雪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崇祯( 
 ) 
拏( 
 ) 
更定( 
 )
一芥( 
 )
毳衣( 
 )
 
雾凇( 
 )
铺毡( 
 )
沆砀(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____
(3)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_ 更:____
zhēn

gēng
jiè
cuì
sōng
zhān
hàng
dàng
撑(船)
裹、围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白色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 
 )
(2)与余舟一芥(
 
 )
人称代词,我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名词做动词,下大雪
名词做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5.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写出含有与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字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湖中人鸟声俱绝( 
 )
(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人声鼎沸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
《江雪》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眼
中的初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金陵人,客此/客问元方
B.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D.拉余同饮/一箪食,一瓢饮
C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
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茫茫的景象。
B.“上下一白”的“一”字营造了白茫茫浑然难辨的纯净境界,
使人唯觉其大,给人一种天地之大、宇宙之广的感慨。
C.“一痕”“一点”“一芥”的“一”字描绘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
小,让人顿生一种依稀恍惚、人生之微的感慨。
D.写“湖上影子”的“痕”“点”“芥”“粒”,创造出一幅浓墨重彩的
画卷,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对比。
D
10.下列对“独”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字可看出张岱对西湖雪景情有独钟,赏雪是他诗意人
生的表现,表现了他特立独行、不随俗流的生活态度。
B.“独”字暗示了张岱不同凡响的“痴”,这种孤独令他在这冷
寂的天地宇宙之间体验到高雅的情趣和生命的依归。
C.“独”字写出了张岱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与之为伍的内心
世界,表现出文人雅士清高自赏和目中无人的孤傲。
D.“独”字与“舟中人两三粒”并不矛盾,只有张岱这样的雅士
才会夜赏西湖雪景,而舟子确实不会有此雅兴。
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3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
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1.(初读赏景)
作家梁衡称《湖心亭看雪》用42字创造了一幅淡雅、高洁的画
轴。请在横线上端正地抄写文中描写雪景的原句,并自选角度
进行赏析。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组合,将天长水
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了出来,
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
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
去的故国之思。
12.(再读悟情)
《湖心亭看雪》的“文眼”是“______”字,理由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痴
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看尽繁华落尽后天地
茫茫的西湖,当时的张岱或许怀着一份贵公子的闲情逸致,痴
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而当明亡入山时忆起当年的这一场
雪,也许更多的是对故国的怀念与痴迷,巧遇来自明朝旧都的“
金陵人”则加深了作者的这份痴恋和愁思。
13.(联读知人)
阅读张岱《自为墓志铭》中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
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
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
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
此,吾小友也。”
材料二: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骏马,好梨
园,好古董,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
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材料三: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
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
《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
《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
【任务一】为上文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破床碎几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
/
/
/
【任务二】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或义项。
(1)那得灵隽若此:A.juàn  B.jùn(  )
(2)茶淫橘虐:A.过分,无节制(者) B.邪恶(者)(  )
【任务三】张岱自称“纨绔子弟”,世人叫他“败家子,废物,顽
民”,结合《湖心亭看雪》及三则材料,说说你心中的张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示例:我心中的张岱是多才有趣的。六岁他就会对出妙对,
获得眉公大加赞赏,可见他有才,小时候就是灵童;他虽然说
自己是“纨绔子弟”,但是他真的爱好广泛,拥有“一颗有趣的灵
魂”,而且著书成就不凡,《湖心亭看雪》也表明他拥有独特不
凡的欣赏能力。这一切都勾勒了一个多才有趣的张岱。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六岁时,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他是钱塘游客,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擅长诗文对仗,我当面试试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够找到像这样聪明隽秀的(孩子),(当然)是我的小友了。”
材料二:
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喜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喜欢骑骏马,喜欢唱戏,懂得鉴赏古董,并且喜欢喝茶开玩笑,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鼎、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一块缺角的砚罢了。
材料三:
喜欢写书,完成的著作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等,流传于世。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4、15题。
塞下曲
[唐]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②,秦兵③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②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③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
14.
许诗中表达了反对战争的主题。请结合诗的三、四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诗是通过一个士兵牺牲后有家信寄来,告诉他寒衣已经寄出这一典型情节,表达了作者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不赞成战争的思想。
15.结合诗歌内容和生活实际,完成下面对话。
此句情景交融,正当将士准备追敌之际,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刹那间雪花落满弓刀,渲染了豪迈雄劲的气氛,烘托了将士奋勇杀敌的高昂情绪,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